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对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启示

2021-01-11 23:57黄若梅丁观秀郭晓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黄若梅 丁观秀 郭晓蓓

摘要:北宋张载基于社会现实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待“民胞物与”,这个伦理观点对如今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文中以秦巴山区为例构建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

关键词:民胞物与;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

“民胞物与”思想的提出由来已久,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引人深思,而且这个思想的提出不仅对当时所处时代起着重要作用,对现如今秦巴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民胞物与”的背景及其含义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他的思想理论来源于先秦以来的儒学思想,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民胞物与”是他提出的重要伦理观点。当时的北宋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出现了各种社会状况,内部矛盾增加。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治理国家,边疆危机也在加深,民族矛盾尖锐。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他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伦理观点,用来化解社会矛盾。

“民胞物与”出自《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为天是我的父亲,地是我的母亲,我这小小的身躯处在这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坤地之气,就是我的形色之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万物以成其变化的,就是我的天然本性。人民百姓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是我的同类。“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思想正基于乾坤是宇宙创生与造化万物的根源之性。“民胞”意为人民百姓是我的同胞,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分阶级和地位,都应该承担伦理责任,平等地对待所有人,人与人之间相处融洽相互关爱便是平等的体现。“物与”意为世间万物是我的同类,指的是平等地对待世间万事万物,遵循人和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不去破坏和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困境及内在因素

秦巴山区地跨六个省市,主体位于陕西南部地区。早期的秦巴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不足,这限制了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发展较为缓慢。清代以后人口增加较为迅速,人们开始大范围地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各种生态伦理问题开始显现。从伦理学的利益和道德关系问题出发可以得出秦巴山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生态伦理困境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从利益层面看表现为利己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劣根性,利己主义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利己主义指的是把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准则的道德原则,为了一己私欲不顾他人的发展。在秦巴山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度曾为了发展创建了不少企业和工厂,而这些企业和工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急于谋求发展,为了利益不顾一切,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不顾以后的发展。在没有其它外力约束的状况下,为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赢得在利益竞争中的胜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人为了私欲而不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第二,從道德的角度看表现为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自古以来农民都对土地有着依附感,把土地看作是可以予取予求的资源宝库,基于这样的思想他们极少关注“民胞物与”中关于生态伦理的思想,只想利用自然资源获得经济效益,继而无止境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尽管他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对土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系统具有感情寄托,但是在选择生存发展和经济利益时,仍然想去征服自然,选择了牺牲生态环境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在思想上存在着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念长期占据在他们的思想中,这种价值观念存在着一定的错误,正是这种观念上的错误导致了秦巴山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变得落后。

三、“民胞物与”对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张载“民胞物与”的观点,在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因素制约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对于遏制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而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做法,对秦巴山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

从“民胞”的角度来讲,人们自身应该转变生态伦理观念。首先,改变利己主义观念,用道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全人类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利己主义只会更加的分化这个共同体。在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不能进行恶意的竞争,不能“唯财富论”,要兼顾他人的利益,在与人相处时不以利益为先。秦巴山区的人民要主动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不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其次,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态伦理行为习惯,约束自己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把自身利益与生态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避免将利己主义带入生态环境发展中。

从“物与”的角度来讲,首先,应该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秦巴山区想要长远的发展下去,就要尊重自然,对自然怀着敬畏之心,不以人类为中心,平等地对待自然,对自然进行保护。其次,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党中央在生物多样性峰会中提到“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这说明要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不能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利用生态伦理观念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平衡点。

小结:

“民胞物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秦巴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只是一个缩影,对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蕴涵的人、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价值理念与社会理想具有历史进步性与当代性价值,时代的发展呼唤对其题旨的深度开掘。

参考文献:

[1]吴凡明.张载“民胞物与”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9(09):1–5.

[2]刘学智.民胞物与[N].光明日报,2018-01-1(001).

[3]郑善文.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理学语境及时代价值[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7,37(2):85-90.

作者简介:

1.黄若梅(1999.11-),女,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2.丁观秀(1999.03-),女,汉族,江西省赣州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3.郭晓蓓(1984.01-),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
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
古丈毛尖制茶工艺的调查报告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的意义
浅析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