浅谈建盏的烧制工艺
——柴烧工艺创新

2021-01-06 01:56游冠伟
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柴烧建盏燃烧室

游冠伟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潇禾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建盏来自于建窑,还是比较典型的结晶釉,在对其进行烧制的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烧制方法,其中,柴烧工艺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柴烧工艺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性和优势,对于建盏烧制水平和品质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龙窑柴烧烧出的建盏盏面润滑、气孔少、斑纹极美,成为我国陶瓷领域的瑰宝。据此,有必要针对建盏柴烧工艺的创新之处等内容进行分析探讨[1]。

1 建盏的柴烧工艺概述

建盏烧制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烧制方式,分别是柴烧和电烧,其中,柴烧建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柴烧的最主要魅力就是“出窑万彩”,这也是其烧成难度的重要体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窑变釉最本质的特征。“窑变”主要指的是在窑内产生无法进行预测的变化,在出窑之前无法针对窑的釉色进行精准有效的判断。

2 建盏柴烧工艺创新策略

建盏柴烧工艺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着重针对建盏的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与此同时也要着重把握器型、烧制技艺等相关方面的严格把关,在遵循宋时古法的过程中也要充分体现出创新的特色和传统工艺的发展以及优化。

2.1 进一步有效掌握柴窑的特性

在针对建盏进行柴烧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柴窑的特性,柴窑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类型对于柴烧的烧制方法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从最原始的地上露天堆烧、挖坑筑烧到馒头状升焰圆窑、半倒焰马蹄形窑、半坡龙窑、鸭蛋形窑、葫芦窑等相关类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柴窑进行切实的应对,不断的摸索和试验[2],以此选取相对应的烧制方法,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柴烧的质量和效果。

2.2 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柴窑燃料

在针对建盏柴烧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对应的燃料是关键所在,在应用木材燃料的过程中,在烧窑之前三个月要准备就绪,每一个树种都有着不同的特性和成分,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增强木材的品质配合度。例如,针对木材的比重,长短,粗细,干燥程度等等,都要切实有效的分析,在柴烧的不同阶段,要从根本上要满足相对应的柴烧需求。例如:木材燃料如果比较粗重的情况下,可以把它当做蓄热的基础,如果相对来说比较轻,而且比较细小干燥,在这样的情况下,木材燃烧速率高,升温速度比较快,在高温投柴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现扬起的灰烬等等,因此可以有效选择湿柴进行特殊处理,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效果。烧制建盏这个过程中可以创新应用建阳水吉的松木,松木燃烧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温度,这样能够充分满足柴烧的高温条件。

2.3 科学合理的制作坯胎

在针对建盏进行柴烧的过程中,着重做好坯胎的制作工作是关键所在,在柴烧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用手工拉坯成型,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可以传承发展的古老工艺,即使是同款器型,高低、大小、轻重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性,每一个成品都具备独一无二性,同时在具体的坯胎制作过程中,作品更富于变化,坯胎的密度更加优良,有更加结实的脚线,而且不容易变形,因此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美感和魅力。

2.4 掌握火的灵动

柴窑的样式决定了火的路径,也就是决定了落灰,火痕的方向性。在针对建盏进行柴烧的过程中,要着重针对窑火的方向性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明确窑火是如何在坯与坯之间窜流,冲刷的。烧窑的炉压的轻重、火力的强弱、气氛的清浊、火候的深浅、火径的设计安排等相关内容都要得到有效明确,然后进一步有效控制好火的灵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柴烧效果,其印烙下的效果是由它们所构成自然美与真诚的素质[3]。

2.5 进行针对性的装窑、观窑和出窑

要结合窑的具体容量和作品的总数,设计相对应的放置位置,确保每一件作品可以满足相对应的设计要求和效果,建窑的窑工在装窑前,必须先将素烧后的建盏逐一装入匣钵内,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规避陶瓷作品和火焰接触,然后再针对排窑位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其满足相对应的烧制要求。排窑先从第一摞开始,一般可以排三摞,其中松密高低大小,要根据窑性、火舌、落灰的方向和作品的预期效果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关键的是最后一摞的排窑位,它受的落灰、火舌更多,这个环节是难度最高的最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步骤,所以要进行精准有效的设计和安排。做好观窑工作也是关键所在。窑门设有观火口,将试片放到口沿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观测到烧熟程度,窑内氧气急速下降,呈现出还原的氛围,正是这种窑烧气氛将给窑内建盏有独特的魅力和制作效果。出窑环节和相对应的工艺也要得到有效关注。出窑时间要得到有效控制,封窑停火三天之后可以呈现出良好的特性,作品具有不可复制的魅力,斑纹更加优美,色彩更为丰富,有着更加古朴自然的美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让人有惊艳的感觉。

2.6 进一步有效实现创新融合,节能环保

传统柴烧窑炉只在上部有一个进柴口,在下部设有进火口。这样的设计,木柴只能一次燃烧,既没有充分利用能源,产生的粉尘又会污染空气。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针对该工艺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有效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可以进一步有效改良柴窑,改良后的柴窑包括坯窑室和燃烧室,燃烧室用栅栏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下燃烧室有进火口和添柴口,左侧连接烟囱。在木材燃烧的时候,火焰在烟囱的蒸腾作用之下,可以向上升腾,从下燃烧室进入到上燃烧室,然后再回到下燃烧室再进入坯窑室,通过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可以确保燃料燃烧更加充分,使窑炉温度达到400 ℃以上,即无烟排放,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呈现出更加节能环保的效果,这也是对传统工艺的现代化改良。在技法上寻求突破,柴烧虽崇尚自然,但与施釉技法结合,根据器物的出窑效果,用釉水添加具备创新创意的内容,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显著的创新融合效果。

柴烧与施釉进行更有效的融合,这样能够充分体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智慧的交融,与此同时也充分的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兼容并包,博大精深。

3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够充分看出,针对建盏柴烧工艺而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把握相对应的古老传统技艺,进一步明确相对应的核心内容,在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有效体现出创新的成效,更加符合现代的节能环保要求和个性化需要,在一体式建盏结构优势和效能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体现出全新的分散性、随机性的美感,使每一个作品都具备独一无二的魅力和陶瓷的人文之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现代元素进行充分融合,进而促进陶瓷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柴烧建盏燃烧室
柴烧匠人的指尖追求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建盏之初探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一种热电偶在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测量应用
柴烧志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如果你还爱我
模型燃烧室内不稳定燃烧发展过程的数值分析
二次燃料喷射对燃气轮机中低热值燃烧室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