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1-01-09 10:58马芹翁立雪许明清汪建华赵杰石艳红梁之策张秀美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魏氏梭坏死性肠炎

马芹,翁立雪,许明清,汪建华,赵杰,石艳红,梁之策,张秀美

鸭源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马芹1,翁立雪2,许明清1,汪建华1,赵杰1,石艳红1,梁之策1,张秀美3*

(1.山东和康源生物育种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1;2.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济南)

为建立鸭源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临床32周龄樱桃谷种鸭肠道臌气病例展开研究。结果为剖检可见肠道臌气、肠黏膜覆有黄色纤维素性假膜,实验室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粗短杆菌,经PCR扩增及测序分析,鉴定为魏氏梭菌。同时在场区饲料中也检测到该菌,因此种鸭感染可能跟饲料污染有关。临床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入场前饲料细菌检测,并对临床病鸭使用恩拉霉素后,死淘现象得以有效控制。

近两年种鸭感染魏氏梭菌病例较为普遍,临床上发生明显的降蛋,同时种鸭死淘率也较高。临床病料如鼓气的肠道、肝脏、饲料以及场内土壤中均能检测到魏氏梭菌,该菌水平传播能力较强。临床种鸭多因吞食污染的饲料而感染魏氏梭菌,引起肠道扩张、充满大量气体,肠黏膜的脱落及肠壁变薄,该病典型的症状为肠道臌气、黄色纤维素性假膜[1-3]。国内外关于樱桃谷种鸭感染魏氏梭菌的报道较少。本文从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展开,建立科学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临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方法

1.1.1 病料 山东聊城某种鸭场32周龄樱桃谷鸭。

1.1.2 主要试剂 厌氧肉肝汤培养基,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血琼脂平板,购自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PCR反应试剂盒,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革兰染色试剂盒,购自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临床观察与剖检 发病的种鸭表现为饮食、饮水下降,不喜走动、腹泻,日均死亡30只左右,产蛋下降。将病死鸭羽毛消毒打湿后,置于解剖台进行剖检,观察肠道及其他组织脏器的病变情况。剪开小肠的中后段,观察肠内容物与肠壁的厚薄程度,刮除肠内容物后制作肠抹片,进行固定、染色、镜检。

1.2.2 细菌分离培养 在无菌工作台内,取肝脏划线接种于血琼脂平板,37 ℃ 厌氧环境,培养18~24 h。同时无菌剪取适量肝脏组织,置于厌氧肉肝汤培养基内,沸水煮沸10 min,然后置于37 ℃ 温箱内培养18~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1.2.3 PCR分析 取适量菌液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为AGAGTTTGATCMTGGCTCAG,下游引物为TACGGYTACCTTGTTACGACTT,扩增体系为Mix12.5 μl,上游引物1 μl,下游引物1 μl,细菌培养液2 μl,ddH2O 8.5 μl,反应程序为94 ℃ 5 min,95 ℃ 30 s,54 ℃ 30 s,72 ℃ 1 min 30 s,72 ℃ 8 min,扩增结束后于凝胶成像系统下进行观察,连接转化并进行测序分析。

1.2.4 饲料检测 将适量养殖场区内饲喂的饲料置于厌氧肉肝汤内,沸水煮沸10 min,然后置于37 ℃温箱内培养18~24 h,观察有无气体产生,同时将培养液进行镜检,观察有无细菌生长,PCR扩增判断有无魏氏梭菌的污染。

2 结果

2.1 剖检结果

病死鸭腹腔剖开后,肠道表面呈污黑色,肠壁变薄扩张充气,肠黏膜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色纤维素性假膜,易于剥离,部分肠道有麸皮样物质。肠抹片在镜下观察到革兰阳性粗、短杆菌,大小为1~1.5 μm × 3~5 μm,两端钝圆,散在或排状排列,形态和大小与魏氏梭菌相似。

2.2 细菌培养结果

经分离培养后,血琼脂平板上长出光滑、圆形、灰白色菌落,有明显的溶血现象;经厌氧肉肝汤培养后,试管内培养液浑浊,并有较多的气泡产生。取单一菌落和适量培养液进行镜检,均观察到革兰阳性短粗杆菌,与肠抹片镜检结果一致。

2.3 PCR鉴定结果

细菌培养液经PCR扩增后,观察到1 500 bp左右单一片段,与预期扩增目的条带一致,经测序比对分析该菌为魏氏梭菌。

2.4 饲料检测结果

饲料在厌氧肉肝汤内培养24 h后,观察到明显的气泡。抽取适量培养液进行革兰染色,镜下观察到与肝脏分离菌形态一致,饲料中该菌含量更多,PCR扩增及测序分析为魏氏梭菌。

3 讨论

樱桃谷种鸭感染魏氏梭菌后,剖检症状与鸡感染魏氏梭菌的病例相似[4-5],出现了严重的肠道臌气,肠黏膜坏死脱落,这解释了临床种鸭为何食欲下降、腹泻,进而导致较高的死淘率。魏氏梭菌属于产气厌氧型菌,经厌氧培养后观察到有“汹涌发酵”现象[6-7],镜检为革兰阳性粗短杆菌,再经PCR和测序分析确定病原,本实验为临床鸭源魏氏梭菌感染病例提供了诊断技术和方法。在临床上不仅要检测出病原、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还应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避免疾病的扩散及复发,所以寻找魏氏梭菌的来源非常重要。魏氏梭菌分布范围较为广泛,饲料、土壤、粪便和畜禽肠道内都适合该菌繁殖,所以饲料在入场前一定要进行细菌检测,避免污染的饲料进入场区。在养殖过程中也应注意饲料的合理存放,防潮防霉变;另外要注意突然更换饲料的成分、滥用抗生素、添加较多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物质,易引起肠道菌群的失调,导致该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阶段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进行优化调整。另一方面,球虫感染也常继发魏氏梭菌,因球虫感染后产生的黏液和包浆蛋白质是魏氏梭菌的最佳营养物质[8-9],在日常养殖过程中也应注意球虫的检测与监控。本实验通过临床分析、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法,确定病原为魏氏梭菌后,临床使用恩拉霉素药物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防止该病的发生,还应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垫料,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避免应激刺激[10],控制好适宜的温度与通风。

4 结论

综合临床表现、剖检观察、实验室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析,确定该菌为魏氏梭菌。因该菌感染后引发了较高的死淘率,临床采取紧急用药,使用恩拉霉素7d后,死淘得到了有效控制。又因饲料中也检测到该菌,及时优化饲料配方,饲料入场前进行细菌检测,合格后用于饲喂。同时加强场区内粪便的及时处理、消毒,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种鸭现处于正常状态。

[1] Liu Yu, Li Xiu, Miao Zengmin,. Occurrence and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of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isolated from retail duck products in Tai'an region[J]. Anaerobe, 2020, 62(4): 37-41.

[2] 熊东艳. 一例蛋鸭坏死性肠炎的诊治[J]. 家禽科学, 2019(10): 42-43.

[3] 毛东杰. 鸭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控[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3): 117-118.

[4] 王维田.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7): 22.

[5] 黄琴燕. 鸡细菌性肠炎的防治[J]. 养殖与饲料, 2019(8): 112-114.

[6] 董成东. 鸡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19(10): 147-148.

[7] 徐景奎.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5): 110-111.

[8] 饶秀英. 鸡坏死性肠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中国畜禽种业, 2017, 13(3): 143-144.

[9] 郭水仙. 一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与体会[J]. 福建畜牧兽医, 2020, 42(1): 51.

[10] 高峰. 鸡坏死性肠炎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吉林畜牧兽医, 2019, 40(6): 29, 31.

(2021–01–15)

S858.32

B

1007-1733(2021)05-0029-02

猜你喜欢
魏氏梭坏死性肠炎
东北虎魏氏梭菌感染诊治一例
对有关猪魏氏梭菌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