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龄法洛四联症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双主动脉弓畸形患者的治疗分析

2021-01-08 16:35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刘超何帆吕向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右室室间隔四联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653100)刘超 何帆 吕向阳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2岁,主因发现法洛四联症6年入院。该患者自四岁开始反复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悸及气促,蹲踞休息后可缓解,活动耐力较差,无胸痛、咳嗽、咯血、吞咽困难及晕厥等,其间未予诊断及治疗,6年前因胸闷发作频繁,症状逐渐加重,于当地医院行超声心动图提示“法洛四联症”,因担心手术风险未予治疗,现为求手术收入院。查体:口唇及甲床青紫,可见杵状指,左前胸部可触及震颤,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3/6级全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末梢氧饱和度63%。超声心动图示:先心病:法洛氏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双向分流,最宽14mm)、主动脉骑跨(35%-45%)、右室壁增厚(最厚约12mm)、右室流出道狭窄(最窄17mm)、肺动脉瓣重度狭窄(流速520cm/s,压差108mmHg)、肺动脉发育不良。胸主动脉CTA示:①法洛四联症:室间隔膜周部缺损、右室流出道狭窄、右室壁肥厚、主动脉骑跨;②双主动脉弓畸形、右位降主动脉(食道、主支气管未见明显受压);③肺动脉发育不良:左肺动脉干增粗、右肺动脉纤细。纤维支气管镜:所见正常,未见明显气管狭窄及受压。心电图提示:非阵法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30次/分。

2 治疗

经充分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肺动脉扩大矫治术。手术取正中切口,游离主动脉弓,充分松解食管及气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切开右心房,经三尖瓣开口进入右室并修补室间隔膜部缺损,切开右室流出道,用自体心包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切开肺动脉主干至左右肺动脉分叉处,用自体心包补片行肺动脉主干及右肺动脉扩大加宽,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中探查升主动脉在气管前分成2支,一支在气管和食管的右方,另一支在左方,两者在气管和食管的后方汇入降主动脉,两弓口径相当,分别发出同侧头臂干、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气管食管无明显受压。手术顺利,术后第2天拔管,第4天转出ICU,第8天出院。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复查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恢复良好。

3 讨论

先天性双主动脉弓(double aortic arch,DA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第4对主动脉弓未能吸收退化而形成,多数情况下双弓大小不同,大的右后弓和小的左前弓占双弓畸形的75%,大的左前弓和小的右后弓占15%,双弓口径相等者占10%[2]。DAA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有关,据报道DAA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高达24%[3]。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 TOF)是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5%[4],其解剖特点为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TOF的发生是由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动脉圆锥扭旋运动不充分,导致主动脉未能完全与左心室相通而骑跨在室间隔上,圆锥间隔向前移位导致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5]。

DAA合并TOF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发病率极低,其病因可能与22q11上的基因缺失导致胚胎发育过程中圆锥间隔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有关[6]。双主动脉弓环绕并压迫气管和食管,可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如气促、喘鸣、呼吸困难、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呕吐和喂养困难等[7]。对于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但对于无症状的患者,有学者认为,绝大部分DAA患者随着病情进展都会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即便目前没有症状,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以及相关症状[8]。对于TOF合并DAA的患者,临床表现可有TOF典型的紫绀伴心脏杂音,同时根据气管及食管压迫情况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本例患者临床症状以TOF的症状为主,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不典型,有典型的TOF心脏杂音,再结合患者超声心动图、三维CT重建基本可以确诊,术前进一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评估气管受压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充足证据。

本例患者为TOF合并双弓口径相等的DAA畸形,同时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极为罕见。目前对于TOF合并其他复杂心内畸形的治疗,多数专科医生倾向于一期手术根治[9],即先行DAA血管环松解术,同期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肺动脉扩大矫治。TOF合并肺动脉发育异常,特别是合并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患者,病情更加复杂,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矫治难度大,再狭窄几率高。这种合并畸形多发生在左侧肺动脉起始部,比例为3%-10%[10],如矫治不恰当,近期可导致术后左右肺血供不平衡,出现灌注肺,远期可影响右心功能,对于肺动脉分支狭窄的矫治结果,直接影响着TOF手术效果,因此选择同期用自体心包补片行肺动脉扩大矫治是必要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期手术根治效果满意,死亡率仅1%-5%,而且远期20年生存率可达90%-95%[11]。如果不行手术矫治,TOF的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能活到20岁的患者不到10%,能活到30岁的患者大多数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12]。该例患者不但超过30岁,而且合并多种畸形,出现双向分流、肺动脉瓣压差108mmHg,一般情况差,心衰较重,氧饱和度低。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多巴胺、米力农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美托洛尔控制心率等治疗,给予营养支持,调节内环境稳定。同时积极完善术前检查,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①患者年龄偏大,一般情况差,如继续保守治疗,可能病情加重,出现艾森曼格综合征,失去手术机会,因此积极的术前准备后,在病情允许下应争取手术治疗;②目前患者诊断基本明确,应一期手术同时完成右室流出道疏通、室间隔缺损修补、肺动脉瓣狭窄矫治、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扩大矫治;③患者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不典型,三维CT重建及气管镜均未见明显食管及气管压迫,但术中应探查双弓,充分松解周围组织,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行血管环松解,在切断后弓前应常规试行阻断,并观察外周动脉血压;④术中应注意保护胸导管、膈神经及喉返神经,以免术后发生乳糜胸、膈膨升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患者手术矫治效果满意,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未出现并发症,半年及一年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及三维CT未见异常,对于此类患者的成功救治,值得推广及借鉴。

猜你喜欢
右室室间隔四联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左束支起搏术中经传送鞘贴近室间隔造影发现并发症二例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超声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