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路桥施工中过渡段的施工技术措施

2021-01-07 18:14廖忠波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搭板桥台垫层

廖忠波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1 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分析

1.1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技术多运用在软土地基条件下,我国幅员辽阔,路桥施工现场可能涉及较多复杂地质地区,如软土地质区域。软土地基处理长期以来都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重点,路桥工程更甚之,软土地质区域施工最易出现地基沉降问题。沉降原理如下:软土地基压实度较低,若处理不到位容易导致地基位移,继而挤压桥台,引起桥台位移,在连锁反应下,路桥会遭受严重破坏,路桥整体质量均受到不良影响。目前存在换土法、超载预压法等处理技术,它们能够有效改良地基土质,还能够提高路面承载力,防范沉降。在设计环节就应当把桥台形式设计为桩基础,施工中若出现异常位移问题,则应立即减轻回填料,抵抗位移。

1.2 搭板技术

施工单位运用搭板技术进行过渡段施工的目的是有效控制路面、桥台两者的沉降差,最大程度上防止发生跳车现象。在实际施工期间,需要提高搭板的专业性。会对搭板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因此,必须注重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在具体施工中可以参照下述方法,施工人员应用搭板技术的同时应当有意识地预留一定坡度,通过坡度控制过渡段沉降差,且随着路桥的使用过渡段会变得趋于平缓。

通常情况下,运用搭板技术都存在一些固定工序,这些工序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下述两种形式:第一,水平固定;第二,垂直固定。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恰当的固定方法,如荷载要求、受力方向等。其中水平固定形式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力,因此实际施工中多采用水平固定形式。也可以加设枕梁以提高搭板质量。在搭板前,施工人员需要确定施工位置、分析受力方向,以保证搭板牢固有效。施工经验表示,当公路路肩宽1.5 m的情况下,车辆作用力相当,就能够改善搭板底部受力情况,可以在原始受力的基础上减少1/5,继而能够延长搭板使用寿命。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搭板施工时应当注重路肩枕梁施工,提高搭板荷载力与稳定性。若路桥施工规模不大,搭板5~8 m最合适,若路桥施工规模较大,搭板最佳长度范围是8~12 m。

需要注意的是,若桥台地基出现异常也会对搭板产生影响,搭板在其弯拉应力作用下性能会有所下降。为了避免出现该问题,在施工时应当适当增加搭板厚度,施工实验表示,每增加200 mm厚度,搭板性能能够提高30%左右。

1.3 台背填筑

台背填筑施工应当从地基处理开始就采取措施进行加固,使用砂性土、碎石土等填筑。具体而言,一般填筑厚度与其地面层、搭板上层、桥面上层等结构厚度相同,能够避免沉降。在实际施工时搭板上层、桥面上层等使用相同的材料,若有需要使用水泥实施稳固处理,或者使用半刚性材料增强稳固性,防范路基沉降,同时注意提高压实度。使用土工合成的材料进行台背路基填筑施工能够在控制荷载变形作用的情况下控制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但是,若地基属于软土地基,就必须如前文所述先行加固。压实设备应当优先选择小型设备,进行分层压实施工,分层厚度范围控制在10~15 cm之间,同时选用容易压实的材料。在相同路基施工时最好能够同时进行台背回填施工,如果不具备同时施工的条件则应当层层加宽10 cm以上,便于倒台阶施工,禁止垂直填筑施工,垂直施工容易导致路面、桥面结构层相错,同时出现标高误差,降低结构层强度。如果产生标高误差建议采用下述措施控制,将沥青混凝土铺装更改为粗粒式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规格分别为5 cm、4 cm,并向桥头延伸10 cm长,同时在40 m内调整1%纵坡。此外,在施工在过渡段应当注重与搭板施工配合,做好路基压实。

1.4 台背排水

路桥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合理处理排水,就会导致水顺着桥台渗进路基下以及路桥衔接处,致使路桥过渡段稳定性减弱,进而影响路基、地基稳固性,导致发生错台、跳车。因此,必须重视台背排水处理。施工中根据台背填料种类、路桥施工区域降雨规律、降雨量、渗水量等采用合理的排水方法,以有效减少台后填料含水量。

具体而言,台背路基填筑施工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在原地基的基础上设置盲沟或者排水管,同时做好基底排水工作。做好上述工作后,第一,台背横坡填筑经过夯实处理的粘土,越3%~4%,成土拱状。第二,在土拱的基础上将其挖成地沟,宽40~60 cm,深30~50 cm,地沟为双向坡。第三,台背后铺设与其宽度相当的隔水材料,可以使用油毡,为了保障隔水效果也可以在油毡下铺设一层尼龙薄膜。第四,对于地沟周围包含孔隙的塑料管,使其出口与路基外部相接。塑料管规格通常如下,直径大于10 cm,孔径约为5 mm,形状如梅花,小孔间距通常不到10 cm。第五,塑料管周围使用透水性能高且粒径大的材料填筑。采用分层填筑的方法,直至路基顶层。横向的盲沟设计与纵向相同,但是不需要设置排水管,使用土工布包住盲沟外部接口即可。

在路桥过渡段台背排水实际施工环节有时还需要设置排水垫层。其作用如下:第一,保障地基与地基下软土层能够在施工结束前基本固结,减少后续沉降;第二,更好地排水,降低地基渗水量;第三,孔隙荷载力变大后存在渗透路径,不会因为地下水积聚而影响土体稳固性。排水垫层可作如下设置,垫层厚度控制在1~2 cm之间,高于地面至少0.5 m,地基正常沉降后,地面与地下水位均低于垫层。同时在台背后加设防水涂层,防止结构物被侵蚀。此外,考虑到回填区域的排水问题,应当夯实其表面,并加设排水设施,有需要的情况下封闭表面,避免水下渗。若回填区域表面含水量过大,则需要开挖渗沟或者加设排水管,两者间距控制在1~2 m。

2 结 论

综上所述,路桥过渡段施工质量与路桥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密切相关,高质量过渡段不仅能够延长路桥使用寿命,减少后续维护成本,还能够提高运输安全性,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本文结合工程施工经验从上述几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希望对推动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搭板桥台垫层
砾石土垫层对路基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
无缝型桥梁拱型搭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泡沫混凝土在地面轻质垫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边坡对铁路桥台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
河南桥台高填方路基变形分析及处治
大件运输条件下重力式桥台通行能力判定研究
桥头搭板综述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路面垫层施工技术分析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