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对附子治疗阳痿的作用探讨

2021-01-06 12:53王浩张继伟高庆和刘胜京邓楹君郭俊赵丰郭军
环球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命门肾阳肾阳虚

王浩 张继伟 高庆和 刘胜京 邓楹君 郭俊 赵丰 郭军

阳痿最早以“阴痿”“宗筋驰纵”“筋痿”之名见于《黄帝内经》,西医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在泌尿男科门诊中常见。中医认为,宗筋的振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根本的是要依赖肾中元阳的充足,才得以作强。《名医杂著》有“古方论阳痿者多源命门火衰,精气虚冷”的叙述。可见古代医家论阳痿多责之于肾。命门火衰虽与阳痿发病直接关联,然究其根源,其他四脏阳虚失养,累及于肾的病因病机亦不容忽视。故本文旨在从这一方面辨证分型,探讨温五脏之阳的附子治疗阳痿的重要作用。

1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

男子属性为阳,以阳气用事[1]。张景岳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即肾乃“五脏阴阳之本”,五脏的阳气依赖肾阳的温煦和推动,阴茎的勃起也需要其激发。当代医家从肾论治阳痿者不在少数,而多以命门火衰为常见[2],盖肾之元阳与其他各脏之阳相互影响,肾阳亏损,可引起心、肝、脾、肺之阳的虚衰。相反,其他四脏虚损日久也必定累及肾阳,耗伤肾精。肾中元阳衰惫,则阴茎失其温养,阳事不兴。此与《内经》“久病及肾”理论不谋而合。历代医家对此有一定的应用,如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陈士铎即创立心肾同治、肝肾同治、脾肾同治等相关治法[3],于治疗心、肝、脾病时,兼顾肾的功能,防其传变伤肾;清末医家张锡纯亦于治虚劳之参麦汤中加山药以滋肾水,盖治肺之中蕴助肾之意;然亦有现代医家认为,治疗五脏慢性疾病日久不复者,以补肾为主[4],或补肾温阳,或滋补肾阴,常有良效。而阳痿患者病程常达数月或数年,对于阳虚者,治疗虽以肾为核心,然需及时分清其他四脏对肾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见阳痿者不即刻大补肾阳,而是明辨肾阳衰惫的原因,或心肾同温,或肝肾之阳同补等,在治疗上圆机活法,抓住病机,对阳痿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2 附子作用于五脏可兴阳事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归心、肝、脾、肾经,温其阳,助其气,然其并未言及在男子生殖方面的作用,历代医家对其多有补充。《名医别录》阐明附子可“强阴”,《本草新编》丰富了附子在治疗阳痿等方面的应用,言其可治“老人精绝、阳痿”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附子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对生殖系统的功能亦有重要影响[5]。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证实其治疗阳痿的作用。

然而,《中药学》将附子与川椒、吴茱萸等列为温里药,言其温阳散寒,此多指代实寒。然其补益之力治疗虚寒的作用常被忽视。盖附子性热,可补阳气,胡跃强教授应用附子于养阳、助阳和救阳等[6],对于阳虚极之脱证,附子可扶阳固脱,此非其温阳散寒之效,实乃补阳回阳之力也。而附子补益五脏之阳,又以肾阳为重。盖肾虚包括精、气、阴、阳之不足,附子补肾阳,言其乃补肾之品亦不为过。仲景之肾气丸,以附子温补命门之火,又以栝楼瞿麦丸治疗脾肾两虚之消渴,方中附子亦遵肾气丸之意;陈士铎常以附子为引药,入心肾二经,认为其可大补君火及命门之火,以兴阳事;李士懋教授将附子应用于肝肾阳虚之阳痿,收获良效[7];仝小林教授亦常将附子与淫羊藿同用,言其禀雄壮之质,能温阳补肾[8]。不仅如此,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可刺激男性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睾酮,这对副性腺的发育有重要作用[9]。可见,除温阳散寒之外,附子的灵活运用对于补肾阳,甚至其他四脏之阳均有着重要意义,而此补益之力亦非吴茱萸、川椒、小茴香等温里药所具备。

3 附子在阳痿中的应用剂量

临床中诸多医家因其性峻猛又兼毒性而不常用之,然毒性乃药物之偏性,以偏纠偏是其治病的基础。古今善用附子的医者甚多,其用量多少亦有不同。张仲景、朱丹溪、李时珍等名家用生附子1枚、炮制附子3枚,约合今10 g、30 g、50 g不等[10];吴佩衡于阴盛格阳,元阳将脱之危证时用至400 g。基于此,本型阳痿多伴阳损,病程较长,宜遵“缓病宜量小、扶正宜量小”之旨,初期多以小剂量3~10 g渐增至15~30 g,而又多选黑附子,取类比象,色黑入肾尤佳,临床应用时应先煎30~60分钟,或配伍炙甘草等减毒。

4 临床应用

结合前文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理论的分析,知其应用于虚寒为主的阳痿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附子治疗心、肝、脾、肺之阳不足,导致肾阳衰惫,阳痿不举的病因病机总结如下。

4.1 附子治疗心肾阳虚型阳痿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男性情欲之动、阴茎之勃起以心火之先动为基础。徐灵胎曰:“心火为君火,肾火为相火。” 以心位在上,禀纯阳之性,故为君。肾虽五行主水,然其中亦有火,乃阳中之阴,故为相。正常情况下,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坎离互济,相互交感,方可维持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11]。君火一动,相火翕然随之。心火旺,肾中火不衰,才可久战不泄。若是心阳不振, 难以下暖肾水, 引起肾虚有寒,进而出现阳痿等症,甚至导致水饮凌心之重症。且仲景亦认为,胸痹者,多阳微阴弦,即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痰浊、水饮、瘀血等随之而来,阳痿即生。故此型患者多伴有基础的心血管病变。研究表明,约50%~70%的心脏病患者伴发阳痿,阳痿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12]。而此型患者,多年老体衰,久病伤肾,肾阳亦不足。患者出现阳痿的同时,兼见胸闷短息、胸痛、畏寒肢凉,腰以下冷甚,性欲大减,或伴腰以下水肿甚,舌暗,苔滑,脉沉无力等,治疗上需注重心肾同补。

《本草经疏》谓附子可引导补益药入命门,助相火以除寒湿,又得天地之火气以生,知其乃补心肾之火之要药,既能使肾水得温,又可温肾阳使肾水上济至心,致心火不亢,促进心肾既济关系的维持,从而为阴茎的勃起创造了条件。

以附子为主药治疗此型阳痿者亦有之。陈士铎在《辨证录》中首选救相汤,认为心包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心包火微,则阳痿不举,以附子入心,配合肉桂以温暖心包,又加菟丝子、巴戟天等以益肾[13];叶天士以“通阳之法”之法,治疗心肾阳虚之“心悸阳痿”时亦强调增附子、细辛等温通之品[14]。通阳补阳,此合《内经》“肾苦急,急食辛以润之”之意;胡希恕教授强调经方在此型中的应用,认为心主性欲,辅肾以调控男子性功能,多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增附子,达到暖心益肾的目的[15]。此外,对于血行受阻者,亦可联用羊藿三七方,以淫羊藿、三七配合附子,温助少阴之中亦兼活血之效。

4.2 附子治疗肝肾阳虚型阳痿

男子生殖机能既赖足少阴之调节,亦和“环阴器”的足厥阴紧密相连。经云:“足厥阴之别……经胫上睾 ,结于茎。”男性生殖机能受肝脏的支配,以肝气的调节和肝阳的温煦为重要条件[16]。而正常的肝气和肝阳是使肝脏舒展和调畅的一种能力,能够促进肝主疏泄的正常发挥,以温煦和濡养宗筋。肝应东方木,主春,春是万物始生,阳气始发之际,一身之阳,肾中阳气温养全身的功能即是借少阳之气的升发,若少阳不升,相火郁而难行,一为宗筋得不到阳气之温煦,亦或相火内郁化热,影响阴茎功能,以致勃起障碍。此外,肝肾是母子关系,肝阳虚损日久,子盗母气,肾阳不足,也可导致下元虚冷。临床中肝肾阳虚,相火内郁的阳痿病患不在少数,多兼有性欲减退,情绪不佳,心烦口苦,疲乏肢冷,下肢无力,精冷质稀,舌淡苔黄腻,脉弦细等上热下寒的症状。

附子作为温助肝肾之阳的主药,通过其温肝阳的功效使肝气得温而运行无碍,恢复正常的疏泄功能,亦使其所主之宗筋受阳气之温煦。此外,结合附子温肾阳之特性使肾主生殖、主封藏的功能正常发挥,肾阳、肾精充足而阳事兴旺。

李士懋教授、金保方教授见此证多用乌梅丸进行治疗,收获良效[7,17]。盖温肝阳附子为要药[18],《内经》有“辛以散、辛以补”之法治疗“欲散之肝”。附子辛能散,热能温,能通十二经脉,助命门之火。配合桂枝、蜀椒、细辛等辛温之品温煦肝肾,顾其脏寒之机,同时附子又能引火归元,使阴阳气顺而厥逆自愈。肝肾之阳得补则疏泄无碍,宗筋得温则伸缩自如。肖泓教授则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肝肾阳虚、寒热错杂之阳痿,方中附子既可配合补骨脂、骨碎补等行温阳之功,又能与肉桂引火归元,使寒热相通,阴阳协调[19]。

4.3 附子治疗脾肾阳虚型阳痿

脾的功能正常发挥需有命门之火的推动。然肾五行主水,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脾气和脾阳的运化及制约,土旺才可制水。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血液并运化水谷精微以助肾,进而对男性生殖机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正常情况下,二者互资互助,共同维持人体气血津液的协调和阴茎勃起功能的正常发挥。《冯氏锦囊秘录》有“胃强精旺,胃病阳衰”的论述,可见脾胃不足势必及肾,命门之火上济以助温脾,久之致火不暖土,脾肾阳虚,宗筋失于阳气之温煦。同时脾虚尤以脾阳虚为多,也可直接引起阳痿,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虚则气血乏源,宗筋难养。患者常因先天、饮食或久病等,伤及脾阳,进一步累及肾阳,阳痿的同时亦可伴形寒肢冷,面白少神,肠鸣腹泻,腹痛绵绵,喜暖喜按,小便不利,阴冷,舌淡苔白滑,脉沉迟等。

附子者,本经言其归心、肾、脾经,温补脾阳,脾阳旺盛有助于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气血生化有源,能够及时充养肾中精气,为阴茎源源不断提供营养。

临床中以附子为主药,配合温阳益气之品治疗脾肾阳虚之阳痿者亦不在少数。如真武汤加补骨脂、菟丝子等温肾壮阳之品,治疗脾肾衰惫之阳痿[21];门九章教授则以附子汤加味[22],方中既有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又合芡实、牛膝等使药效直达宗筋,以复其用;崔学教教授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伴发此型阳痿,治疗上多用附子、肉桂加健脾利湿之品[23],中温脾阳,下助元阳,以使阴茎勃起如常;贾玉森教授[24]认为慢性疾病或药物原因等可能耗损脾阳,久之及肾,影响宗筋的功能,故应用“兴阳法”。对于伴慢性基础疾病的脾肾两虚型阳痿患者,常在处方中加小剂量的附子、干姜等,以激发阳气功能,使气血调和,恢复宗筋功能。

4.4 附子治疗肺肾阳虚型阳痿

古今医家论阳痿者大多责之心肝脾肾,惟有肺较为少见。郭军[25]、刘东汉[26]等认为五脏的盛衰与阳痿的发病均有紧密联系。盖肺主全身之气,血行之顺畅依赖肺气的推动和调节。现代医学认为,阴茎的生理性勃起是基于神经调节的血管反应,以血管的充盈为基础。此外,《金匮要略》阐明肺阳不足以致遗尿、小便数的病机,“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然肺阳虚不仅可导致如上症状,亦与阳痿的发病息息相关。肺吸入的清气参与宗气的生成。宗气者,上出息道,下走气街,蓄于丹田,注于气街,具有积丹田而资先天的作用。若肺阳不足,呼吸不利,致宗气生成障碍,先天难资,阴茎痿软不举;肺阳不足,肺气亏虚,鼓动乏力,终将导致宗筋失于充养,勃起无力。而肺与肾关系密切,二者共主呼吸,又能阴阳互资互制,一旦肺出现问题,亦可影响到肾,出现肺肾阳虚或气虚的症状,进一步加重阳痿病情。正如李时珍所言:“阴痿……有虚者,属肺肾。”临床中多见于素有肺病,伴发阳痿的病患,常兼有胸闷不舒,喘声较低,痰多清稀,少气不足以息,形寒肢凉,性欲减退,小便不利,或伴水肿,舌胖大苔白,脉沉等。

仲景治肺、肾阳虚者,偏爱附子[27-28],以其辛甘化阳,既能温补肺肾之阳,又可散寒化痰饮水湿,盖湿盛则阳微,湿去则阳回。同时附子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温肺肾的同时亦能将温通之性直达宗筋,以兴阳事。

现代医家通过结合仲景之“通阳法”以及叶天士“通阳在于利小便”的思路,于五苓散中酌加附子、葱白等通阳之品[29],治疗肺肾阳虚,小便不利之阳痿,以使水去阳通,阴茎得阳气之温煦而伸缩有力。笔者随郭军教授侍诊,观其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以附子配合蛤蚧治疗肺肾两虚的阳痿患者,盖此型患者常伴肺系基础性疾病,多本虚标实,以蛤蚧补肺肾,又合温通之附子,使补中有通。此外,本型患者亦有肺之阳气不足,气无所主,久之影响肾主纳气,使摄纳无力,而在上表现为胸闷喘息、咳喘无力,在下表现为阴器失养。治疗上以麻黄附子细辛汤,重用黑顺片15~30 g,加磁石、五味子等镇摄收敛之品,散收并用,使上郁得开,肺虚受补而肃降有力;下虚得养,宗筋振奋而伸缩自如。

5 小结

综上,肾阳虚可直接导致阳痿,其他四脏之阳虚亦可逐渐耗伤原本不虚的肾阳,进而发展成阳痿。基于“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这一理论,附子温补五脏之阳,激动和调节五脏的各种功能,温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循贯宗筋,以使勃起有力,阳事兴旺,对于寒从中生之阳痿尤宜。

猜你喜欢
命门肾阳肾阳虚
3个月建厂3座,再度刷新“渔美康速度”!80后集团掌门人亲授企业的“三重命门”
参附仙桂汤直肠用药联合穴位贴敷及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中医命门学说在职业病预防中的应用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一点一线一面练太极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