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研究

2021-01-06 12:35王慧文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停靠站专用道公共交通

王慧文,齐 龙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0 引 言

在我国混合交通情况下,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对于解决居民出行、交通拥堵等交通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截至2018年结束,全国已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总数67.34万辆,运营线路的总长度近120万km,城市公交年客运量已经超过697亿人次,公共汽电车发展迅速。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公交车的服务质量水平,在考虑公共交通出行工具高效性的同时,也应考虑其安全性的研究。现有研究多针对驾驶安全,Wei、Chia等通过分析公共汽车驾驶员左转驾驶行为,提出一些针对减少公交车辆与行人碰撞的政策。戴超通过分析公共汽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总结得出了驾驶员驾驶状态和城市公交车运行安全状态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陈晓婷针对不同的驾驶员,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公交车驾驶员出站操纵品质特性的评价模型。

现有研究多考虑公共汽车驾驶安全问题,对其他影响运行安全的因素研究较少,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性的评价可从公共交通安全性的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制定预防性的评价指标,对不安全因素提起重视,从而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性现有评价指标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检测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别是针对社会层面的环境效益评价、针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层面的经济效益评价和针对公共交通使用层面的公交服务水平评价。而本文所研究的安全性属于针对公共交通使用层面的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中的指标之一。在各地城市公交服务评价标准体系中,关于安全性的评价指标较少:2019年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地面公交服务标准技术要点研究》中所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仅对线路网设置指标、运营指标两大类进行了研究。在浙江省2017年出台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评价指标》地方标准中用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对安全性进行评价。有学者用百公里行车责任事故数、百公里公交司机违法次数以及公交车辆GPS搭载率对安全性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

表1 地面公交安全性评价指标

在评价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性时,现有评价指标多基于交通事故率进行评价,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多为不安全而导致的结果,如何预防交通意外、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现阶段交通安全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2 公共交通运行安全状态调查分析

2.1 问卷调查分析

研究表明,人为因素在交通事故中起到的作用约占95%。作为运行的主体,驾驶人员对于各安全因素的感知起到主要的作用。

(1)调查问卷设计

针对公交车安全影响因素,对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50名公交驾驶员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问卷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驾驶员信息调查汇总表(部分)

从表2可看出,女驾驶员年龄均在40岁以下,而男性驾驶员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驾驶时间在8 h以上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88%。而男性公交驾驶员驾驶在9 h以上的人数比女性驾驶员高75%,男性驾驶员相对女性驾驶员抗压能力更高,驾驶员驾驶总时间长。

公交停靠站满意度调查中,公交驾驶员认为现阶段公交停靠站设置较不合理的人数仅占4%,从驾驶员角度出发,公交停靠站设置不是影响公交运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针对线路的照明条件,认为照明条件一般的人数占80%,光线较昏暗的人数则占8%,沿线照明条件存在改良空间;对于人们的交通意识,28%的驾驶员认为现阶段出行者的交通意识还有待提高。

据有关资料统计,北京市85%的公交车事故是源于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针对疲惫原因进行调查,如图1所示,发现休息时间短是造成疲惫的最主要原因,占到51%;道路拥挤的因素占29%,是产生心理疲惫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1 驾驶员疲惫原因占比图

2.2 试验车运行过程调查

为了更直观了解公交车的运行状态,发现公交车运行中影响运行安全的问题,2017年,选取该经济开发区A路公交车作为实验对象,选取不同性别的驾驶员在早晚高峰时段进行调查。A路公交车线路单向行驶时间为1 h左右,调度形式为双向式,途径29站。线路包括商业繁华区、区政府、学校、工业区等站点,客流量大,线路长,沿线交通流具有代表性。

(1)调查过程

实验过程中安装Face LAB眼动仪、驾驶员操纵特性采集子系统等,用来获取定量数据;同时手动记录公交车运行停靠站时间等相关数据并观察公交线路沿途交通情况、乘客及驾驶员特性等定性影响因素。比对当天的公交车监控视频,对实验数据进行补充修正。

(2)结果分析

(1)对不同性别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进行总结,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性别驾驶员观察后视镜次数表

公交车在转弯过程中,男驾驶员比女驾驶员观看右后视镜次数多0.3次,观看左后视镜次数多2.2次。进出停靠站时,男驾驶员比女驾驶员观看左后视镜次数多0.3次。男驾驶员在公交车驾驶过程中更加注重后方来车对于公交车运行安全的影响。不同性别驾驶员由于心理、生理差别,行为有所区别。

(2)A路公交车沿线经过商业区、老年大学、工业区等,乘客年龄跨度较大,高峰期时间承载较多老年人,且多为年纪较长的女性。A路公交车考虑到乘客特性,选择增加座位数,提高安全性。

(3)对公交停靠站的停车时间进行记录。存在数量较多、行动缓慢的乘客时,停车时间在20 s左右,乘客数量较少时在10 s左右,不同类型车站停车时间与上下车人数相关,与运行安全性相关性不大。但在停靠站会出现第二次停靠现象,特别是行人在公交车前穿行、或有第二批乘客上车时,公交车紧急制动,不同类型车站存在不同安全隐患。

(4)关于在建工程、路边存车现象。表4是对A路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的部分调查数据。

表4 试验车调查数据统计表(部分)

正常情况下,公交车在公交专用道车速为35 km/h左右,而存在在建工程的路段平均车速只有20 km/h左右,是前者车速的57.1%。在建工程的存在增加了路况的复杂性,可能会降低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5)公交车在公交专用道正常行驶时,公交车车速控制在30~40 km/h间。取行驶在专用道的3 min内的控制状态,观察驾驶员的踏板控制时间,如表5所示。

表5 踏板控制统计表

分析发现,驾驶员在公交专用道行驶时,右脚放在加速踏板的时间是放在制动踏板时间的两倍左右,公交驾驶员的面部表情比在无公交专用道的路段更放松,观望次数少60%,因此驾驶员在公交专用道行驶时安全性更可靠。

(6)关于交叉口的公交车行车安全问题,行人过街、非机动车占用公交专用道等现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图2所示。公交车为避让非机动车交通流,有突然停车、减速行车行为出现。

图2 交叉口行人过街图

3 公共交通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

基于实际调查,发现车辆运行安全影响因素与交通要素相关,因此,研究从交通要素角度入手分析其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

3.1 交通参与者行为状态因素

(1)驾驶行为特性

驾驶员驾驶行为主要受到心理及行为特性影响,驾驶员心理特性主要表现其消极情绪及心理疲劳的产生。心理疲劳容易使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反应缓慢;驾驶员行为特性包括视觉特性和听觉特性等,公交驾驶员驾驶路线长、时间久,容易产生生理疲劳。基于上述调查,不同性别驾驶员的安全感知能力也存在差别。

(2)乘客行为特性

公交车的运行安全运行状态,最终目的是保证乘客出行的安全性。不同年龄、性别的乘客对同样的车辆运行状态反应存在差别,女性乘客比男性乘客更容易受到车辆制动等行为的影响,老年乘客相对于青年乘客反应也较慢。

3.2 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因素

(1)公交停靠站

公交车在不同类型公交停靠站停靠时运行状态有所差别。以路边式停靠站为例,路边式停靠站分为直线式停靠站和港湾式停靠站。直线式停靠站占用车道,存在加剧交通拥挤现象的可能性,公交车运行速度较低。港湾式停靠站进出站时需要变换行车车道,需要考虑机动车分流合流时的冲突问题。

(2)道路条件及管制影响

道路作为车辆能够运行的先决条件,是公交车安全运行的基础。道路路面状况、道路线性、道路照明等都在公交车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影响。由于在建工程,上下坡、弯道等不佳路段存在,公交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相对提高。

交叉口的交通管制也是影响公交车运行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城市中并不是所有的交叉口都设有公交车右转弯专用信号灯,存在抢行现象,形成交通冲突。

(3)公交专用道

研究显示,不同车辆饱和度下的公交专用道起到的作用不同,但当公交车在公交专用道行驶时,与机动车冲突减少,车辆运行速度相对稳定,有助于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

(4)沿线交通冲突影响

公共汽车作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还会受到沿线交通状况的影响,例如:非机动车违规占道——黄岛开发区公交专用道在非拥挤条件下,公交车正常行驶速度控制在30~40 km/h,而当非机动车占道行驶时,公交车行驶速度降低至18 km/h左右,是正常行驶0.45倍;路段中行人横穿马路——为避让突然闯出的行人,公交车驾驶员存在紧急制动行为;路边临时存车现象——对于路边式停靠站的线路来说,沿线临时停车,特别是公交车停靠站附近私人小汽车停靠现象,增加了公交车行车压力。

3.3 公交车辆影响因素

公交车按照动力分为纯电动公交车、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等类型,不同动力的公交车运营里程、载客量、操纵稳定性存在差异;除此之外,公交车辆是否进行定期检修及其检修水平也影响公交车的运行状态。

3.4 基于影响因素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提高运行安全质量的前提,而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的制定能够使公交企业提前预防,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本文试给出基于影响因素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

公共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建立在人、车、路和环境等交通要素的基础上,因此该评价指标在交通要素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指标体现了包括政府、管理者以及出行者等不同用户对运行安全的监管数据及评价,符合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客观性、动态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原则。

4 结 语

本文总结了现有的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 提出了评价指标不仅可以通过安全性结果评价,也可以基于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性评价的思考方向。

(1)通过对黄岛经济开发区的公共交通运行状况定性、定量分析,归纳总结出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指标,有助于推进公交运行安全建设。

(2)本文虽然初步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但对于指标的重要程度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计算,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选择适当的方法,对不同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进而能够定量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安全状态。

猜你喜欢
停靠站专用道公共交通
中小城市公交专用道体系规划研究
——以珠海市为例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寒假像一列火车
公交停靠站区域长度优化研究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武汉将设置和新建共享单车“专用道”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优化江苏大中城市公交专用道
赠别
南宁市BRT试点线路停靠站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