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蛋公鸡马立克氏病的诊疗及其鉴别诊断

2021-01-11 10:31李学达
山东畜牧兽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法氏囊月龄公鸡

李学达

(山东省莒南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山东 莒南 276600)

经马立克氏疫苗免疫的鸡群,由于环境因素、其他病原体感染、免疫抑制、疫苗因素、免疫的时间、免疫程序等多种原因,当鸡群受环境中马立克氏病毒侵袭时,仍会有部分鸡感染马立克病毒而发病,近几年来,临沂地区蛋公鸡饲养量和饲养规模不断增加,虽经马立克疫苗免疫,鸡群患马立克氏病毒病时有发生,本病由于具有早期感染,后期发病和发病后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特点,所以危害性很大,做好马立克病的预防工作尤显重要。

1 临床症状

莒南县某养殖户饲养10 000只蛋公鸡,70 d左右,鸡群采食量开始减少,部分鸡冠肉髯发育不良、苍白或萎缩,个别鸡病鸡缩头呆立,羽毛蓬松,部分体重明显减轻,有的鸡排出粘性白色稀便,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大群精神状况尚可,用抗生素治疗3 d,鸡群发病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2 剖检情况

通过解剖发病明显的鸡只,胸部肌肉明显瘪瘦,胸骨明显突出,肾脏肿胀瘀血,有的表现为花斑肾,脾脏肿大瘀血,个别鸡只肝脏表面有米粒大至花生米大的白色结节。

3 诊断治疗

3.1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诊断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毒。

3.2 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在鸡群中发现马立克氏病患鸡,要立即对其进行扑杀并且采取深埋的处理措施。用戊二醛消毒液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彻底的喷洒消毒,饲料中多种维生素的用量应该适当的增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3 % 的强力霉素粉,防止继发感染。

4 发病原因

由于蛋公鸡育肥都是农户分散饲养,采用传统饲养模式,管理粗放,卫生状况、防疫条件差,无法做到全进全出;马立克氏疫苗的免疫时间、疫苗质量难以保障,大大增加了马立克氏病毒的防控难度,容易导致鸡群马立克氏病毒病的发生。

4.1 免疫接种

蛋公鸡是蛋鸡的鉴别公雏,价格便宜,根据养殖户要求注射马立克疫苗,免疫时间比母雏晚,有的经销商运回家后再进行马立克疫苗注射,使用的马立克氏疫苗价格便宜,疫苗质量难以保障,从免疫接种的时间和免疫使用的疫苗来看,免疫效果难以保障。

4.2 饲养管理 蛋公鸡育肥一般都采用简易大棚饲养,管理粗放,鸡舍氨和二氧化碳超标,生长环境条件差,病菌传播快,鸡群很容易发生球虫病和呼吸道病以及其他病毒性疾病,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低下,当环境中存在马立克病毒时,就会引起鸡群感染而发病。

5 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5.1 保障疫苗质量

选择质量好,免疫保护率高的马立克氏疫苗,以免影响到马立克病的免疫效果,并对鉴别好的雏鸡及时注射马立克氏疫苗。

5.2 切断传播途径

首先要重视孵化室与育雏鸡舍的消毒,防止雏鸡马立克氏病毒早期感染,同时定期带鸡消毒,防止鸡群内部相互感染。

5.3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鸡群的生活条件,增强鸡体的抵抗力,对预防本病有很大的作用。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差或某些传染病如球虫病等情况,往往是诱发马立克氏病毒感染的重要因素。

5.4 减少应激因素

鸡群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如词养条件差、寒冷、过热和拥挤等的影响,就会抑制机体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导致疫苗效力下降。

5.5 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不同日龄的鸡混养于同一鸡舍,鸡群内不同批次的鸡免疫不一致,抗体水平不同,很容易造成鸡群内交叉相互感染而发病。

6 与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6.1 鸡传染性法氏囊

体温都升高,走路摇摆,步态不稳,减食,低头,翅下垂,脱水等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一月龄左右鸡最易发生,常见病鸡自啄肛门周围羽毛,并出现腹泻,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化脓,囊壁增厚,质硬,外形变圆、呈浅黄色,或黏膜皱褶上出血,大腿侧肌肉条状出血。

6.2 鸡淋巴细胞性白细胞病

鸡群都表现为精神委靡,食欲不振,腹部膨大,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鸡4月龄后发生,6~18月龄为主要发病期,法氏囊出现结节性肿瘤,但不表现神经麻痹和“灰眼”症状。鸡马立克氏病大多发生于2~5月龄,内脏型经常引起法氏囊萎缩,个别病例法氏囊壁增厚,但无肿瘤。胰脏发生肿瘤时,一般表现发硬,发白,比正常稍大。

6.3 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

精神委靡,食欲不振,消瘦,冠、髯苍白等临床症状,伴有法氏囊萎缩,有内脏结节性增生等病理变化。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鸡生长停滞,羽毛生长不正常,法氏囊滤泡缩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萎缩、充血、出血、水肿。

6.4 鸡脑脊髓炎

二者均有共济失调、双肢麻痹、脱水、消瘦等临床症状,剖检均可见神经病变。鸡脑脊髓炎表现为雏鸡出壳数天即陆续发病,常见以跗关节着地,头颈部震颤,眼晶体浑浊、失明,脑血管充血、出血。

7 小结

蛋公鸡发生马立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疫苗的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其他病原体的感染以及马立克超强病毒的存在都会导致马立克病的发生。由于马立克氏病毒病具有早期感染,后期发病和发病后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特点,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为减少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应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养鸡环境与卫生消毒工作,减少应激因素,预防能引起免疫抑制疾病的发生,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一旦开始育雏,中途不得补充新鸡。

猜你喜欢
法氏囊月龄公鸡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两只公鸡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