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2021-01-07 03:20褚洪明
陶瓷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制件灌浆装配式

褚洪明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2)

1 装配式建筑特征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指现场用预制件组装而成的建筑物。具体而言,建筑的每个预制件都根据建筑项目设计在工厂中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预制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构成建筑物结构的几乎所有预制件都是在预制工厂中组装的,因此建筑物受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这有助于控制建筑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和管理,并确保满足建筑计划。其次,装配式建筑物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信息管理,具有更高的组成标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综合成本效益,从而促进了现代建筑物的高标准和标准化设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几乎没有环境污染。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多的现场组装操作和更少的现场铸造操作,从而实现建筑和装饰的集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建筑废料,并且会降低建筑设备的噪音水平。因此,它是一种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另外,装配式建筑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复杂性,人力资源投资也相对减少。高建设效率有助于成本控制和建设项目管理。尽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1]。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并已成为最新的建造方法之一。装配式建筑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装配式建筑存在各种建筑解决方案,满足当今大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第二,装配式建筑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恒温,集中供暖一方面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三,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会更容易对建筑物的形状、颜色、功能优化;第四,传统的建筑生产方法施工时间长,而装配式建筑弥补了这一缺点,施工时间大大缩短;第五,预制房屋的建造主要分为主要构件建造,主体建造和装配建造。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楼板结构和施工过程,因此可以定义一个相对简化的施工过程,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施工质量控制具有简化的优点[2]。

2 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识别

2.1 人为因素

在建造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人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质量问题中的人为因素主要分为3个方面:①从思想的角度来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工人不急于采用新技术,甚至不愿学习新技术,导致建筑工人对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了解甚少,因此不能提高其建造质量。②从技术角度来看,工人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技术水平不足,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正确检查预制件的质量,从而导致无法在安装完成后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在构件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起步阶段,且装配式建筑项目很少,一些施工人员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尺寸可能会发生偏差。③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落后的施工管理,缺乏质量监督体系,施工人员对质量和安全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无法提高施工质量。

2.2 工程机械的因素

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然是一项新技术,因此在一些辅助设施方面可能会出现漏洞。例如,在预制件的生产中,由于缺少适当的质量控制工具,因此无法在生产完成后检测构件,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而在采用注浆施工方法时,注浆厚度可能不符合设计标准,或者灌浆机出现问题,也会影响灌浆性能,需要根据相关测试标准进行调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合适的控制工具,不可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在安装墙面板预制件期间,由于缺少精确控制,也会发生对接错误。对于一些更大体积和高质量的预制件,在提升过程中无法有效地控制精度[3]。

2.3 建材因素

在建造装配式建筑项目时,由于预制件是由供应商提供的,因此制造商必须在出厂之前控制预制件的质量。但是,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预制件,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质量管理漏洞。许多不合格的预制件被发送到施工现场并使用,这将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某些关键预制件(例如剪力墙和楼梯)必须由专业供应商生产。但是,由于我国预制件的生产能力有限,再加上技术和经验无法与国外先进制造商相提并论。因此,所生产的预制件具有许多质量问题。而且在的运输过程中,由于保护不足,也容易发生预制件的磨损,并会损坏预制件。另外,在预制件的存放过程中,由于维护方法不当,导致预制件不能正常使用,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和安装成本。影响项目的整体质量和进度。一般情况下建材质量问题出现在以下环节:①施工过程中将使用各种预制件,以确保后续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有效的预制件管理。②预制件的质量在直接影响施工的整体效果,制造商必须具备相关资质,但是目前只有少数制造商具备资质,这导致了质量差的情况比较常见。③运输过程中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不可避免地会碰撞,特别是对于容易损坏的预制件。

3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建立完整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严格遵守和控制施工质量标准和检查。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企业必须继续对产品进行研究和创新,以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并不断提高相关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

3.2 规范设计标准

装配式建筑最重要的内容是模块化和预制件。不同的建筑公司对预制件的类型和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主要目标是提高装配预制件质量。同时,不断提高整体设计和制造质量。此外,所有相关部门,特别是采购和质量控制部门,必须保持良好地沟通和联系。

3.3 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

①检查预制件质量。在前往施工现场之前,应对预制件进行抽样检查,以检查预制件的表面质量。根据安装和验收条件要求提供样品。检测后,将生成质量协议,并在满足质量要求后执行。②吊装预制件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员将在吊装预制件之前接受培训,培训完成后并通过认证后担任职位。预制件的吊装必须精确定位,连接方法必须可靠,吊装过程中吊装电缆必须保持垂直。确保有足够的安装和定位人员,保证预制件准确定位,并始终注意施工安全,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与安全有关的事故。③控制灌浆质量。钢套筒灌浆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必须严格规范钢套注浆的施工过程。在灌浆之前,应检查钢套筒,以确保没有碎屑,并对灌浆材料进行检测,至少要制作三组样品。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强度测试,以确保砂浆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3.4 预制件连接部分的质量控制

在建造装配式建筑时,必须选择具有合适孔径的衬套,以便钢筋可以从中穿过,以实现两个预制件之间的有效连接,并避免诸如错位之类的问题。连接件中灌浆质量的问题,要在开始施工之前与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确认,定期检查相关的施工设备,严格控制灌浆的比例,并严格控制灌浆的量。在整个灌浆过程中,要进行足够的灌浆,以避免局部接缝出现问题,并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安全性。

3.5 信息技术的使用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该行业的许多方面。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管理质量:①建筑信息模型。建筑物信息模型系统地使用有效地避免了装配式建筑中的可能风险,其中最有效的是建筑物信息模型的可视化;②企业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数据库,使用信息技术总结和归纳建筑质量因素,并使用代码编写程序,通过将工程数据引入施工中来获得质量控制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补充了装配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和信息盲区,并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6 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是建筑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建筑使用先进的技术,但是仍然离不开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以减少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并提高项目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以增强专业知识,提高管理技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定期培训工人,提高施工水平,以提高项目质量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数量。

4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基于生态概念的现代建筑形式,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缺陷。因此,必须合理化控制整个过程,以从源头上确保建筑的质量,并严格按照一定的原则施工,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控制,为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4]。

猜你喜欢
预制件灌浆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预制件在港口码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大型预制件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分析
耐火预制件在水泥窑中的应用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