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用电安全管控

2021-01-11 00:47王运辉
化工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保护器漏电电工

王运辉

(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津 300456)

0 引言

随着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国内大量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开展。如何高效、安全地完成石油化工建设目成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的较多的人身伤亡事故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而在工程项目中发生触电经常会直接造成人身伤亡,是典型的恶性易发事故,因此备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临时用电在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中造成死亡的事故发生率非常高。触电事故与其他事故相比较,具有隐蔽性,不易发现,但事故十分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后果十分严重。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 V,安全电流为10 mA。一般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大于25 mA时人体就很难摆脱。50 mA时对人体就有生命危险。随着流经人体电流维持时间的延长,使人体发生心室震颤,甚至心跳停止,大概2~3 min,就可造成人员死亡。因此,对人员触电的应急救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在石油化工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用电范围大、线路铺设复杂,如电缆线直接搭设在脚手架上、金属结构上,不能严格按照管理规定落实临时用电的各项检维修工作,用电负荷过载等导致触电事故或者火灾发生。显然,探析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用电与工业和生活用电的区别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施工用电多为临时铺设,变化频繁;(2)施工用电大多为室外,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3)施工用电受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施工现场出现的用电安全事故较多,是建设工程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之一。

2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用电常见隐患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作业人员多,用电设备点多面广,作业面存在垂直交叉,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和用电设备等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导致触电事故的因素主要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体现在电缆线路破损老化、配电箱未设置漏电保护器、配电箱重复接地失灵等。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电器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TN-S系统要求进行电缆铺设,电气维修等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缺失、电缆架空高度不足、使用螺纹钢筋做接地极、未断电进行作业、电缆直接搭设在金属结构上,配电箱一闸多机等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电气维修时无人监护,未悬挂禁止合闸标志,非持证电工操作、应急措施不够完善、无正确的处置程序及措施等。

2.1 保护零线设置不当

在现场安全检查中,发现施工用电隐患最多的类别就是保护零线设置不当。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用电主要为TN-S系统,保护零线不允许有断开处,否则设备漏电时,不能构成单相回路,电源不能自动切断,漏电保护器不动作,导致接零设备缺失保护,或者导致其他接零的设备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在相关规范明确要求,专用保护线必须在首末端和中间处做重复接地。在检查中,往往存在电缆线缺少保护零线,保护零线未连接端子排上,保护零线串联接入、金属设备外壳未做保护接地等。

2.2 漏电保护器管理缺陷

现场漏电保护器管理缺陷主要体现在部分现场三级箱使用不具备漏电保护功能的开关;设备从漏电保护器上端引线,未经过漏电保护器;三级箱选用动作时间大于0.1 S,额定动作电流大30 mA的漏电保护器;潮湿环境使用动作电流大于15 mA的漏电保护器。以上种种隐患,导致了漏电保护器使用错误,人员触电时,不能及时动作,从而发生严重的触电事故。

2.3 配电设置不符合规范

现场配电箱设置、电缆铺设、漏电保护器设置等与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不相符;配电箱老化,高度设置不足;配电箱不满足“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使用原则,一个漏保控制多个用电设备;配电箱引线不规范,直接从箱门处引线,导致箱门挤压电缆,无法关闭[1]。

2.4 非持证人员操作电气设施

检查中存在非电工人员私接电源线现象,非持证人员对电气安全知识不了解,往往极容易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2.5 电缆管理缺陷

电缆线路直接铺设在地面上,人员踩踏、车辆碾压,极易造成绝缘外皮破损,造成触电事故发生。电缆过路处埋深不足或架空高度不足,易引发电缆碾压破损漏电和车辆刮断电缆事故。电缆线路直接搭设在脚手架或钢结构上,未采取绝缘防护措施,易引发金属大面积带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2.6 电工日常巡检流于形式

检查中往往配电箱存在隐患,但电工日常巡检无视隐患,不能严格履行安全职责。

2.7 使用国家淘汰、禁止用电设施

现场检查中,经常发现现场使用倒顺开关,使用国家淘汰的闸刀开关等。

3 施工安全用电隐患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缺少健全的岗位责任制

在检查中,各现场几乎都设置的岗位安全责任制,但是往往责任制内容不健全,无专人来落实,导致现场管理人员和电工责任心不强,管理混乱。

3.2 教育和培训落实不到位

人员入场后,大部分未接受过用电安全培训,即使面对隐患也认识不到,缺少电气安全防护意识。即使专业电工,电气安全技能也不高,对用电安全规范和标准陌生。

3.3 缺少健全的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现场往往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用电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未严格落实用电安全检查、维修制度。未严格按照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要求开展工作,未及时对接地电阻、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测,未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2]。

4 施工用电隐患解决对策

4.1 用电作业前准备

在项目开工前,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并按审批后的方案布设电气线路和设备。施工前对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对相关人员组织安全技术交底;编制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配备齐全各类应急保障。

4.2 做好作业人员施工用电安全培训管理

电工是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的电气作业直接参与人员,他们是施工用电安全的直接影响人员。因此必须强化电气作业人员的用电安全技能培训,提高用电安全意识。在培训中,要着重讲解电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流程以及标准,严格落实电工持证上岗,开设考核制度,不具备能力的电工严禁入场。这样既可以保证电工掌握必要的用电安全技能,又能将电气安全的相关标准牢记于心。此外,对施工用电的安全知识也要给一线员工做好普及工作,全面提升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

4.3 建立临时用电设施验收管理

临时用电设施必须严格执行验收管理程序,必须经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电气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留存验收记录。定期对接地电阻、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留存检测记录。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3]。

4.4 建立安全巡查机制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定期的用电安全巡查机制,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专项检查,严格落实隐患闭环管理,定责时间、定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4.5 提高电工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电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形成培训与考核结合的方式,同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定期对电工进行安全考核。

4.6 完善临时用电管理流程

项目现场必须设立临时用电管理机构,并配齐管理人员及电工;电工必须要持证上岗,配备齐全绝缘防护用品,且在有效检验周期内;施工用电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必须有电工进行,并有专人进行监督;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与现场实际相符;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系统,严格落实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要求,临时用电设施进行维修时,必须断电,并悬挂或张贴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监护人;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和电工要定期对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项要及时组织整改,并做好记录;定期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测,并留存记录。

5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这些隐患都会大概率造成触电事故,产生严重的后果。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电工等有所启发,预防和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控制、降低和消除临时用电带来的安全风险,对管理流程和预防措施的不断完善,杜绝触电事故发生。强化风险管控,将临时用电管理关卡前移,才会从根本上提高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猜你喜欢
保护器漏电电工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浪涌保护器的运用
智能冗余断相保护器的设计与完善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锅漏电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行李厢灯漏电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