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1-01-08 06:39熊文碧缪世坤赵健蕾宋晓红刘小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政药物课程

熊文碧 缪世坤 赵健蕾 宋晓红 刘小康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四川 成都 61004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是通过运用各类专业课程及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新时期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新举措、新方向,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课程思政由来已久,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进行,但在新形势下有意识地强化课程思政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2]作为一线教师,正如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认真思考如何守好自己这段渠,种好自己这份责任田。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们有如下实践与思考。

1 思政元素的挖掘是深化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

所有课程都内含思政元素。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凸显教书育人价值的内在要求、实现课程体系的价值支撑,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条件[4,5]。我们理应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促进思政元素的有效挖掘。对于我们药理学这门课程来说,我们试从以下角度进行深入有效地挖掘。

1.1 知识背后的哲学思考

每门课程知识中都包涵着其后的哲学思考。提取并应用于专业课堂是思政课程的很好补充,两种课程的相互验证相得益彰,效果凸显。比如在介绍药理学总论时,从唯物主义认识观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药物,我们不但要认识这个药对机体有哪些影响(药理作用),还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药理机制),这个本质对于我们认识这一类药物(共性)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是临床药物分类的基础,这也符合唯物主义的全面与局部的关系。又如,药物作用的两面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表现,权衡用药的利弊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药物的量效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量变到质变的很好反应,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关联药物品种的选择,还包括剂量的精确;区分药物与毒物的关键在于剂量等等。同样,唯物主义关于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用来理解药物与病原体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病原体对药物的追杀也不是逆来顺受,其耐药性的产生便是例证,需要我们探讨如何延缓耐药性的产生。总之,挖掘这些哲学思考不单是验证我们思政课程的观点,同时反过来应用这些哲学观点也能促进药理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1.2 职业素养关联的要求

作为医学生,其相应的职业素养培养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抓住可能的契机给与相应的指导,如国家出台的相关新药研发指南、药物试验的伦理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等都可有所涉及。对于生命的敬重,更是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抓住机会进行强化。比如在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休克的抢救、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等教学过程中,加入相关内容的讨论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3 历史进程中相关的典型事件

在医药发展过程中有较多的历史事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可进行深度挖掘。如带有很多激励学生奋发的事件和人物:屠呦呦老师的潜心科研;邹冈对吗啡作用机制研究的贡献;陈竺院士应用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效果提升的成就等等,强化同学们的家国情怀,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国外也有众多诸如此类正能量的故事,如英国John Vane爵士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Leo Sternbach对地西泮类镇静催眠药,Domagk对磺胺类药物等,他们的巨大贡献都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事迹均可作为榜样学习。其实历史事件中不单单只有正面的,也有一些惨痛的事件和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如“反应停事件”、“欣弗事件”、“Tuskegee梅毒试验”等,都是较好的思政素材。

1.4 药物发展中的思辨

科学是发展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的,常常也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解热镇痛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以前认为经典的解热镇痛药对环氧酶的抑制没有选择性,造成了较多不良反应,环氧酶2的选择性抑制避免对生理性前列腺素生成的影响,后来的研究发现环氧酶2的抑制剂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完美,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影响可能带来心血管急性不良事件。因此在临床使用新药的时候应该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不要盲目相信“新”一定比“旧”好。对于新的抗菌药,还有细菌产生耐药性问题,人类开发新药的速度有可能赶不上细菌耐药的产生速度,遇到“超级细菌”时出现无药可用的情况。

1.5 关注身边事,寻找“闪光点”

世界瞬息万变,同学对身边事是最有感触的。老师们经常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身边的思政元素,充分利用其时效性,和同学产生共鸣,会达到意想不到的育人效果。如这次新冠疫情,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特别是2020年春季学期,因为没能返校,我们更是激励同学们在家努力学习,学到更多知识更多本领,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更加从容。同学们确实也是学习热情高涨,认真完成线上教学,期末成绩突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是广视角、多维度,利用老师们一身正气,一双慧眼,做个有心人,定能找到高质量的思政元素。

2 多重形式嵌入思政内容

准备好了思政素材,融入课堂也是一门艺术。不露山,不露水,恰当的融入学生才能欣然接受,深以为然[6]。生硬、不合适的思政,达不到思政目的,反而引起学生反感。

知识背后的哲学思考作为思政课程的补充,可在知识点讲授时点出,引导学生思考。无需花太多时间,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培养要求的素养和品质要求,可在相应的地方给与提出或加以恰当讨论。众多的历史小故事,也可在相应知识关联处应用。一方面拓展同学视野,吸引同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对于珍惜生命的素质培养,还可利用讨论课进行深入探讨,加深印象,使学生收获更大。学习过程中,一些思政材料也可通过资料发放,拓展阅读及相应习题完成,如一些相关的法规、行规,如药品法、临床用药指南、用药原则之类。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多,老师多用心,选择学生易接受的最恰当的方式引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 课程思政中的问题思考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其本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着课程思政的质量[7]。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师资培训是提高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应该是不动声色,潜移默化,不能太生硬,为了思政而思政。如果选择一些关联度不高的元素,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反感,达不到课程思政的目的。课程思政其特点在于专业,有别于思政课程,把握好度也非常重要,如果整堂课都在思政,偏离课程内容,也是万万不可的[8]。作为系统工程,各学科都应重视课程思政,发挥多学科协同作用,达到共同育人效果。如果多学科能够经常多沟通交流,避免重复,形成合力,使思政全覆盖[9]。因此,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还应该多一些上层设计,进行一些相关的协调,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最佳效果。

总之,课程思政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以强化育人效果,达到教育升级。

猜你喜欢
思政药物课程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