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水利担当 夺取防汛胜利奋力推进保定品质生活之城建设

2021-01-07 11:46保定市水利局局长
河北水利 2021年9期
关键词:滞洪区强降雨防汛

保定市水利局局长 张 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建设保定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之年,也是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任务异常艰巨,意义十分重大。保定市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河北省水利厅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经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防汛工作决定性胜利,为京津和雄安新区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做出了水利贡献。

1.雨情就是号角水情就是命令

今年入汛以来,保定市雨水情总体特点表现为“四多一早”,即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偏多,局部强降雨次数多,河道洪峰大来水多,水库蓄水明显增多,且强降雨过程集中明显提前。

自2021年1月1日至9月15日,全市平均降水量611mm,比去年同期多13%,比常年同期多22%。汛期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546mm,较去年同期多20%,较常年同期多28%。

我市汛期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最具有代表性的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有3次,且集中在7月中下旬。受强降雨影响,多条河道多次发生涨水过程,北易水河易黄站7月18日9时迎来536m3/s最大洪峰流量,沙河阜平站7月22日15时迎来1250m3/s最大洪峰流量,拒马河张坊站7月23日1时出现564m3/s最大洪峰流量。

今年汛期,水库充分发挥了拦洪、错峰、削峰的防洪效益,最大限度减轻了下游河道行洪压力,做到了保安全多蓄水的防洪目标。截至9月15日8时,全市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10.70亿m3,比去年同期多蓄1.28亿m3。

2.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汛备汛

2.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早在几个月前,面对风平浪静的河流和白洋淀,保定市居安思危,厉兵秣马保安全。积极贯彻中央、省、市防汛抗旱工作总体安排和要求,紧紧围绕“水库不垮坝、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蓄滞洪区启用不死人、城镇沥涝不看海”4大目标,重点突出“西部山区、大清河北支、大清河南支、城区内涝”4大内容,细化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4项措施,正是由于起步早、标准高、要求严、准备足,才为打赢今年防汛救灾这场硬仗奠定了基础。

2.2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因保定市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环境、特殊的地形特点、特殊的防汛任务,国家和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我市防汛工作。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袁桐利,副省长夏延军等亲临我市检查指导;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主要和分管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各分包领导深入所包重点防洪工程、县(市、区)检查指导。遇有强降雨过程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坐阵指挥部指挥调度,极大地调动鼓舞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基层群众防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

按照“上下基本对应”的原则,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指挥机制,构建上下贯通、衔接有序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五种防汛责任制(行政首长责任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参谋责任制、防汛岗位责任制);落实了水库、蓄滞洪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尾矿库(头顶库)、城市防洪等行政、管理、预警、监测、转移等各类防汛责任人共8700余人,确保防汛责任压实到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巡查值守、工程抢护、转移避险等各环节、各岗位,做到防汛工作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

2.4 全面修订完善方案预案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编制印发了《2021年保定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1年大清河北支防洪预案》《2021年保定市防汛抗旱重点工作推进方案》,修订完善了水库、主要行洪河道、蓄滞洪区、尾矿库(头顶库3座)、山洪灾害防御、地质灾害、南水北调左岸排水、农村危旧房屋、孤寡及残疾人、城市超标准等各类方案预案,细化落实组织与保障、预报与预警、工程调度与运用、人员转移与安置各项具体措施,切实提高预案方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5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在汛前对行洪河道、闸涵枢纽、涉河工程、橡胶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库、尾矿库、蓄滞洪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易涝区等方面开展了多轮防汛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检查各类防汛设施3890处,排查出隐患问题119处,已全部整改完成。主汛期,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再次对水库、行洪河道、蓄滞洪区、闸涵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尾矿库、城市防洪、物资队伍等重点部位和内容及强降雨应对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开展了全市域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做到了立查立改,即时消除安全隐患。

2.6 认真抓好人防物防技防

落实了固定电话、手机、363部卫星电话等多种防汛通讯手段,确保通讯畅通;补充和调整了市、县两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共293人;落实军分区、武警部队等专业和社会力量抢险队伍8支1000余人,组建市、县两级防火、防汛、地质灾害救援于一体的综合性应急队伍800人,落实群众性抢险救援队伍8万多人;组建了33支水旱灾害应急处置队伍906人;落实了价值2600万元的防汛专储物资,其中市级专储1000万元,县级专储1600万元,代省储854万元,及时做好更新维护保养,确保抗洪抢险救灾需要。

2.7 精心组织防汛抢险演练

7月7日,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市防指组织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模拟大清河北支发生20年一遇洪水情景开展了“保定市2021年大清河北支防洪演练”,演练共设有涞源县白石山景区关闭、涞源县斜山村山洪灾害易发区群众避险转移、安格庄水库调度、小清河分洪区群众转移安置、涿州城区抗洪抢险、白沟河左堤巡堤抢险、兰沟洼滞洪区扒口分洪、主城区积水排除、水上人员救援、启动应急响应、洪水调度、恢复生产生活等12个科目,参加演练和观摩人员达3000多人。同时,县级部门也组织开展了各类应急演练达1500余次,特别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小型水库和尾矿库下游村庄等重点部位开展了群众转移避险演练,让群众熟练掌握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做到“早预警、方向对、跑得快”。

2.8 全力保障水库安全运行

水库是防洪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水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我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94座,控制流域面积10678km2,总库容32亿m3。为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水库下游群众生命安全,各水库切实落实了“三个责任人”“三个重点环节”,严格按照批复的汛期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执行,紧盯水库汛限水位这一“防洪保安的红线”,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各水库遇有降雨过程,加密巡查频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置。组织水利专家和设计单位对94座水库制定了包括雨情分析、水情预报、洪水调度、人员转移为主要内容的“一库一策”水库调度方案,为水库安全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9 强化河道和蓄滞洪区安全管理

近几年,我市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有效清除危及河道行洪安全的阻水障碍,做到有障即清,确保河道行洪排沥通畅。当河道行洪时,加大河道堤防巡查防守,确保险情早发现、早处理、早消险,保障河道沿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蓄滞洪区居民、财产进行了登记造册,落实了市、县、乡、村行政责任人、预警责任人和转移责任人。对每一处行洪河道和蓄滞洪区编制完成了包括复核河道行洪能力、蓄滞洪区启用标准、人员避险转移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洪水调度方案和蓄滞洪区运用方案。

2.10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大力推进应急度汛、水毁修复、抗旱应急、山洪灾害防治和非工程措施、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雄安新区防洪工程等项目建设,抢抓非汛期有利时机,督导项目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台班,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尽早完工,及时发挥防洪效益。

3.汛情面前逆行不退风雨之中勇挑重担

立足于“早”,突出于“防”,坚定于“撤”,严密部署,科学决策,有序应对多轮强降雨,取得了“人员无伤亡、财产损失小、保安全多蓄水”的决定性胜利。

3.1 扎实做好值班值守

落实24h防汛值班及领导带班制度,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进入战时状态,密切关注每一个天气预报,盯紧盯死每一次降雨过程,时刻跟踪降雨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准确判断可能产生的洪水类型和危害程度,一旦发现汛情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确保汛令畅通。

3.2 密切关注及时调度

市防指多次组织水利、应急、气象、水文部门召开汛情专家会商会对降雨过程的雨情、水情、汛情和应对工作进行会商。紧急召开强降雨应对调度会议,指导降雨强度大的县(市、区)提早采取应对措施,关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小型水库、尾矿库等重点区域,及时转移涉险群众,不漏一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努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3.3 到岗到位坚守一线

市水利局与应急管理局抽调党政干部、水利技术专家组成防汛专家组,遇有大的强降雨过程,赶赴阜平县、曲阳县、唐县、顺平县、满城区、徐水区、涞源县、涞水县、易县、涿州市等10个重点县(市、区)深入一线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汛期共派出防汛专家组153人次。

3.4 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根据雨水情和气象预报,市防指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及时发布预警,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先后发布暴雨、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等预警信息80期,启动防汛和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各2次,三级应急响应各1次,9个山区县(区)共发布预警205次,发布预警短信21.1万条,发布预警涉及相关防汛责任人66065人次,启动预警广播站22112次。

3.5 人民至上提前转移涉险群众

各级、各部门密切监视、监测雨情、水情、汛情的变化,重点关注小水库、尾矿库、山洪灾害易发区、旅游景区、施工工地、危旧房屋、蓄滞洪区、城镇内涝等薄弱环节和部位,尤其是提前妥善转移安置全市孤寡及残疾人327人,明确涉险人员转移降雨标准,遇有险情提早发布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提前转移涉险人员,3次强降雨累计转移涉险群众20403人,确保了人员安全。

3.6 科学调度优化利用雨洪资源

全面科学地做好水库、河道、滞洪区、枢纽的风险调度和运用,实现拦洪、削峰、错峰、分流蓄滞洪水,确保我市和雄安新区防洪安全。一是统筹调洪库容,根据上游来水、天气预报情况适提前预泄水量,确保水库库水位在汛限水位以下。全市94座大中小型水库拦洪总量8.66亿m3,有序下泄5.4亿m3,有效保护了下游防洪安全。汛期10座大中型水库提闸泄洪,27座小型水库正常溢流。目前水库蓄水总量11.2亿m3,较去年同期多蓄1.5亿m3。二是“引调补蓄”用好雨洪资源,流域面积50km2以上94条河流清水流动,生态补水10.43亿m3,有效补充地下水资源,水生态环境极大改善。目前,浅层地下水回升1.31m,深层地下水回升1.85m。加速水体更新,白洋淀补入水量6.6亿m3,下泄水量5.6亿m3,目前,白洋淀水位水量水域高位运行,水质持续向好。

3.7 切实做好旅游景区防汛

主汛期间,下发通知,7月23日起至8月10日关闭全市所有山区景区;预报有大雨及以上量级降雨时,提前关闭平原景区,确保游客安全。

3.8 采取措施杜绝“城市看海”

对城区易积水点和铁路道桥等重点区域实行“点对点”责任包干,提前拉开雨水箅子、架设警示标志、疏通清理排水设施助排积水,冒雨处理各类堵塞积水问题,各铁路道桥专人盯守,确保了城区积水点、铁路桥涵等重点区域安全通畅。

4.下步工作安排

防汛抗旱任重而道远,市水利局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践行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高质量推进服务保障雄安新区的水利、防洪工程等一体化建设,坚定不移唱响新时代雄保‘双城记’”。一是充分利用非汛期有利时机,督导项目县按要求组织实施好项目建设,确保及时发挥效益;二是统筹雨洪资源,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根据来水预测情况,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统筹做好汛末防汛和蓄水保水工作;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方案、预案,收集数据资料,为明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滞洪区强降雨防汛
河北省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夏季防洪防汛
卫河“21·7”洪水蓄滞洪区运用浅谈
大陆泽蓄滞洪区滏阳河老油召桥至老北定桥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防汛当前莫添乱
乡村防汛 浚沟当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申店隔堤恢复的必要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