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心中的“阿妈”

2021-01-10 09:16郭裕嘉
甘肃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南县阿妈幼教

地处河西走廊南部,俗有“万宝山”之称的祁连山中段北麓,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也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这里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县城虽算不上大,但在山城一色的观感中,县幼儿园却鹤立鸡群,为小城增添了一抹亮色。近年来,肃南县幼儿园屡创佳绩,先后荣获甘肃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张掖市“幼教先进单位”“绿色文明幼儿园”,2020年被省教育厅、省妇联命名为“甘肃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被教育部命名为“足球特色幼儿园”。而这一切,固然离不开所有幼教人的努力,但也与县幼儿园的掌舵人——园长刘金萍的努力息息相关。

“园长阿妈!”每次走到孩子们中间,肃南县幼儿园园长刘金萍总是被一声声快乐的童音浸染、包围,她也总会不自觉地蹲下身拥抱孩子或被孩子们拥抱。说起刘金萍,当地的老百姓都赞不绝口,“我们把娃娃送到幼儿园非常放心,刘园长认真负责,踏实肯干,把我们的娃娃培养得活泼开朗,我们的娃娃在幼儿园生活得非常开心。”

情系家乡投桃报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1990年9月,刘金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天起,她就立志要当好一名人民教师。1993年7月,刘金萍临近毕业,许多省市幼儿园都争先录用她,但20岁的刘金萍却决然告别了省城,满怀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短缺人才的渴望,毅然来到了她的家乡——肃南县,步入皇城镇泱翔乡中心小学教书。

“在当时,学校的条件差、生源质量也较差,老师少,任务重,面对的困难较大。”这对于刚从省城毕业、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刘金萍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当刘金萍走进教室,面对一群活泼质朴的孩子,看着那一双双对知识无限渴望的眼神,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呼喊,刘金萍的心就立马软了下来。“这一次,我找到了内心的归宿,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回到家乡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后,刘金萍觉得人生有了新的方向。

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刘金萍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教学上。白天,她传道授业,尽快与学生融在一起,到了夜晚,刘金萍除了批改作业,还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她的写字桌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旁边放着一本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每每遇到一些困惑或疑点,刘金萍都会及时写在笔记本上,待第二天向老教师请教,这也为刘金萍日后的教學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讲台下走到讲台上,看似只有一小步,但其实中间的距离很远,这是完成从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这对于我们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挑战。”刘金萍说道。

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刘金萍大胆创新,搜集本地裕固族语歌谣童谣,并融入课堂教学,让裕固族文化再次走进孩子们的视野,不仅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民族文化,也培养了他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在刘金萍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最美的。这样的认同,不是放任,而是充满爱的包容。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刘金萍就觉得很快乐。至今,她依然能回忆起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景,那一双双明澈的眼睛,一张张懵懂的小脸,坚定了她未来从教的信心和勇气。

勇于钻研严谨治学

“有思想无经验则空,有经验无思想则盲。”作为一名教师,刘金萍十分注意研究孩子们的心理、思想及性格特点,学习现代条件下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对此,她还积极参加了市县教育局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班,认真听取了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心理辅导的系列讲座,并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积极运用于实践。

刘金萍深知:“良好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引导功能。”因此,刘金萍虽然工作繁杂,但始终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放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于学生的学习,刘金萍重视研究后进生的心理素质,帮她们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请好辅导教师,谆谆教导犹如春风化雨,不论是学校树荫下的师生谈话,还是上门与家长的亲切交流,刘金萍的身影总是伴随学生左右,这让刘金萍不仅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与爱戴,也获得了家长及同事的认可与支持。

“刘老师性格热情开朗,工作上认真负责,她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生活上与同事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在师生的眼中,她是一位常以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好老师”。曾经与刘金萍共事的教师张慧兰说道。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95年9月,刘金萍被调入肃南县皇城镇幼儿园任园长,从事幼教工作,由于专业对口,她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得游刃有余,培养了一批批活泼可爱的合格幼儿,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1997年,刘金萍再次被调入肃南县职教中心,任幼师班的班主任工作,并承担全校的音乐课、舞蹈课和美术课教学,后又任艺术教研组组长。

刘金萍深知,要真正成为一位名师,课堂教学必须过硬。尽管学校艺术组工作繁多,但刘金萍仍能潜心于第一线教学工作,带头抓好教学“五认真”,坚持听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积极参加省、市、区及校内教研活动,带头上公开课,积极实践探究性学习,深入钻研教材,重视每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刘金萍用情感因素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效果优良。在学校青年教师“五个一”活动中表现突出,在2002年、2003年甘肃省电力系统文艺汇演和张掖市职业教育舞蹈比赛中,刘金萍编导的《盅碗舞》《草原欢歌》《祝福吉祥》舞蹈分获省级二等和市级一、二等奖。

在刘金萍担任教导主任工作以来的五年时间里,学校教风好、学风浓、领导班子团结、同事之间也非常和睦,教学成绩逐年提高。有的教师教学工作出了丁点问题,刘金萍便会及时谈话,寻找原因,用情感管理老师,少责备,多关心,营造了团结、健康、向上的学校风气,获得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2018年,刘金萍被任命为肃南县幼儿园园长,对于她来说,脚下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幼儿园是我的目标。这里是个充满梦想的地方,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而我的快乐也来源于幼教梦想的一步步实现。”刘金萍说道。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刘金萍搭建学习、锻炼、展示的平台,建立教师考评、奖励激励机制。开展“五项技能”+信息技术+学科基础知识技能训练,依托学前教育网络教研室,在全县幼儿园实施骨干教师、教研员与青年教师“1+N”帮扶活动。

2019年,幼儿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将五大领域教学与蒙氏教育融入区域化教学中,将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让教学改革成果惠及每一個幼儿。并号召全体教师争做“具有个性、富有智慧、幼儿喜欢、家长满意、幼儿园放心”的学习型教师,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同时,落实“捆绑式”发展主体责任,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县学前教育科学化、专业化、持续化发展。

幼儿教师的工作细小繁琐,小班孩子初入园哭闹不止,老师一会儿给这个擦擦眼泪,一会儿给那个擦擦鼻涕,中班大班的孩子虽然生活能自理,可他们总有告不完的“状”,断不完的“案”。日复一日坚持着这一份工作,只为了听到孩子们来学校时那声可爱而又天真的“园长阿妈好!”这让刘金萍对幼教事业倾注的爱更加深沉而质朴。

在肃南县幼儿园,不少孩子的父母常年在牧业定居点,这对于教师来说,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而,如何做好对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协调等问题就成了刘金萍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

“我们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的班上,不仅有汉族的孩子,还有裕固族、藏族、土族、回族、蒙族的孩子,不同民族的孩子在一些生活方式上是有差异的,因而,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要在课余时间找他们了解情况,看他们在一起相处得是否愉快,然后给予学生相应的心理上的辅导和安慰,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学习。”谈及幼儿管理工作,刘金萍说道。

成功来自坚持,付出终有回报,刘金萍的认真与努力也得到了大批家长及同事的认可。“非常感谢幼儿园及各位老师几年来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和辛勤培育。孩子现已就读一年级并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节奏,这得益于幼儿园各位老师的精心培养,得益于幼儿园先进的办园理念和科学的保教管理办法,是这里浓郁的文化氛围,让身处其间的每一个幼儿都能聆听成长的拔节之音”,2020年毕业生姬凯迪的爸爸说道。

而在老师们眼里,刘金萍是一位“求真务实”的园长,“我第一次出现在刘园长面前时,刘园长对我说,知道以后面对你的是一群孩子吗?知道这群孩子的背后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你吗?从那一刻起,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让园长失望!”年轻教师汤晓燕说道。

三十载漫漫教学路,刘金萍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幼教事业,因为梦想,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收获。回顾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刘金萍感慨地说:“是可爱的孩子给了自己纯洁的心灵,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明天的太阳,无论身处任何环境,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就会一直努力、一直向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幼教的路上,刘金萍一路播撒阳光,一路散发花香,用人生的执着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南县阿妈幼教
阿妈叻嚒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阿妈的草原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阿妈 阿爸 嘎洒坝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雪域好阿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