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女性外衣之文化传承及服饰创新
——以电视剧《清平乐》中服饰为例*

2021-01-06 06:00石春花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百褶裙清平乐外衣

李 逸,石春花,高 洁

宜宾学院国际教育学部,四川 宜宾 644000

近几年,汉服市场爆发,汉服成为广大“95后”和“00后”出游及日常服饰,汉服市场繁荣且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汉服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汉服经由现代审美的改造再配,以其独具的诗情画意的装饰和具有现代元素的称呼,成为各大汉服店铺、国潮品牌和各大日常服饰品牌的热门产品。得益于电视剧《清平乐》的高收视率,宋代女性的穿着服饰受到广大观众和女性汉服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宋代女性外衣因其简约清新的服饰特点,追求优雅、柔美、便利、修身的服饰功能以及古典优美、衣袂飘飘、装饰精致的特点受到广大女性汉服爱好者和服饰设计师的追捧,由此催生了一股宋代女性服饰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和创新之风潮。

1 《清平乐》全景展现高度还原的宋代女性外衣

近年来关于宋朝的古装电视剧层出不穷,观众好评如潮,值得注意的是,观众除了称赞剧中人物的生动呈现和精彩的剧情,还会称赞宋代汉族服饰。因为剧中多样的镜头语言将汉服的形制和细节清晰展现,人物的生动表演将汉服的功能动态显现,人物的不同设定也将汉服多样性体现。在众多关于宋朝的电视剧中,《清平乐》在开播初期就用历史还原度极高的特点吸引大量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剧组以博物馆中陈列的宋代人物和宋代时期的人文生活画像为原型,利用现代服饰技术将存在于古籍中的宋代服饰印象展现在观众眼前。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就是主角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服饰超高还原度,两位的服饰以宋仁宗像和曹皇后端坐图为原型,无论是服饰样式、颜色,还是具体细节的花纹都做到完全还原。更重要的是《清平乐》为了迎合现代审美,在有剧情和时间的限制下,将宋代时期的历史阶段弱化,将宋朝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服饰特色进行集中体现,因此《清平乐》可以说是最具美感和特色的宋代女性服饰集合,能将宋代女性特色外衣集中体现,对宋代女性外衣代表服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1]。

2 宋代女性特色外衣类别

2.1 上衣

(1)褙子。《清平乐》中的“张贵妃斗舞”的片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该片段中张贵妃所穿粉红色外套就是宋代时期最流行的褙子。另外,剧中人物“徽柔”经常穿着褙子,里面搭配抹胸和襦裙。褙子是直领对襟,两腋开衩,没有腰带,也没有系带的窄袖长袍。宋代褙子的流行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褙子的实用便利功能使得它相比于传统的长袍广袖汉服更受欢迎。褙子的长度可随主观改动,可以过膝,也可以不过膝,无论是骑马、日常工作、活动,褙子都要方便很多,不用担心衣服太长容易摔倒。并且褙子多为窄袖,方便人们干活,没有肥大的袖子的束缚,人们的行动可以更加敏捷。另外一个影响褙子流行的因素是褙子强大的装饰功能,褙子具有很强的修饰身体的功能。褙子能够将女性纤细的身材显现出来,显示出女性的柔美,并且褙子下部分有开衩,在行走时随风飘动,显得更加清新飘逸。

(2)半袖。半袖是宋时传统上衣的一种形式,是只有半截袖子的对襟上衣,如果将袖子裁去就变成了背心,如果将半截袖改为完整的袖子就变成了褙子。半袖起源于隋朝,但是宋朝时在女性服饰中最为流行,半袖可以叠穿在衣服的外面以体现服饰的层次感还能将服饰搭配出多样性。同时,半袖方便人们进行日常劳动,并且能在早晚保持体温,符合女性的生理需要[2]。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徽柔的婢女穿着绿色半袖,内搭白色的单衣,而且在电视剧的街市背景中也常见穿着半袖的妇女,可见半袖在下层女性中得到比较广泛的普及,深受宋代时期劳动人民的喜爱。

2.2 下裙

(1)一片式百褶裙。宋代的裙子在汉服下裙的形制中具有独特的特点,特别是最广为人知的百褶裙。剧中曹皇后下着红色百褶裙,上着粉色刺绣裹胸,外搭粉色褙子,显得温婉大方,百褶裙让她在行走时裙摆微微摆动,更显端庄。宋代百褶裙经过排皱,对传统的宽大长裙进行改良,在裙子和腰间连接处设计规则的褶皱,符合宋代时期人们对简洁、利事的追求。利用褶皱藏住多余的布料解决下裙过于肥大、影响行走的缺点,然而它在宋朝和今天广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百褶裙具有很好的修饰性,它具有贴身的特点,能很好地显现女子纤细的身材。并且百褶裙本身的特殊工艺使得百褶裙在行走时,会随着女子的步态产生变化,整个裙面像水面一样轻轻拨动,褶皱不同程度的展开使得裙面更具立体感,并且女子仪态和裙面流动相呼应更显娇媚和温柔。

(2)一片式缝合裙。一片式缝合裙是指将两片或者多片长方形布料拼接起来形成一块大的裙摆,可以明显看到拼接的痕迹。虽然这种一片式拼接裙会形成少量自然的衣服的褶皱,但是这是由于多余布料堆积而成而非刻意为之[3]。它是宋代女性日常流行服饰,通常搭配各色腰带系在腰间。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徽柔所穿的日常服饰中可见一片式缝合裙的样式,在第53集中徽柔参加宴会,身穿紫色褙子和淡紫色裹胸,下着白色长裙,裙子下面有不规则的褶皱随着步幅出现或者消失。徽柔和婢女穿着形式一样的缝合裙,又说明这种裙子在贵族和下层阶级都受到欢迎。究其原因,这种一片式的缝合裙虽然不及百褶裙灵动、精致和层次丰富,却是宋代简约风的代表服饰之一,一片式的设计使得裙面平整又能修身,使得本就柔美瘦弱的宋代女子添加了一分活泼干练。

(3)两片式旋裙。两片式旋裙是将四块布幅分成两片布块拼接起来,拼接的时候将其中两片布幅在腰间重合缝制,但是下摆不缝合,就形成了前后都有缝隙的两片式旋裙。两片式旋裙最初为了解决女性骑马骑驴但是又不能漏出裤子的困境,多在下层妇女中流行。后来随着宋代的商人地位提高,服饰等级减弱,贵族女性也开始穿这种裙子。在《清平乐》第25集张贵妃找儿童时期的徽柔对质时,徽柔上穿米白色齐腰襦和淡蓝色裹胸,腰间系着粉色绸带,下着淡蓝色旋裙,可见前面明显开衩,后面的开衩也在下跪时显现出来。旋裙和一片式缝合裙一样也体现了女性外衣简约的特点,平整的面料质感也使得人物显得更加有精气神。

2.3 宋裤

宋代的裤子源于古代上衣下裳中的下裳形制,古代时期人们为了保暖和遮挡隐私的需要发明了裤子,但是由于古代封建思想影响,女性不能将裤子显露出来,就必须用裙子遮住裤子。但是宋朝时期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下裳的形制逐渐被简化,裤子外面的裙子逐渐淡出人们的劳作场合[4]。宋代时期劳动女性将裙子变为抱腹—一种和现代围裙很像的服饰,文学上有“腰上黄”的美名。宋代女裤和旋裙一样也在宋朝的历史发展中走进上层女性的日常生活。在《清平乐》中,苗娘子身着淡蓝色长褙子,内搭淡紫色裹胸和白色齐腰短襦,下着白色长款宋代女裤,手持紫色刺绣布料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侧面说明宋代时的女性开始挑战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追求穿衣自由的同时兼顾修身便事的需求。

3 宋代女性外衣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

3.1 影响宋代女性外衣的社会背景

宋朝结束了唐朝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宋代皇帝对武将专权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并且由于朝廷成立之初对管理性人才的需要,在朝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文人文化在宋代时期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服饰文化也受到影响,宋代时期的服饰开始普遍追求文雅、内敛、简约和淡雅。因此,宋代女性的外衣颜色多采用清新和纯度较低的颜色,如淡绿色、淡蓝色、白色、淡粉色等;外衣样式追求内敛、简约和修身,使褙子成为宋时女性外衣代表服饰。其次,宋代时期经济繁荣并且鼓励商业发展,当时个人纺织作坊兴起,在服饰贸易上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且各种纺织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服饰文化[5]。此外,商人地位提高在服饰文化上弱化了等级制度,更是促进了服饰的创新,因此产生了如褙子、百褶裙等各种形态各异且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外衣样式。

3.2 影响宋代女性外衣的社会思想

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存天理,灭人欲”,即控制自己的欲望,以礼法为行为规范。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相比唐朝服饰使用艳丽的颜色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吸引他人的注意,宋代的服饰趋于简约淡雅,整体的服饰颜色搭配体现其质朴的追求,素色在宋朝也就成为流行色。其次,在礼法制约下,女性不得裸露肌肤,行走要端庄,行动要文雅。因此宋代外衣将传统的外衣进行创新,整体呈现相对保守但又更加修饰女子纤瘦身型的样式,旨在体现女性柔美优雅的特点,故而宋代百褶裙流行开来,其收敛了大幅裙摆,在女子的细微步幅的微微开合中尽显优雅神态。

儒家思想特别强调等级森严的礼法规范,到董仲舒时期更是发展出了“三纲五常”的道德行为准则。君臣之间、朝臣之间、臣民之间、男女之间的等级不可僭越[6]。在宋代,每个阶层的服饰打扮都不一样,有着严格的规定:宋代服饰的颜色按等级由高到低,宋代官吏的服饰分别为紫、朱、绿、青,然而普通百姓只穿白、黑等不鲜艳的粗麻浅色衣服。在服饰的形制上也体现了森严的等级思想,贵族阶级的下裳以长裙为主尽显女子柔美,但是下层女性的下裳相对贵族会短一些,方便进行劳动。而且,贵族妇女的衣物装饰图案和面料也会更加精致多样。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宋代服饰文化有很高的地位,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热爱自然、寄情自然的思想。人们会直接将自然景物通过绘画、刺绣等方式展现在生活用品上,旨在表现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或者通过植物的文化含义体现自己的信仰追求。这种思想在女性外衣服饰上体现为对大自然中的植物或者动物元素的应用,宋朝时期服饰上会印染或者刺绣梅兰竹菊等花纹体现穿衣者对高洁、坚贞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宋代外衣服饰上会印染四季的花卉,体现对完美的美好憧憬。另外蝴蝶元素也应用于外衣的图案中,将自然界中的景象生动展现在外衣上,增添了生命的律动。

4 宋代女性外衣特征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4.1 宋代褙子的创新应用

(1)宋代褙子的造型的创新应用。现代市面上的褙子多保留了其传统服饰的精髓,也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在样式上,改变了褙子的长度、衣型的宽度、开衩的高度和增加腰部系带等创新,逐渐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各网络销售平台中可以看到现代褙子多以“复古风”“改良汉服”等形式出现,也有时尚潮流将褙子与大众潮流单品搭配。一些主题的系列设计中,在褙子造型上增加吸引力的同时符合当代人的生活。在褙子袖子的创新上,一些时装会在袖口增加抽绳的设计,在贴近现代穿衣便捷的同时不失可爱活泼的成分。在其它时装系列中也运用拼接设计做出荷叶袖、泡泡袖和枇杷袖等样式,也有在接袖处用拉链设计成可拆卸袖子,增加了服装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也有在传统褙子的版型上大胆设计,如将褙子胸前设计成不对称的样式,结合现代的风衣设计让服饰版型更加丰富。

(2)宋代褙子的花纹色彩的创新应用。通过对市面上现有宋代服饰的观察研究,有很多在传统元素的特点上加入了一些民族风的特色,如民族风的纹理、印染字体。此外还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如格子、碎花、条纹等,使褙子的设计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有很多时装系列会根据每年的流行元素和流行色彩对褙子进行整体的设计,如用绿色系结合儿童经典玩具设计图案来展现童真活力,用花草树木饱和度较低的青绿色结合黑色来展现山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用黑色搭配绿色植物的纹样来寓意黑暗中希望的孕育。此外,还有一些系列时装加入了现代流行的扎染工艺。扎染与印染面料的结合,丰富了时装的整体视觉效果。

(3)宋代褙子的面料的创新应用。宋代褙子的面料在现代服饰中也被大量运用与创新。从出土的宋代女性褙子面料上来看,宋代褙子主要采用绢类、绫类、罗类等布料,对于材质的搭配会充分考虑面料的性能和造型特点,还要根据季节性、使用范围和呈现效果来确定。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聚酯纤维、精棉和其他抗皱性、舒适性好的面料。在讲究舒适性的同时考虑了穿着效果,如垂感这些方面。在一些时装设计中会将褙子面料与西装面料结合使用,褙子面料的棉布透气性强,贴身柔和,而西装面料相对挺括,抗皱性好,更能实现现代人对服装的需求。

4.2 宋代裙子的创新应用

(1)宋代百褶裙的创新应用。宋代时期的百褶裙采用排列褶皱这项传统工艺,将裙子的面料折起来和腰间的面料连接起来以此进行规律地排皱,形成特色的像扇子一样可展开可闭合的百褶裙。在现代服饰工艺中,又引申出来抽褶、自由褶皱工艺,在衣服和裙子的表面形成的不同样式的褶皱。关于规律褶皱的应用,在现代服饰中规律的褶皱的百褶裙长度变短形成JK样式的百褶短裙样式,最新流行的女团装的下裙,采用部分使用规律褶皱的手法形成不对称的半百褶裙样式。关于自由褶皱和抽褶,在现代服饰中日常的T恤上做出不规律的皱纹和褶皱,看起来时尚和简约。最后,在现代的内衣和礼服形式上,直接将百褶裙和抹胸连接起来,形成了简约流行的百褶连衣裙的样式,在使用不同的布料时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用纱质面料就会增加衣服的轻盈感,采用绸缎将体现礼服的高级感。

(2)一片式缝合裙的创新应用。一片式裙子的创新应用主要集中在剪裁、颜色和图案的创新,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消除裙子的拼接处后将长裙形式截断成不同长度的短裙,根据个人的喜好适当露出一些肌肤,这种短裙的形式任意搭配现代休闲服饰会同时保留汉服的古典气息和现代感;一片式加上一些现代蕾丝元素作为镶边手法的作品也成为热门产品,增加了少女感和俏皮感。其次一片式裙子结合了现代服饰的颜色,根据要求调制出不同浓度、纯度和饱和度的颜色,如渐变色和荧光色等,淡雅的渐变色体现裙子的轻盈和雅致,荧光色等颜色的一片裙和上衣、鞋子形成撞色搭配增加时尚感。最后,一片裙融入现代特有的图案,或者对原有的图案进行简化夸张形成个性突出的现代式的一片裙。例如,设计师将豹纹和远点花纹甚至小雏菊等流行图案应用在一片裙中,一片裙由此成为时尚甜美风的代表。

(3)两片式旋裙的现代应用。由于两片式旋裙下裙摆和裙子连接处并没有完全缝合,会显示出前后两个开衩形式,为现代的开衩工艺的应用提供了灵感,再结合西方服饰修身突出人体曲线的特点,形成了各类现代连衣裙和半身裙的不同样式。开衩的设计在裙子中具有多样性,裙子的开衩高度有齐膝,齐大腿根部等包臀裙,开衩的位置有单个开衩和腿部两边开衩的裙子,旗袍即为典型例子。宋代时期的两片式旋裙还采用拼接的方式进行创新,活跃在日常服饰中。将旋裙的下部分和百褶裙进行拼接,增加了裙子的流动性,又增加了精致感,该系列产品在电商平台成为热销单品。

4.3 宋代女裤的现代应用

宋代女裤外形淡雅、朴素,显现了宋代女性简约大方的气质。由棉麻粗制的面料构成裤腰,细腻的裤身拼接边缘简洁,构成了一种和谐美,在现代工艺的加工下,裤子的材质形式变得多种多样,呈现出艺术和自然美的统一,出现了不同材质的拼接应用,使得现代裤子更加多元化,增加了裤子形态变化的可塑性。宋代裤装的结构多为直线拼接构成的二维平面,构造简易、裤身宽松、面料轻薄,裤身顺着人体线条自然垂下。现代的褶皱阔腿长裤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层次感,将女性的优雅大方凸显出来。此外,宋代合裆裤又被称为满裆裤,这类裤子裤腰窄,裤口宽,裤裆折合处和裤腿内侧相接,充分表现了人体体型特点,是现代阔腿裤的应用原型,在修改了裤口和裤腰的宽度后,裤腿从大腿处至裤脚上下的宽度基本一致,因此其具有宽松的轮廓,能够修饰腿型,还能束腰收腹、显瘦,更显女性的体型美。

5 结束语

宋代是在五代十国动荡百年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尤其是其“重文抑武”的政策,使得宋代发展成为一个文人治国的特殊朝代,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繁荣发达,民族精神气十足,反映在衣饰方面就是进一步的宽松化、便利化、多元化。因此,研究宋代外衣的演进,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理学和儒学的发展状况,有利于传承和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并有利于进一步将传统汉服文化发扬光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百褶裙清平乐外衣
提着百褶裙的蚯蚓
神秘的外衣
百褶裙
清平乐
地球的外衣
清平乐
万变不离“百褶裙”
贝壳百褶裙
形式主义的“外衣”
清平乐·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