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2021-01-12 01:01谷辉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双减

谷辉

摘要:实践作业是指利用付诸行动的有意识社会活动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应用,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和升级;符合双减政策对小学低段数学作业的要求,即不布置书面作业,多应用层次型实践型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将实践型作业与双减精神融合在一起,更可以突出小学低段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应从作业目标、作业过程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双减;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低段数学教师虽然认可实践作业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反馈作用,但在综合考量小學生的年龄层次特点、知识基础之后,往往还会设计书面型、重复作业,较少科学安排实践性作业;在实践过程之中也不会渗透如数学思想类的内容,仅是利用动手操作这一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在学生完成实践过程中,教师较少参与,较少指导,只是对作业结果进行整理性评价,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限有限;教师也不会针对实践作业结果进行积极反思。一系列问题使得实践作业的积极效果不能落到实处。

一、小学低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原则

(一)发展性

发展性原则是指实践作业要能够帮助学生顺应着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提高与延伸。

如要求学生给铅笔盒设计包装纸,学生则需要认识铅笔盒是怎样的图形,还要利用学过的测量和长度单位等内容进行准确的测量、计算、绘图,在实践中,在生活化的氛围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延伸和发展。

(二)科学性

科学性原则是教师要做到实践作业的内容合理,不违背学生的认知水平、规律,不设计过难的拔高性实践作业,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业,完成作业,能够推动知识的个人形成。

如请学生利用皮尺来测量家居环境中的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进行仔细记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这一实践作业与一二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数据收集整理、图形认知、量一量比一比、长度单位等相关知识都有适切性,学生较易操作。

(三)选择性

选择性原则是指设计实践作业的不同层次,体现难度和作业量的层次划分,让学生挑选自己必须完成和选择完成的不同作业内容进行实践操作,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如让学生总结课时所学内容,部分孩子善于用数学符号,可以让其形成文字+数学符号的总结型作业;而部分孩子的图画能力较好,则可以尝试用图画+文字等流程式方式进行表达。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强化作业目标

教师要先向学生明确完成该次实践作业的目标是什么,如是要记忆知识,是要应用知识,是要将其整理在一起来体会数学思想等等;并制定与作业完成目标具有相关性的层次性作业,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清晰的目的,有为之付出的知识和能力[1]。

如让学生以两组为单位完成课后作业,一人蒙上眼睛,双手触摸不同的图形材料进行描述,另一人背转身,猜测这是什么图形,或这是什么样的物体。教师应当明确在完成此次实践作业时两名学生都需要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想象画面连接在一起,通过动手操作给到不同事物、图形的数学定义,通过二人合作整理出课上所学知识,培养空间几何思维。学生在目标的带领之下会明白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运用数学语言,而非无限制的天马行空的进行描述,有了核心作业目标,实践更有方向性。

(二)重视思想渗透

在实践作业中,教师也要进行数学思想的基本渗透,虽然低段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稚嫩,但却可以通过实践形式。利用建模、推理等方式逐步培养。教师要能够将符号、化规、分类等数学思想,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之上进行融合渗透[2]。

如在学习过认识图形相关内容之后,给学生布置简易拼搭的实践作业,请学生将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拼组在一起,看可以组合哪些不同的平面图形,自己是否可以为平面图形命名。既让学生直观观察、了解正方形,又可以在联动操作中探索图形组合在一起的规律,渗透进有关于转化数学思想的内容。

(三)落实分层实践

教师还要设计难度和内容具有差异性的分层实践作业,考量到不同学生的思维特性,促进其挖掘个人学习潜能,解决实际问题[3]。

如布置合作型小组作业,题目是一二年级学生要乘客车出行,红色客车限乘59人,蓝色客车限乘60人。一年级学生共有105人,二年级学生共有133人,能否保证同一个年级学生坐在同一辆客车上;如果可以,应当怎么进行安排?小组同学设计实践解决方案,学习思维较好的学生可以给出推论式思考结果,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从具体运算中给出实践解题方案,每一名学生都选择了自己较为拿手的解题思路,再将各解题结果进行汇总,充分激发学生在组内学习的能动意识。

三、结语

在双减背景之下布置低段小学数学的实践型作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能力水平,又可以带动其数学思想的发展。教师要坚持发展性、科学性、可选择性的主体型设计原则,帮助学生在明确的作业目标带动下巩固知识,学习数学思想,并在分层次完成实践作业中体会学习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能动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进行评价与反思,找到作业设计与作业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方法和策略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孔繁晶. 控量减负,创新增效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1.

[2] 庄睿. 丰富实践作业,发展核心素养——以小学数学高段拓展性实践作业设计的研究为例[J]. 2021(2019-22):35-36.

[3] 赖晓君. 数学回归生活--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类作业的设计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4):2.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双减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