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科技特派员:当好乡村振兴好帮手

2021-01-11 07:49魏叶堂山东省沂水县科技馆
中国农村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沂水县特派员农民

文/魏叶堂 山东省沂水县科技馆

沂水县金龙山优质蜜桃产业园全景

“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

沂水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农业农村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科技特派员工程、搭建科技信息“双通”工程服务平台,依托本县农产品资源优势,以重大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实施为手段,凝聚人才抓队伍,积极争取上级业务支持与技术指导服务,因地制宜精准选派科技人才奔走于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强助力添活力。

2010年沂水县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由沂水创建的“山东生物环保养猪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2016年沂水县农业机械智能化“星创天地”列入科技部第一批“星创天地”名单,山东省沂水县农业科技园获批建设和2020年通过验收。

沂水县蜜桃园

实施三大工程 助力科技服务能力提升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探索实施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学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实行分类培训、“菜单式”培训,通过与高等院校、农技站所等合作,建设好田间地头大学堂,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现场讲解相结合,手把手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生产管理技能,努力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200余期,现场指导8965余次,培训农民12万人次。

实施科技特派员能力再提升工程。坚持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围绕农业产业基础、科技特派员专业特点、服务对象技术需求等,按照“请进来、走出去”两路并行的办法,做好科技特派员能力再提升。一方面,与科研院所、高校农技专家、企业涉农技术人员等组建技术顾问团,为科技特派员开展业务知识、经营管理、创业指导等培训;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已累计培训2.5万人次。

实施科技服务信息化工程。将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农业”,搭建科技信息“双通”工程服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就能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把农作物病虫害、新品种长势、新技术推广效果等内容传送给相关专家进行解疑答惑,同时结合共性问题录制专题技术视频,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方便农民群众自我学习,实现即时沟通交流,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提供科技服务56.5万人次,发布科技信息83.5万条。

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科技服务成果显现

推广了一批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技术优势,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先后推广应用生产先进技术138项、引进新品种132个。科技特派员冯涛成立山东沂水食用百合研究开发中心,是省级百合科普示范基地,通过对近200种杂交百合品种研究,筛选出食用百合优质品种12个,发展百合种植基地1000亩,年实现产值800万元。针对流转后农民失地下岗情况,将有意到基地工作且具备相应劳动力的吸纳为基地员工,让失地农民变成基地工人,目前有固定员工60人,按照不同岗位,每人每年有6000~10000元的工资收入,让沂水大百合开出“致富花”。

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能人。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新创业,将科技特派员队伍打造成科技致富“传播者”和“带动者”,目前,全县实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项目30项。科技特派员王娜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代表,其生物环保养猪项目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闯出了一条当代大学生创业新路,引导周边30余户养殖户共同养殖,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养殖户年增收2万余元。

打造了一批专业合作社。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民发展家庭农场,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业由增产向提质改变。目前,全县科技特派员创办、领办、协办专业合作社9个,其中,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金龙山合作社按照“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化”种植要求,生产出的“百桃”牌有机蜜桃,通过中国、欧盟、美国三大有机认证,被评为齐鲁放心果品品牌。

夯实科技特派员工作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政策保障

沂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技事业发展,专门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技特派员工程领导小组,列入“125”工程,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探索解决农业产业技术难题、瓶颈问题的新路径。

坚持制度先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实施四大示范工程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意见》《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在人员选派、职责定位、岗位晋升、福利待遇、表彰奖励、量化考核上予以明确,构建起立体全面的工作机制,解决了科技特派员后顾之忧,确保科技特派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得实惠。

在经费保障方面,县财政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用于科技特派员生活交通补贴、学习培训、项目补助等,激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实施重大农业科技产业项目,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

几点启示

坚强的组织领导与严密的制度体系是决定科技特派员工程成效的保障。领导的重视、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措施,有效的激励,是激发科技特派员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基础保证,是提高科技特派员服务创新创业热情,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沂水县立足农业产业优势,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全力打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这场攻坚战,获得“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科技部第一批“星创天地”创建单位,张学满同志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只有搭好科技特派员与广大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技术优势,鼓励其参与科技项目,创办、领办、协办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和涉农企业,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科技兴农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选好“洋先生”与培养“土秀才”科学结合是决定科技特派员工程成效的基础。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只有将科技特派员选派和培养本土人才结合起来,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针对上古村土地贫瘠,村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实际,科技特派员高兴永通过深入调研论证,提出发展优质苹果的思路,并帮助村里制定了林果发展规划。为提升群众种植技术,先后举办果树培训班、邀请专家下乡指导123期、发放各类明白纸1.2万份,培训农民7600人次。如今,上古村种植果品面积5000亩,年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人均达2.71万元。上古村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只有人才振兴了,乡村才能振兴。科技特派员工程开展和人才培养必须立足本土,结合实际,以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原则,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

沂水县尹家峪田园综合体

增加优质产品供给与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是决定科技特派员工程成效的关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推动农产品由生产增量向品牌经营转变,更好以品牌建设引领推动乡村产业质量变革,是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对山东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来说,科技特派员张学满是一位关键人物。张学满利用自身专业知识,通过打造“山东高山绿茶”品牌,将蒙山龙雾茶打造为山东省知名品牌,先后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有机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品牌”“山东省茶业十佳品牌”等荣誉称号,“蒙山龙雾”品牌价值2.09亿元。蒙山龙雾茶的成功表明,在新形势下,人们对产品的品质有了更高要求,农业发展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量取胜,而应把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首位,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要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的选任,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骨干作用,在构建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上持续发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品牌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兴”。

沂水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出来一条特色农业科技致富之路。在科技致富过程中领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实现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的“互利共赢”,农民获得技术、得到实惠,特派员得到锻炼、成长,有了施展技能的舞台,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沂水县特派员农民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浅析沂水油顶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山东省沂水县东土沟钛铁矿矿床成因浅析
多措并举依法履职 不断提高档案依法行政水平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