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外周动脉损伤诊断的探讨

2021-01-08 22:18马骏骥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征象选择性造影

马骏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内蒙古 宁城)

0 引言

外周动脉损伤多由外伤导致,随着工伤事故、交通事故以及锐器伤等的增多,外周动脉损伤发病率明显上升[1]。周围动脉损伤为外科急诊常见的损伤,通常伴有重要血管大出血、休克以及肢体因缺损坏死等情况,如早期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外周动脉损伤通常合并骨折、脱位等创伤,并被这类创伤掩盖,为早期治疗带来不小的困难[2]。为了对外周动脉损伤进行早期发现与诊断,本次研究对本组研究对象采取了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并对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展开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3 月至2020 年9 月于我院接受相关诊疗的可疑血管损伤并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对象,本组患者中,男性60 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21~63 岁,平均(43.25±12.24)岁,损伤原因:52 例车祸、20 例砸伤、10 例挤压伤、5 例高坠伤、4 例刀刺伤、2 例挤压伤、3 例撕脱伤、1 例绞伤、3 例怀疑合并医源性损伤。其中共57 例合并骨折与错位,62 例有显著的血管损伤征象,38 例有可疑血管损伤征象。其中75 例为急诊动脉造影,25例为延期动脉造影,造影涉及部位:22 例髂内外动脉与髂总动脉,20 例股动脉,22 例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13 例腘动脉,12 例腋动脉及锁骨下动脉,4 例肱动脉,2 例肝动脉,5 例桡动脉。本次研究程序完全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相关文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②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认知或语言功能障碍者。⑤中途失访或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术前对所有患者实施碘过敏试验,仪器型号:GE3100 血管造影剂机,Angiomat 6000 高压注射器。选择浓度为40%的碘海醇作为对比剂,腹主动脉总量在20~25 mL,注射速率为15 mL/s,压力为400 psi;对于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的造影:造影剂总量为15 mL,注射速率为4 mL/s,压力在300 psi 以下,对于髂总动脉-下肢动脉的造影:造影剂总量为15~20 mL,注射速率为15 mL/s,压力为300 psi。所有患者均经皮健侧股骨动脉采用Seldinger 技术进行穿刺置管,对于盆骨外伤者,先进行常规腹主动脉造影,对于外周动脉损伤者,将cobra 导管或5F 单弯导管送至疑似损伤动脉的近侧端进行造影,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造影后提示动脉闭塞者,如患者局部未见血肿,在闭塞处置入导管,并给予2 mL 对比剂用手工缓慢推注,对对比剂的扩散方式进行观察,并鉴别其是血管损伤破裂出血之后的形成的血栓还是血管内膜损伤形成的血栓[3]。

1.3 观察标准

对造影结果阳性率进行计算,同时观察并记录损伤血管的X 线表现。

2 结果

本组100 可疑外周血管损伤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经检查后均有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本组患者中,97 例患者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为阳性,3 例结果为阴性,阳性率为97%。97 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动脉损伤,其中共18 条动脉血管断裂、30 条血管挫伤、43 条血管闭塞、12 条血管受压、8 条血管痉挛;46 例侧支增多,9 例假性动脉瘤,2 例动静脉瘘,7 例筋膜间隙综合征。

3 讨论

随着交通业和工业的发展,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的外周动脉损伤越来越多,起病急、伤情严重是外周血管损伤的重要特点,且通常合并神经损伤、骨折、脱位、其他脏器损伤等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引起休克,严重者甚至危及肢体功能和生命,必须进行急诊手术处理,而血管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以及假性动脉瘤等病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外科手术的难度。而对于血管损伤的患者,应当快速、准确做出判断,并在控制出血和紧急复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受伤到手术的时间[4-6]。

通常来讲,临床对开放性血管损伤的诊断相对更加容易,可通过临床表现“5P”征象进行判断,包括疼痛(Pain)、肢 端 苍 白(Paleness)、麻 痹(Paralysis)、脉 搏 消 失(No Pulsation)、感觉障碍(Paresthesia)。而对于血管未完全断裂者,其早期肢体远端仍能搏动,尤其是当其损伤部位未能见明显的血肿,则十分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对于伴随休克的患者而言,周围循环障碍对其血管损伤的判断会产生干扰,这类患者早期仅表现为个别体征,而出现5P 征象的时候情况已经非常危急,错失了早期处理机会,大大增加了患者截肢的风险[7]。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更加注重对双侧肢体不对称性的观察,包括皮色、皮温、肿胀程度以及动脉搏动情况,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血管损伤者应当尽早采取措施进行诊断,本组患者在术前根据其临床体征以及其他检查未能进行准确诊断,因此进行了动脉造影。动脉的损伤主要分为可疑征象以及明确的征象,对于有明确征象的患者采用血管造影需要对损伤进行定位以及定性,并观察血流是否存在中断现象或是远端血流是否重建,而对于可疑征象的血管造影需要对血管损伤存在进行排除,因此也成为了排除性血管造影[8]。

本组患者进行动脉造影主要表现为血管断裂、血管挫伤、血管痉挛等,先就各类损伤血管的X 线表现进行以下总结:①血管断裂:造影可见病变动脉内对比剂的中段,而近端动脉管腔出现痉挛性改变,无变细征象,在周围软组织内可见小侧支循环,有时可见对比剂在动脉中断出外渗。②血管痉挛:血管痉挛造影表现主要为血管腔细小,血流明显减缓且血管壁毛糙。③血管挫伤:血管挫伤造影可见血管内出现缺损影,血管壁毛糙,有继发性血栓导致的血管闭塞。④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如果体积过大可对周围组织及神经形成压迫,导致严重并发症,对其进行造影可见于动脉想通的囊状团块影,有局部搏动。⑤动静脉瘘:动静脉瘘主要是由于邻近的动脉和静脉同时损伤,造影可见动静脉直接相通。

目前临床认为血管损伤至重建循环的时间应当在6~8 h,因此,对于有血管损伤高度可疑表征的患者,应当早期进行检查,利用血管造影的优势,早期明确病情并进行治疗,本组患者中,所有患者造影阳性率为97%,患者均得到及时治疗未出现截肢和死亡。

综上所述,外周血管损伤致残率虽高,但如果临床能早期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处理,往往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而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外周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可疑的外周动脉损伤患者能够进行准确判断,为其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降低致残和死亡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征象选择性造影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HE4与多层螺旋CT征象联合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选择性听力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