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

2021-01-06 10:32薛晓鹏
河南建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夯法技术人员注浆

薛晓鹏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450000)

地基施工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初期阶段,对地基的抗变形与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复杂性显著提升的背景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有所增加,由此对地基工程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文章将从特点、技术以及管控出发,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进行探析,旨在通过强化对地基施工技术的把控,促进地基施工技术的优化应用,为房屋建筑工程稳定性的提升夯实基础。

1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的施工特点

1.1 多样性

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地区的抗震等级亦有所不同,在此背景下,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房屋建筑工程规划期间,地勘单位应当对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并对其土质情况进行仔细分析。与此同时,设计单位应当以地质勘查单位的勘察报告为依据,对地基工程进行设计,再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等级规定确定的工程的抗震等级,进而得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整体而言,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受到地质环境、抗震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多样化特征。

1.2 技术性

地基施工不仅具有高度技术化的特征,而且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地基施工的构件连接工艺较为复杂,其对连接质量的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应其进行严格把控。 与此同时, 质量检测难度亦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工程的安全风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对地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时还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地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3 不可逆

地基施工具有不可逆性的特征。 当施工质量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返工处理,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返工必然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无论在施工前还是施工中,都要对地基施工工艺进行准确把控, 以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

2 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技术

2.1 注浆法

注浆法属于较为常见的地基施工方法, 多用于软土地基,以改善软土地基还水量过高等方面的缺点,同时,该方法还具有施工成本低的优势。 注浆法的原理是通过将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浆体注入到软土地基中的方式,达到改变软土地基性质的效果,促进软土地基承载力的提高。 此外, 该方式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不高,能够适应大部分的软土地基施工。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应当对软土地基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侧重于对软土地基的薄弱点进行把握,并在薄弱处进行打孔处理,此过程对注浆法的最终成效具有直接影响,对此,应当选择专业能力较高的技术人员监督与管理施工操作,此后再将混凝土浆液注入到空洞之中,完成注浆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仅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还要以施工图纸要求为依据,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监督管理, 并对搅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此外,在选用混凝土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混凝土供应商的资质信息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供应商具备资质,从而达到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目的。 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当对即将进场的混凝土的质量合格证进行检查,以确保进场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浇筑混凝土泥浆时,还应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注浆法提高软土地基力学性能的作用。 在灌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混凝土浆液的注入压力进行严格控制,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孔隙率。 在灌浆完成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混凝土凝固硬化之前进行拔管,避免因灌浆管内的混凝土硬化而阻碍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2]。

2.2 强夯法

强夯法亦属于常见的地基施工技术,多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基。 强夯法施工可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其操作流程为:提升夯锤,然后使其自由落到地面。 借助夯锤下落的动力达到提升地基密度的效果。 强夯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低等优势,但是对施工现场土质的要求较高, 具体表现为:若施工现场土体的含泥量过高,则不能使用强夯法开展地基施工。 整体而言,强夯法主要是通过提高土体的紧实度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房屋建筑工程不均匀沉降率的目的。 在采用强夯法进行施工时,如果地基土的含水量过高,应当先将地基中的土壤挖出并晾晒,在适当降低土壤含水量之后再进行施工。 此外,在采用该方法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结合地基实际情况对强夯系数进行分析,以保证施工的有效性[3]。

2.3 换填垫层法

相较于其他方法而言,换填垫层法的适应性更强,其能够适用于多种房屋建筑工程,且受施工现场土质情况的影响较小。 换填垫层法的施工原理:将无法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土壤挖出,并用强度更适应的砂石、骨料等进行填充压实,能够促进地基承载力的大幅度提升。 但是,换填垫层法的造价成本较高,近年来的应用率较低。

2.4 DDC 灰土挤密法

DDC 灰土挤密法属于新兴地基施工技术,多用于湿陷性的黄土地基。 采用该方法施工时,首先应当对地基进行打孔处理,同时对孔洞的底部进行夯实处理,之后再在孔洞中分层填充灰土,再借助螺旋钻机对分层进行夯实处理,直到灰土与地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再用机械设备进行反复夯锤,用以扩大桩的直径,促进复合型地基的形成。 复合型地基能够有效改善湿陷性黄土地基承载力偏弱的缺陷,促进其抗剪切能力的增强[4]。

3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运用质量控制要点

在房屋地基施工中,除了掌控施工技术,还应当强化对施工技术运用质量的控制,以促进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控制要点:首先,原材料是地基施工的基础,对地基施工技术的运用成效具有直接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对施工原材料(包含骨料、砂石、灰土等)质量的把控;其次,应当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升技术人员的地质分析能力、技术运用能力以及管控能力等,以推动地基施工的顺利开展;最后,技术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情况进行记录,为后续的验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还应当对施工技术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把控,在必要情况下,还应当实行信息化管理,为及时解决施工问题创造条件[5]。

4 结语

地基施工方法包括强夯法、DDC 灰土挤密法和注浆法等多种方法, 且不同方法的适应性有所差异。 技术人员应当对各种地基施工方法的使用范围与使用方法进行准确把握,以房屋建筑工程实际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管控机制,侧重于强化对地基施工各影响元素的把控,以达到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稳定性的目标。

猜你喜欢
夯法技术人员注浆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超前注浆在隧道工程不良地质段加固中的应用分析
隧道衬砌缺陷处理工艺带模注浆与工后注浆综合工效浅析
注浆技术在建筑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工艺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有关强夯法用于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分析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