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正确的教养方式,只有懂得平衡艺术的家长

2021-01-08 04:03罗玲编辑月儿
科学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家长妈妈孩子

文/罗玲 编辑/月儿

01 鼓励与界限

有一天,我女儿去同学家玩,看到两个男孩用棍子伸进鱼缸里搅和。该鼓励还是制止呢?——我制止了。

一次女儿跟一个男孩去街心公园玩。男孩发现一块坏了的大石板,要把它磨成刀,他妈妈看起来很支持,觉得是很好的探索和想象。临走时,男孩坚持要把大石板带回家,他妈妈很难说服他。既不能打击孩子的热情,还要考虑现实情况,怎样两全呢?——最后我出主意让他俩把石板藏在树下,才算罢休。

这样的情况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们会经常遇到。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牢记:孩子还有探索之外的其他东西要学。在不同年龄,侧重点不同,要学的东西也不同。

比如,对我来说,一两岁孩子玩水时把衣袖弄湿,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四五岁的孩子洗碗时把衣服弄湿,我会提醒下次小心点,让孩子自己去换。

但是,穿鞋上沙发、上床踩,对多大孩子我都会阻止。曾看到有人说那有什么,回头洗床单就是了。我想,不论孩子多大,他都需要知道这个界限。孩子偶尔在墙上涂鸦,我会赶紧给他贴张大纸可以随便画。如果他在不能擦拭的东西上乱涂,我会阻止,然后把那些东西放到高处。或许有的家长觉得再买就行了,但是一方面浪费钱,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其中有行为界限和习惯的养成问题。

总之,在鼓励探索的同时,孩子不仅要知道界限,而且需要家长帮助孩子逐渐学习和建立界限:比如爱惜东西、对家人要尊重、对这个家里的规定要遵守等。

02 敏感期——放松一点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敏感期,于是对孩子小心翼翼,像怕触雷一样,竭力避免孩子哭闹,闹了还要费力去哄。其实,也不必过于小心。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但偶尔碰到了他的底线(常常是无意的),那也是孩子锻炼适应能力的机会。

孩子在不断长大,如果两三岁期间总是很小心地顺着他,没有一点“意外事件”发生,那么,三岁以后,他会很难接受各种“震惊”:被拒绝、不被满足、别人不一样的对待方式等。所以家长也要放松些、迟钝些,不必太敏感、细腻,做得太完美。

很多时候,当有多位家人带孩子时,家长的这种求完美的做法,就得到了修正和补充。如果全职妈妈带孩子,那就要多提醒自己。

03 尊重是相互的

有一次我接女儿放学,我们出来遇见一个同班女孩,那女孩正在闹点小情绪,她妈妈一路上都在跟孩子道歉:“对不起了,宝贝,妈妈来晚了,都是妈妈错了,这样吧,我给你买点好吃的……”然后她俩进了小超市。

如果换作我,除非极特殊的情况,否则我会如实解释,一般情况下我会问问她刚才着急没有,如果着急了,那么聊聊以后我来晚了可以怎样做,然后说现在我们去做什么。对5岁多的女儿,我要求她学着理解他人、接纳现实、努力想办法。

我们对孩子始终尊重、接纳,同时,别忘了,也要给孩子机会去学习尊重和接纳别人!

礼貌需要学习,家长要做出榜样。

常有家长苦恼,孩子见到人不能打招呼。关于这一点,我的建议如下。

接纳

小幼儿这样是正常表现,家长越是催促,孩子越回避。过多压力容易把这事变成一个让孩子讨厌的坏事。

多给孩子机会接触亲友

多给孩子机会接触亲友,见面时不是一定要说客套话,而是多鼓励他说出自己真想表达的内容,比如,“你那个玩具怎么玩,给我们演示一下”,就此说起。

鼓励公共社交行为

孩子再大些,去公共场所,有些事鼓励他去办,比如找座位、跟服务员要餐巾纸等。其实,只要家长跟孩子一起遇见别人时,家长以孩子的人称,开心地跟对方打招呼,久了,孩子也会觉得这样做很自然。

我们接纳,是因为幼儿不懂这些礼节有什么意义,并且我们也要保护孩子对外人的真实感觉——他要在真实的互动中,去学习分辨外人。他要能相信自己的感觉,知道对于陌生人、不友好的人、冒犯他的人,他可以怎样应对。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礼貌的要求。

随着孩子长大,你可以逐渐跟孩子聊:礼貌、礼节究竟为了什么;当我们说尊称、说“请”“您”“谢谢”等时,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会怎样看待你;当你求别人帮你忙时,可以说“请您帮我……”“您可不可以……”“麻烦您……”别人帮你之后,要说谢谢,这样别人会比较愿意帮你;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尊重长辈和老人;我们可以怎样拒绝或表达不同意见……

总之,如果你是让孩子尊重并喜欢的家长;如果你平时不论家里还是家外,都能以友好、阳光的态度待人,你的心里真有那份对他人的尊重与谦逊;如果你对孩子有相应的礼貌要求,那么,你就是孩子的榜样,你的孩子就会逐渐做得更好。

04 选择与自主

给孩子选择,是现在很多家长的办法。这个办法妥当吗?

选择不要太多

我女儿班级的一个女孩,她是小班时后转来的。曾听她奶奶说,孩子早晨闹,给她10条裤子,都选不出来穿哪一条!我当时想,给我10条我也选不出来。况且她怎么可以有10条可选?家长需要搞清,孩子不是选不出来,而只是在用裤子表达情绪而已。

不要在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给他很多选择

选择消耗脑力,有时,孩子有情绪,但最后导致他放弃、彻底爆发的,恰恰是你给的选择——那耗尽了他最后一点能量。

不要所有的事情都让孩子做决定

孩子需要有这样的经历:跟他有关的事情没征求他意见、没让他选择和决定,大人就替他决定了,并且他必须接受。一方面过多的选择对孩子是一种脑力的消耗,另一方面他要通过这些事去学习理解他人、服从和接受、调整自己。

过去,孩子几乎都是听家长的安排与决定,现在,我们鼓励孩子自主,给他练习决策的机会。但是孩子要知道:家里的事,他可以参与,但最终由大人决定;跟孩子有关的事,家长尽量跟他一起商量,但有时条件所限,家长也会替他决定,事后跟他解释。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民主,跟孩子协商较多。但是如果事事都跟孩子协商,这样孩子长到两三岁时,遇到不同意见,他就会难以接受,“哭闹点”比较低。当然这没关系,这正是他学习的机会!

家长可以跟孩子如实解释,并告诉他以后还可能有类似的情况:不知道你还想要就把包装纸扔掉了;亲戚直接伸手就摸你脸蛋;别的小朋友不跟你商量就拿走你的东西;小哥哥小姐姐完全不按照你的玩法去玩……这就是真实世界——不是一切都按你的想法、任何人都听你的决定。我们随时利用这些小事,教孩子理解事物、学习怎样去应对。

还有一些时候,其实孩子根本不太在意具体怎样选择和决定,只是家长多虑了,这时,给他去选择,就是给他负担。

05 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

有位妈妈对我说,孩子4岁多,去小区会议室看电影。孩子中途说坐着看不清,要站椅子上看,但会挡住后面人。妈妈不让,孩子就开始哭闹,妈妈把孩子带出会议室讲道理。讲好道理再进去,结果还是哭闹,没办法只能带着孩子回家了。

家长问:当时应该怎样做?孩子为什么这么任性、霸道?

我回复:家长这样做可以,回家等情绪过了,跟孩子回顾总结一下。倒不能因此就说孩子任性霸道,只是她需要更多这类经历,来学习行为规范。

外出前,家长应该事先多了解具体情况,以便跟孩子讲清有关注意事项。平时,要随时指出行为的界限,比如:有些地方不能大声喧哗,地铁不能吃东西,坐车不能乱踩乱蹬,去别人家做客不能在沙发和床上乱蹦,不能不经同意随意翻别人东西……

如果家长能坚持这样给出界限,孩子就会有这种意识,遇事往往会做得比较好。

另外,如果家长知道即将面临的事件会有些挑战,那就要多考虑孩子当时的具体状态,他的各种生理、心理情况如何。酌情调整一下,可以帮孩子更顺利应对。

06 关注要适度

在婴儿期,家长要跟孩子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其中一条就是要敏感、有高反应性。但是,这个高反应性并不意味着要随时关注、互动,而是在互动时,当你看到孩子把脸躲过去想自己待一会,你就要停止互动,这才叫高反应性。

而造成不安全型母婴依恋的一个因素,恰恰就是妈妈给了孩子过多的刺激,导致孩子要用回避来自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回避型母婴依恋。

对于幼儿,也是一样。有时,你不回应他,恰恰是“高回应”!我女儿在做手工,遇到挑战,自己嘀咕,这时我绝对不会插嘴上阵,因为,通常过几秒她就会惊呼:“哎呀!有办法了!”

所以,对孩子的关注和回应,需要适度,并非越多越好。

过多的关注和回应,就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和感受的机会,让他的生长空间变得更狭小,也给了孩子更多的压力。

在家里,妈妈从孩子出生起就悉心照料,这样很自然的结果就是——孩子是妈妈乃至全家的中心。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要及时调整生活重心,比如,要记得对自己父母的敬重、记得保养自己的身心。并且,孩子也开始懂事了,他也要看到家庭的结构、每个人的位置,他要知道自己是家里大人都关爱的一员,但并非中心。

07 适时引导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怕孩子成为完全听话的乖孩子,同时,家长又在想,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效。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动态的,听话与否、听话多少,这些都是随着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比如,一岁半、两岁以下的孩子,不论你怎么想,他自己是渴望听父母的话的,他本能地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父母的认同和赞许。当然他有时会试探你的底线,跟你玩违规的游戏。但总的来说,你可以用自己的态度,引导他有更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两岁多的孩子,似乎永远在说“不”,这也并不表明他是不听话的孩子,只能说明他渴望他的成长得到你的认可。当你认可他,给他一些选择和空间,那么,他尽管表面在说“不”,实际上也依然在听你的话。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依恋关系使得——听你的话,让他感到幸福、安全。

再大一些,随着你平时跟孩子聊天、遇到事情一起商讨,孩子逐渐得出以下结论。

▲ 不同的人想法不同,有事情可以一起商讨。

▲ 大部分事情家长说了算,因为实践也证明了家长的决定常常很有道理,值得他信任。

▲ 孩子的意见也有价值,因为你当真把他的意见考虑进去了;他自己的一些事情,他也有机会自己决定。

如果孩子能有这些结论,那我觉得这就是比较健康的亲子关系的状态。

孩子上幼儿园了,偶尔会跟你聊老师的言行,你们随时在路上、饭桌上、睡前聊几句,通过你的反馈,孩子应该明白,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老师也会说错话做错事。

我女儿在5岁半的时候,有时回家跟我说,老师今天说了怎样的威胁的话,结果老师没有真的去做,老师这么说不对,又威胁、又说谎了。我说:“是,不应该那样威胁,做不到的话又成了说话不算数。”

在她能判断对错的基础上,你可以逐渐引导她去理解老师的难处,支持老师的工作,鼓励她想更好的解决办法。当然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这需要孩子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位。所以对此我说得不多,她知道就行,或许她要再大一些,才能真的做到。平时告诉她,对老师要尊重、感恩。

等孩子以后上小学、中学,那么家长跟孩子间,又是另一样的互动状态:有更多协商、分享,各自有更大的空间。

所以,看看上面像阶梯一样的这几层,可见,这不是简单的听话、不听话的问题。这只是——孩子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对事情的理解逐渐深入、全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习去思辨、判断、协商,学习信任与服从、尊重与理解。

这个成长历程,有我们一路陪伴!

小结爱与尊重

或许,所有这些,并不只是度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学会怎样去爱孩子,要从认知上去改变。

改变我们对快乐的误解。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让孩子时刻都在快乐。所有的弯路、挫败、失望、被拒绝、无法满足、无聊、适度压力、负面情绪……都有价值,都值得珍视。

改变“爱就是呵护”的理解。爱是接纳、关注、尊重另一个生命。所以,爱也是不越位、不侵犯、不剥夺。要给孩子机会,把他放在主动的位置上,让他通过直面生活来成长。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家长,也不需要做完美的家长。我们不必拿着刻度尺,小心地测量。我们也不是在走钢丝,战战兢兢,左右摇摆。

我们只是拉着孩子的小手,一路向前同行!途中,有平坦有崎岖,有晴天有风雨,我们跟孩子一起享受阳光、体验风雨,一起跺掉鞋上的泥土,欢笑着、憧憬着,继续上路。

我们诚实于自己、诚实于这个世界。

在有缘跟孩子同行的时光里,用真心来陪伴。这——就是教养的艺术吧!

猜你喜欢
家长妈妈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鸟妈妈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不会看钟的妈妈
孩子的画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