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应用现状分析

2021-01-07 08:25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苗壮黄振水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4期
关键词:建档预防接种完整性

文/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苗壮 黄振水

预防接种是我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国家提供的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现在的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已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医生背着药箱走街串巷接种的年代步入了今天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以笔者所在的淄博市为例,作为山东省首批试点城市,自2000年启动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建设,经过20年来的累积,现全市已建成134处预防接种门诊,均安装预防接种客户端系统,接入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该客户端系统是基于全省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连接省、地市、区县疾控中心和各基层预防接种单位( 应用 C/S 在线客户端) ,实现全省范围内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的互联共享。依托信息化的全覆盖,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已完全实现电子化,本文以2013年~2018年建立的淄博市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为例分析其应用现状。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从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平台中提取我市134处预防接种门诊2013年~2018年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信息,涵盖9个区县32万名儿童,包括本地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

(二)分析内容。提取的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的上传情况、数据备份情况、建档情况、基本信息完整性、接种信息完整性、接种信息录入及时性、接种信息修改情况。

(三)分析方法。将提取的电子档案数据整理成EXCEL表格,分别计算2013年~2018年各指标的完成情况。

二、结果

(一)数据上传完整性、及时性、备份率。考虑到各接种门诊运转实际情况,本文统计10日内预防接种门诊客户端的数据上传情况,全市134处预防接种门诊客户端10日内实际有134家上传,上传率达到100%。为确保预防接种数据的安全性,客户端会在每天运行结束时进行数据备份,客户端10日内进行数据备份的有134处。详情见“表1”。

表1 数据上传完整性、及时性情况

区县 接种单位数 上传接种单位数 备份接种单位数高新区 4 4 4桓台县 15 15 15高青县 11 11 11沂源县 17 17 17合计 134 134 134

(二)建档率。为有效评估某地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档案情况,用该地接种门诊总建档数量与该地产科出生新生儿数量之比作为衡量其建档率的参考指标,同时考虑到流动儿童与产妇异地生产的问题,该指标处于100%左右波动即为合理区间。经统计2013年~2018年平均建档率100.56%,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同时每年开展的入户抽样调查所得100%建档率支持了门诊建档数/产科建档数的有效性。详情见“表2”。

表2 2013年~2018年全市建档情况统计

(三)预防接种档案基本信息完整性情况。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的基本信息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母亲姓名、父亲姓名、户籍地址、现住址及联系电话。2013年~2018年各项数据完整度除儿童身份证号一项外,均达到或接近99%,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儿童首次到接种门诊建档时尚未取得户籍,因此无法提供身份证号码,导致该指标全市5年完整率也只有35.15%。详情见“表3”。

(四)预防接种档案接种信息完整性统计。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的接种信息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号、接种部位、接种医生、接种单位,现将山东省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导出的儿童档案数据按年度对接种档案的接种信息完整性进行了统计。2013年~2018年各项数据完整度均达到或接近99%,由于存在废弃数据情况,故完整率未能全部达到100%。详情见“表4”。

表3 预防接种档案基本信息完整性统计

表4 预防接种档案接种信息完整性统计

(五)预防接种档案信息录入及时性统计。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各接种门诊已基本做到了接种疫苗后即录入系统并上传,但个别情况例如计算机或网络出现问题,接种量大时,可以先登录到纸质版的现场登记表,待计算机系统恢复正常后再录入,因此我市现在执行的规定是疫苗接种完成后5日内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即认定为及时录入,否则即认定为录入不及时。2013年~2018年接种门诊补录的全部儿童档案占5年全部档案的5.12%,补录的疫苗剂次数占5年全部数量的0.56%。目前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是补录儿童率小于3%,只有2017年、2018年达到标准要求。详情见“表5”。

表5 预防接种档案接种信息录入及时性统计

(六)预防接种档案修改情况统计。接种信息录入系统以后,如果超过7天以后需要修改,除了需要向上级申请特殊权限外,其修改情况还会被纳入统计记录。2013年~2018年接种门诊修改的儿童档案占5年全部档案的2.46%,修改的疫苗接种剂次数占5年全部数量的0.18%。目前全市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要求是修改剂次率要小于0.5%,通过统计数据分析2013年~2018年的所有修改率均达到标准要求。详情见“表6”。

表6 预防接种档案接种信息修改情况统计

年份 儿童数 修改儿童数修改儿童率接种剂次数修改剂次数修改剂次率2014 55209 2692 4.88 1194213 3756 0.31 2015 45401 1742 3.84 947187 2264 0.24 2016 69579 1085 1.56 1355434 1394 0.10 2017 63404 480 0.76 1195463 629 0.05 2018 47274 164 0.35 634973 227 0.04合计 322761 7954 2.46 6311678 11612 0.18

三、讨论

(一)预防接种电子档案应用中的问题。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装有预防接种客户端的接种门诊基本能按要求及时上传数据,但是受制于系统硬件建设的瓶颈,仍然无法做到数据的100%及时传输,同时为避免数据丢失而采取的数据备份机制也存在隐患,笔者实际工作中,在过去5年碰到过2次接种门诊客户端因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请求从服务器恢复数据的情况。另外通过对儿童预防接种档案的分析来看,只有基本信息中的儿童身份证号一项,5年平均完整率也仅有65.15%,最低为26.86%,2016年~2018年做了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后回升到接近90%,考虑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性,对部分户籍信息不完善的流动儿童接种后,确实无法获取到完整的身份证号在内的信息。另外一个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是,预防接种档案接种信息录入及时性上,录入不及时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预防接种门诊人员不足,接种日不能将信息及时录入,只能待空闲时间补录而造成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二)规划与展望。由于儿童疫苗接种数量及接种程序复杂性的增加,随之而来的相关数据量不断增大,对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支撑能力带来巨大挑战,如果系统不能有效应对,势必会对儿童接种档案的质量带来影响,《疫苗管理法》实施后,预防接种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道路,势必对未来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我们国家仍旧以省为单位建设各自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尚未实现全国联网,造成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档案信息分散,省际间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是盲区。现行的卫生、公安、民政等多个信息系统数据做不到互联共享,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建立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国家级的大数据系统,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数据健康档案,做到数据的共用共享,高效便捷的健康信息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建档预防接种完整性
总装前完整性质量管控方法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制造中的应用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土豆片外敷治疗预防接种疫苗后局部反应的观察
Vaccination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能建档生娃了
入园前的疫苗接种答疑
谈书法作品的完整性与用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