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

2021-01-06 10:32
河南建材 2021年7期
关键词:资料工程造价建筑工程

孟 昕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472000)

0 前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属于重要行业,推动了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城乡的基础建设中规模与投资逐渐扩大,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行业涉及规模、领域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从业人员、施工企业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我国的建筑特点是管理层次多、流动作业、劳动密集、点多面广等。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人们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 建筑使用要求明显提升,建筑工程应当提高施工效率,以便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是由规划设计、竣工验收、后续使用组成,数目繁杂且庞大,使用传统资料管理手段无法满足时效性、 准确性要求,对施工效率产生影响。 因此,人们要深入研究管理资料信息化[1]。BIM 技术可快速搜索资料信息,优化信息,实现建模、资料共享与实时控制,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1 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分析

在建筑工程准备、施工、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无法替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信息数目庞大,涉及到工程各方面,影响着建筑工程效率与质量。完善、高效、科学开展资料管理,可促使建筑资料准确性有效提高,避免出现工程事故,施工质量随之提高。同时,资料搜索时效性明显提升,提高了施工效率,工期了缩短,降低了施工损耗,节约了资源,施工成本明显降低。 工程造价管理还可保障资料系统性、完整性,在后期验收工作中,资料查询工作效率可有效提高。

2 全过程造价咨询的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资料管理软件、人工管理均无法保障信息准确性。 在录入信息过程中,极易出现错漏现象,继而引发施工事故。 资料量庞大使得资料查询工作的效率降低,拖延工程工期,难以更改、更新建筑资料,对资料信息时效性产生影响。跨区域资料在传递过程中,质量与效率无法保障。

我国工程造价使用定额计价法,因地方造价监管部门使用当地平均建筑成本单价, 对预算定额、工程概况进行编制, 依照不定期公布人工动态、市场材料价格,所以应适当调整定额计价模式。 如果市场价格信息不断变化,动态价格、定额未及时更新,造价工作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2]。

项目全过程的造价咨询服务中,项目投资管理能力缺乏, 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缺少,因此,应当重视项目运行中的成本管理。 另外,造价工作者的全过程造价统一目标和协同管理理念暂未形成,造价管理未在项目生命周期中贯穿,未着眼于当前所掌握信息,未配合采用控制措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目标未实现。

工程资料中信息来自于不同方面、不同单位,如质量验收、施工进度、材料选购、施工图纸等,大量资料信息使得资料管理软件无法有效管理信息,系统不兼容、信息格式差异,使得录入资料、传递资料、整合资料有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需人工介入,极易出现信息错漏现象, 资料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另外,资料管理标准不统一,不同施工单位、区域的资料管理系统存在差异,增大资料查询难度,对整合利用工程资料十分不利。 在工程资料的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资质资料,并未全面信息化处理工程资料,增加资料查询、存储、更新工作量,资料错漏发生率也随之升高,资料管理效率与质量降低。

施工资料在存档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化不足的现象,使用的纸质资料较多,无法保障信息完整性,难以准确查询资料,对分析与利用工程资料十分不利[2]。

3 BIM 技术分析

BIM 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数据管理软件,信息化建筑工程信息与资料,构建数字化建筑模型,呈现建筑工程材料性能、设计方案、工程造价等多种信息。 高校管理建筑工程整体构架,具有系统化、高效率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BIM技术,监督方、监理方、业主、施工方、设计方等建筑工程参与者均可查询与管理需要资料信息, 使用4D 模型观测所需信息,资料信息利用率有效提高,实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精确化、系统化、高效化、信息化。

4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BIM 全过程造价管理内容有投资决策、招标投资、设计、竣工验收、施工、运行维护,涉及了项目整个生命周期。 各阶段均应用BIM 技术,构建对应管理模式, 将BIM 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造价管理中存在问题有效解决。

4.1 施工准备阶段的运用

建筑项目在施工准备过程中,所需资料包括建筑设计方案、地理勘察文件、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等,施工方应当积极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等工作,监理方需对施工方资质进行审核,设计实施方案、监理规划方案。 施工准备过程中采用BIM技术,由2D 工程图纸向4D 数据模型转化,直观呈现出虚拟建筑模型。 运用立体建筑图形,存储工程造价、材料参数、设计方案等资料,有助于将管理工程资料直观化。 BIM 系统内,建筑工程参与者运用各自账号实时录入资料信息,并进行更新、审核与修改,达到了资料统一管理的目的,系统化、高效化开展资料管理有关工作。使用BIM 构建模型可虚拟检查设计方案,经过多种测试计算,获取更好的设计方案,实时修改参数与复查审核。 此外,使用BIM技术模拟施工,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对材料配置、施工方案进行修改, 确保施工工作流程更加合理高效,大幅度提高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3]。

4.2 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运用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中,施工方需在BIM 中录入土木建筑资料信息,包括材料信息、设备信息、工程变更信息、质量验收信息等。 监理方应当审核以上信息,并将审批文件有关资料录入。 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BIM 数据模型可有效整合以上资料, 通过构建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坐标,将有关信息资料准确调取出来。 工程参与者在资料查询过程中,使用BIM 模型有关部件,查询该部件详细数据,包括责任方、功能、图纸、造价、属性、参数等,经过计算,获取详细施工流程与施工预算,施工过程能够更加高效、直观。 建筑工程参与者以使用者具体需求,实施更新与查询建筑模型资料, 不会因为系统格式、地点、时间差异引起信息不通畅,达到资料共享、实施管理工程资料的目的, 促使工程资料的管理系统性、时效性有效提高。 BIM 技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的参数均有系统设定,不能人为修改,达到工程资料控制与监管的目的,促使工程资料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提高。

4.3 BIM 技术在验收阶段的运用

建筑工程中使用BIM 技术,资料的录入、修改、更新、下载均可详细记录,随时计算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等图纸与文件,方便工程参与者进行查询与审核。 BIM 数据模型中可呈现由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各阶段资料。 在存档与查询工程资料时,更加精确高效、直观、便捷、有效地控制工程管理资料,并达到资料共享的目的,继而信息化管理工程档案,使得工程资料在使用与查询过程中快捷方便,促使资料利用率有效提高[4]。

5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使用BIM 技术,资料管理工作能够直观化、系统化、精确化、高效化,针对建筑工程资料建立模型,达到信息优化、快速搜索、资料共享、实时管理的目的,有效提高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当前,人们应当不断强化BIM 技术应用广度与深度, 深入结合BIM 技术与资料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资料便捷、高效,为施工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资料工程造价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