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文化对北宋建盏发展的影响分析

2021-01-06 01:56陈贤建
陶瓷 2021年7期
关键词:建盏器型茶汤

陈贤建

(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依山建盏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4200)

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在宋代时期发展最为鼎盛,同时以斗茶文化作为代表的宋代茶文化也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宋代是文人林立的时代,在整个时代最为基本的精神特征就是浪漫平淡的心绪;在宋代茶文化、饮茶艺术中,使传统茶道精神、精髓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宋代茶文化发展中,斗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特征,也是当时的社会风俗习惯,斗茶属于一种品茶赛事活动,具有较高的技巧性。

1 斗茶与建盏

1.1 斗茶

在北宋时期,饮茶行为已经充分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茶叶也成为了同食盐一样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资,在这种浓郁的茶文化背景下,宋代社会逐渐开始流行和普及斗茶文化,在斗茶活动中,通过烹水、察茶色、嗅茶香、品茶味等方式对茶品的优劣、高下进行鉴定,在斗茶活动中,主要包括的内容由色相、纯度、香味、茶器的优劣以及烹煮的技艺等等,经过集体评定以后,对斗茶结果进行确定,斗茶属于一种社会化活动,主要是对茶叶质量进行评比,这项活动自身具有较强竞技性,在宋代时期斗茶文化之所以兴盛,与当时的贡茶制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贡茶进行选择过程中,就是依靠斗茶活动进行评定的,在斗茶活动中,胜出的茶叶才可以作为上等茶叶进贡给皇室。随着时间的发展,斗茶活动逐渐从饮茶方式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娱乐行为,在宋代时期,斗茶习俗也逐渐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儒雅人士的喜爱,主要借助斗茶活动将自身精神风貌、道德操守、生活情趣等展现出来,这也进一步对斗茶文化的艺术性发展予以了推动,同时也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给了斗茶文化[1]。

1.2 建盏

建盏是我国宋代时期由建窑烧制的一种黑瓷瓷器,在斗茶活动中,由于建盏自身独特的质地,可以对茶面上分布的白色泡沫变化进行清晰的观察,在北宋时期正是斗茶文化盛行的时候,也为建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在宋代斗茶文化中,建盏具有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建盏、斗茶文化之间,形成了十分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宋代人们借助建盏可以对茶文化进行交流,在斗茶活动中,可以在茶、茶器以及饮茶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2]。

2 斗茶文化对建盏文化的影响

在斗茶活动中,通常人数为三到五人,在斗茶过程中,主要将汤色、水痕作为判断依据,纯白色的茶汤是最为理想的,而通过观察水痕出现的早晚,则可以对茶质量的优劣进行判断,在建盏的造型方面,直接影响着对茶质优劣的体现,斗茶活动与建盏造型之间具有较为紧密地联系,对于斗茶活动而言,会直接受到茶盏口部、底部、宽度以及深度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建盏的造型而言,受到斗茶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斗茶参与人数对建盏规格尺寸和数量的影响

在斗茶活动中,通常在三到五人之间进行开展,各个饮茶人通过轮流品尝对茶质进行评价,在实际斗茶活动中,对人数并没有严格限定,通常会依据斗茶场所的大小来决定,斗茶活动通常会选择在茶坊、庭院以及街头巷尾等场所进行开展,在不同的场地中,所能够容纳的人数也会有所差别,而针对不同的斗茶人数,所使用的茶盏规格、数量也会有所差别。在宋代斗茶活动中,使用的建盏主要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等型号[3]。在建盏造型方面,主要分为束口、敛口、撇口、敞口等四种类型,其中数量最多的要属束口建盏和敛口建盏,建盏之所以具有众多器型和大小规格,主要因为灵活多样的斗茶形式所造成的,斗茶实际属于一种娱乐活动,并不会受到参与人数、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具有较高的自由性和娱乐性,从而造成建盏具有多样化的造型和功能。在斗茶活动中,每一名斗茶者都使用一个建盏,如果有具体需求,可以要求加盏。在宋代时期,建盏之所有被当时的人们所推崇,主要还是在于其可以对斗茶实际需要予以满足,随着人们对建盏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盏的实用性也在逐步增强。

2.2 注汤特征对建盏同心圆设计的影响

在斗茶过程中注汤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决定了建盏需要进行同心圆造型的设计。在宋代斗茶活动中,会将茶饼研磨成粉,之后冲入沸水进行调和,然后进行注汤,而评判斗茶成功的标准就是,在茶汤表面需要呈现出一层可以持续较长时间的浓厚泡沫[4]。在斗茶过程中,不仅仅是对茶汤的色泽进行对比,同时需要观察泡沫多少,以及泡沫在建盏内壁停留的时间,如果先出现水痕,就表示斗茶失败。在斗茶进行注汤过程中,注汤的速度、水柱粗细、出水力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茶汤泡沫的形成和持久时间,因此,建盏作为茶汤的容器,在斗茶活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为了对注汤要求予以满足,就对建盏造型进行了同心圆的设计,不论是何种规格、尺寸的建盏,所采用的都是同心圆的造型设计方式,建盏采用了底小口大、饱满规整的器型,具有明显的力学特征,在注汤过程中,可以在建盏内四周进行均匀用力,避免导致建盏面水纹产生明显的波动,便于斗茶过程中在建盏内呈现汤花。

2.3 斗茶的茶色尚白要求深色的建盏

建盏瓷器都采用了黑色的釉面,与白色的茶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盏的功能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茶汤进行盛储,同时也具有一定审美功能,借助黑色与白色之间的交相呼应,可以带给饮茶人充足的视觉体验和精神共鸣[5]。建盏器物中,最为典型的釉色是蓝黑色釉,在黑色中又渗透出一丝天青色,整体表现出厚重、深沉的感觉,其中部分建盏也会呈现出黑褐色、酱黑色等釉色。在北宋斗茶活动中,主要是观察白色的茶汤,以此来判断茶质的优劣,因此需要使用的茶盏在具有基本的使用性能以外,还需要在色彩上具有一定的映衬效果,便于人们对茶汤颜色、咬盏的持续时间等进行准确观察,因此,宋代人更加喜欢黑色的建盏瓷器[6]。

3 结语

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和文物珍宝,建盏就是其中一种,建盏文化在宋代时期发展最为兴盛,主要是因为受到当时宋代斗茶文化的影响,建盏由于自身优美的器型和良好的使用功能十分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而建盏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宋代斗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盏的造型、釉色等方面,而这些也决定了最终我们所见到的这些建盏珍宝的器型。

猜你喜欢
建盏器型茶汤
浅谈建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建盏之初探
从文化内涵解读建盏之美
追求美追求品味的茶汤店
从一杯茶汤启程(组诗)
一字蚀骨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