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名单(职教)

2021-01-06 00:59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职业

(同等中按第一完成人姓氏拼音排序)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人 申报单位 认定结果构建“三全三融”双创教育模式打造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扬工院样本 傅伟,颜正英,王盛,王新,李建军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平台支撑,产教融合,创新和扩大生物制药人才的教育服务多样化供给 何学军,胡虹,李冰峰,仓理,宋伟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特等煤化工技术专业群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实践宋军旺,孙烨,王彩琴,赵新法,周少丽,王前进,王博涛,凌洁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探索宋志轩,刘文宏,张李铁,郑晓青,严世成,李金平,朱立达,刘南,陈刚,刘立新,王小旭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高职化工类专业“双主体,六对接,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童孟良,唐淑贞,廖红光,李崇裔,王罗强,刘绚艳,张翔,汪次荣,章惠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中高职三二连读“岗赛训”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例于淑兰,高庆平,邹芳,张新文,马天芳,韩文婧,杨艳玲,王会礼,赵佃英,李雪贞,齐云国,王萌,曹沛森,李芳,杨俊德潍坊职业学院 特等校企协同,分层递进,全程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张炳烛,张志华,张雪荣,苗雷,邢亭亭,许鹏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特等“横向联合创新,纵向融合育人”特色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赵扬,何璐红,付大勇,贺素姣,张佳阳,张黎君,岳瑞丰,赵丹丹,蔡庄红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特等基于“责任关怀”理念的高职化工类学生“24334”职业素养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周兴中,陈兴义,龚占魁,侯侠,刘雅芳,赵丽娟,吴海霞,李东鹏,宋学平,栾炳梅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特等专通并举服务型安全技术培训平台的创新与实践崔迎,孙皓,白丽霞,周博,孙艳丽,王树卿,娄绍霞,褚文玮,冯晓翔,赵伟伟,宫艳超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天津渤化集团学习中心)一等工学一体,德技相融——中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杜宏伟,万美春,陈仲祥,廖权昌,胡志林,殷利明,龚锋,吕洁,孙建华,邹晶,张雁 重庆市工业学校 一等基于校企共同体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樊宏伟,付梅莉,赵磊,赵博,胡黎明,马哈木提江·米吉提,周鹏高,杜黎航,蒋波,李志炜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职业技能证书与国赛标准引领下创新型高职化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樊亚娟,薛叙明,刘承先,许重华,周鹏鹏,杨小林,陈川,李雪莲,赵埔,陆敏,李树白,刘长春,程进,文艺,伍士国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一等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方向红,孙文娟,方星,戴展伟,陈桂娟,陈松林,刘磊,郝建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促进技能大赛成果转化,构建中职技能大赛普惠体系付伟宗,简未平,辛超,朱瑞娟,李伟,吕像川,鞠连友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一等“菜单式”分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 高冬梅,周博,冯雷雷,黑育荣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分段递升”校企深度合作实践研究韩福勇,倪攀,牛景辉,刘红兵,孟琦,魏艳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基于产业链校企共建共享的化工类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侯侠,王艳艳,刘兴勤,唐靖,王焕梅,展宗瑞,崔芙红,柳亚军,王雪香,李倩,王宏,刘珂,孙耀华,高国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多元协同,四融四促”检验检测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黄一波,徐瑾,贺琼,李智利,吴朝华,叶爱英,戴斌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等

(续表1)

(续表2)

(续表3)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西行学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