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乐器音色组合主观偏爱研究

2021-01-12 01:01夏奇利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夏奇利

摘要:音色就是我们常说的音品,其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但能够被人们加以利用制造出不同种类的乐器,而且还能利用乐器,进行优美且动听的音乐演奏。从弹拨乐器的角度而言,可分成两种音色:其一指代乐器本就具备的音品,即乐器音色;其二是演奏中获取的音品,即演奏音色,本文将通过弹拨乐器的音色组合角度切入,利用主观评价实验的手段来阐述弹拨乐器如何实现合奏时音色上的高度匹配性,还对影响弹拨乐器音色组合偏爱度的因素加以说明,以期能够研究出主观偏爱中乐器组合模式。

关键词:弹拨乐器;音色分析;主观偏爱

引言

随着对民族管弦乐队交响性的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推进,其已成为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探索领域之一。弹拨乐器是我国民族乐器当中最具特色的乐器种类,通过研究其音色组合,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器乐交响性探索的有效性。

一、弹拨乐器及其音色组合论述

中国目前所拥有的弹拨乐器种类,是高居世界榜首的,这些乐器不仅仅以演奏作用而存在,同时在地位上,其亦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我国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的种类繁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无论是在民间的演奏乐队,还是地方戏曲戏剧乐队、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当中,都广泛应用到这些弹拨乐器。乐队合奏当中,弹拨乐器能够独立形成一个“组”,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乐队中,这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同时这也是区分民族管弦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最鲜明的特征,其自成一个体系、规模庞大,成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乐器本身的不断发展改革,再加上作曲家还有演奏家们持续努力的探索,事实上,民族管弦乐队当中,弹拨乐器演奏已经构成一组音域宽广、音区衔接、音色多样并且表现力的丰富的乐器。现阶段,从演奏形式上分析,我国弹拨乐器大体上能够划分为三类:第一种,抱握弹奏乐器,此类乐器常见的有琵琶、三弦等; 第二种是平直弹奏乐器,常见的有古筝、古琴等;第三种即为打弦乐器,如扬琴等。 类型丰富,乐器众多的弹拨乐器,在组合形式也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来说,民族管弦乐队中,运用弹拨乐器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利用利用旋律结合的方式。其二是利用和声结合的方式。其三是混合结合方式。在下文的阐述中,主要围绕利用旋律结合的方式来先来说明,该方式侧重于用对乐曲的旋律声部进行演奏,乐器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同度、八度或双八度等结合模式呈现出来。

二、利用实验强化研究科学性

通过选取和组合不同种乐器,以此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行,主要选择的乐器有柳琴、琵琶、扬琴和大阮。组合方式有柳琴和琵琶、柳琴和扬琴、扬琴和琵琶、扬琴和大阮、琵琶和大阮五种方式。通過利用录音棚,其声学环境更加满足实验的需求,同时以高素质的演奏人才来获取和记录五组信号。为了防止实验结果会因为监听声压级造成干扰,因此,在监听环境上同样可选择实验信号录制时应用到的录音棚。

对于实验的评价术语应用同样要加大重视力度,因为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主观感受和乐器音色组合偏爱度两者交所存在的关系研究,因此,评价语言在应用上,要最大可能地将每种乐器所具备的音色特征客观反映出来,这样更有利于评价和判断。因此,其所涉及到的实验术语主要维以下几种:第一,混响感的丰富性,其所指代的是室内任一界面反射出的直达声所引发的增强和烘托作用。第二,颗粒感是否清晰、明快和清脆,这主要分析不同音之间在分断时是否干净利索,每一个相继音符出现时,能够清楚辨析,演奏过程中产生的音轻快而又有弹性,而又不失独立性,在这过程中又能具有连贯性。第三,融合度,需要音响间相互交融搭配协调。即实现音响的整体融合,具有整体感,进而构建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我国常见的民族乐器中,古琴和箫两种乐器的组合、琵琶和三弦两种乐器组合。尽管这两组乐器在发音原理上差异性比较明显,但是两者相结合听起来相对协调。第四,丰满度,主要辨别其乐声是否厚实、圆润。关注声音从丰满圆润到干瘪的属性,声音丰满表现出来的特征是厚实、圆润,并且具备充分的中、低音频。高频适度,听觉感受较舒适温暖、有弹性,反之则显得单薄和干瘪。第五,明亮度,其音域比较明朗,而且中高频比较清晰充分,主要关注声音从明亮到灰暗的特征,音质越是清晰明朗,其声音给人的听感越加明亮,声音比较暗哑无光彩,那么就会觉得灰暗。一般高、中 音相对充分,整体声音的明亮度较好。最后就是偏爱度,感觉上达到最好、最喜欢的程度。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影响弹拨乐器的音色组合偏爱度的最主要两个因素为“混响感”和“颗粒感”[1]。

而对于实验所用的评价术语并非具备完全的独立性,部分评价术语可能会掺杂一些主观感受,但其侧重点不同,例如:混响感能够对丰满度产生影响。并且所采用的评价术语大多只针对其中一种或两种乐器。如:扬琴的混响感,柳琴的颗粒感,大阮,大阮的丰满度,柳琴、扬琴的明亮度等。同时,在实验中,音色偏爱度还与个人的听音习惯、文化背景的具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可进一步对参与实验的人员的听音习惯、文化背景进行问卷调查,降低因这些因素对实验研究产生的干扰。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弹拨乐器音色组合正处于初步探索时期,这也意味着,缺乏相关理论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来加以论证。随着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的不断推进发展,弹拨乐器在民族器乐交响性层面上也将越发深入。

参考文献

[1]孟子厚,赵凤杰,民乐片段混响感主观偏爱度的初步试验[J]应用声学,2007(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