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X线诊断分析及临床特征

2021-01-08 16:35青海省妇幼保健院810000彭青张晓慧武善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肺门胸部支原体

青海省妇幼保健院(810000)彭青 张晓慧 武善珍

儿童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 MP)是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的多发疾病,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发病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左右[1-2]。MP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且呈现低年龄段发病趋势[3]。MP患儿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中以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发热、皮疹等为主要表现;肺外并发症可累及机体多个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安全[4]。因此,及时诊断,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5]。

在对儿童MP的影像学诊断中,由于非特异性及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临床误诊率较高[6]。因此,如何提高儿童MP的影像学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成为临床研究重点内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7]。X线诊断是儿童MP的主要诊断依据,充分认识患儿的X线多样化表现,尤为关键[8]。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共收治儿童MP患儿297例,采用X线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特征,旨在为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6年4月-2018年4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297例儿童MP患儿,所有参与者以就诊顺序经Excel中随机命令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n=149)和对照组(n=148)。治疗组中男75例,女74例;年龄3-13岁,平均(8.21±2.52)岁;病程1-30d,平均(14.21±5.38)d。对照组,男68例,女80例;年龄3-14岁,平均(7.81±2.45)岁;病程1-33d,平均(13.87±4.63)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和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英国胸科学会提出的AP诊断标准,腺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②年龄≤14岁;③所有患儿及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支气管哮喘、COPD或肺心病患儿;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受试资料不全或监护人主动要求退出。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服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抗病毒治疗,6-8mg/(kg·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200-400mg/(kg·d),1次/d。连续治疗7d。

1.4 检测方法 一岁以内(包括一岁)患儿采用仰卧位,其他儿童采用站立前后位。采用X线(锐珂DR)行胸部正侧位检测。曝光条件的设定,以患儿具体体厚为依据;靶片距离为100-160cm。检查结果均由两名影像学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医师分别作出诊断,对于存在异议的影像学结果,由科室主任展开再次讨论以明确诊断。

1.5 评定标准 (1)依据患儿胸部X线片表现,对其特点进行详细描述。(2)临床疗效评估根据患儿出院时的临床特征及胸部X线片的检查结果:①痊愈: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胸片显示病灶全部或显著吸收;②有效:发热症状消失,咳嗽显著减缓,胸片显示病灶部分吸收;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胸片显示病灶无吸收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年龄、病程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间比较(如性别)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如临床有效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部X线特点 297例MP患儿的胸部X线诊断主要分为四种类型:①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109例(36.70%);此种类型最为典型,属于实质与间质混合性病变。肺纹理增多增厚,两肺视野呈薄片状影,形态为斑片状或者云絮状,大小不等,密度不均,边缘不清。若病灶融合,可呈毛玻璃状典型征象;少数患儿病变表现为由肺门向外放射状或扇形延伸扩散。②间质浸润型:92例(30.98%);肺纹理弥散性增多增厚,边缘不清,呈网点状阴影,可同时出现肺部透亮度下降,肺门阴影增厚等。③肺门阴影增厚型:57例(19.19%);肺门阴影呈浓密、模糊状,双侧或一侧肺门改变增大,密度增高。④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39例(13.13%);病变呈扇形大片状、三角形状等高密度阴影,边界清晰,密度较高,多见于双肺下野,可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2.2 临床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9.26%(133/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0%(107/14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的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是独立生活的最小病原微生物[9]。MP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儿童各年龄段全年均可发病[10]。临床中,MP患儿多肺部体征不明显,但病程较长;以发烧、咳嗽等为典型表现,同时可伴有胸闷、心悸、腹泻、倦怠及肌肉疼痛等非典型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皮疹、肝炎等肺外表现,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11]。因此,及时诊断与干预,尤为重要,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情况。

在临床操作过程中,胸部X线扫描可明确肺部病变情况。本次观察研究297例MP患儿的胸部X线诊断,提示多样性特点,发病机制考虑与患儿感染后的机体免疫反应相关[12]。MP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第一,免疫学发病机制发挥作用,肺炎支原体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被诱导激活并发挥免疫学作用[13]。患儿由于体质差异致使免疫反应对机体的影响程度出现差异,胸部X线呈多样性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肺炎支原体顶部网络结构所分泌的粘蛋白氨基酸序列及人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同源性,免疫系统在产生支原体抗体的同时,会导致自身免疫产生,因此,及时清除病原体尤为关键。第二,肺炎支原体由呼吸道进入,直接侵犯呼吸道系统,破坏呼吸道黏膜上皮,致使支气管壁出现水肿与溃疡,肺间质充血,细胞浸润,炎症进一步发展变化,呼吸道上皮黏膜吸附作用出现[14]。

总结297患儿的胸部X线显示图像,由于MP可同时浸润肺实质及肺间质,因此根据其浸润部位与范围的不同,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类:第一,以小叶实质及节段性实质浸润为主,X线影像学图像特征显示为密度不均的大片状或小斑片状渗出性阴影,病灶多见于右肺及下肺部位;阴影部分可由肺门至肺野外扇形分布,并且边界不清[15]。第二,以肺间质浸润为主,X线影像学图像特征显示为肺纹理的增多与增粗,多伴有肺门增大,结构模糊,密度增加等;或者有网点状复合改变。第三,以混合浸润型为主,即肺实质与肺间质均被肺炎支原体浸润,X线影像学同时显示上述两种图像特征,少数患儿可同时合并胸膜炎及肺门改变等特点[16]。

由于MP患儿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多先于肺部体征出现,因此MP应与支气管肺炎、病毒性肺炎、肺门结核及细菌性大叶性肺炎等相鉴别[17]。支气管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于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但其湿性啰音更为明显。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于间质浸润型,但其多为双侧弥漫性浸润,局部肺透亮度增加,黏痰较多,听诊可见干鸣音及湿音。肺门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肺门阴影增浓型,肺门结核需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吸收,应给予短期复查。细菌性大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型,但患儿高热及寒战明显,多伴有中毒症状,听诊可见管状呼吸音[1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胸部X线可有效追踪治疗效果,及时反馈肺部阴影吸收情况,进而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X线影像学特征可准确分析MP患儿肺部病变情况,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诊断,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肺门胸部支原体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肺门淋巴结核临床疗效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现场快速评估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