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拓展作业的探索

2021-01-12 06:56张英杰
启迪·上 2021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张英杰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要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所以,我们就得精心设计好前置作业,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和学习的基础上,很好地领会和把握所学内容,做到先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走向实质,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传统的作业是老师“教的补充与强化”,其“形式单一,要求统一,答案唯一”,往往是在课堂结束时由教师统一布置,学生只能接受并按要求完成。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被忽略,其个体的智慧、情感、态度、创造和实践等极其重要的成长元素被冷落。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标是德育行为化,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与法治作业,进行拓展与创新设计。

拓展性作业的设计需要多樣性。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拓展,力求多样性、趣味性、实效性并存。

1.向教材拓展——趣味性作业的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我们学校不简单》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对学校产生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学生布置《学校探秘》拓展性作业,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商量探秘内容和探秘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在调查中学会合作,学会了有效的调查方法,并能够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多样的个性。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了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醒了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乐趣中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前拓展作业,向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要点,让他们通过查看、搜集、观察等活动,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在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表现自己的道德行为,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触动,在情绪上有感染,在情感上有体验,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向生活拓展——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新课标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优化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环境,努力进行实践活动,拓宽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时,我在课堂上通过欣赏植物、交流喜欢的植物,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奥秘,让他们对植物有了亲近感。在充分交流了学生心中的植物后,教学并没有戛然而止,课下我给学生布置种植《一粒豆子》,并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管理它们,并用图画日的方式,记录豆子的成长过程的作业,把课堂延伸了下去,让学生在管理与记录“豆子成长日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植物生命的奥秘,也懂得了植物的生命同样需要呵护。

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并不是探求知识、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的停止,更应是一个新的生活的开始。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性作业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向课外扩展延伸,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让学生们通过亲身经历得到真实感受,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引领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生活。

3向学科拓展——自主作业的设计

作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以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过渡。因此,我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性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5课《我和老师的故事》时,我的设置的作业是“可以用绘本的方式把与老师之间的故事画出来,写出你的感受或者用你的文笔把故事写出来,可以要配图修饰一下”。 让学生自由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擅长选择作业,这样的作业融合了其他学科,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这种以擅长方式完成的拓展性作业,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向学科拓展的作业有很多,比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学习的快乐》后,让学生搜集并摘录学习名言,制作书签,激励自己不断学习。在学习了一年级上《拉拉手,好朋友》后,向学生推荐阅读《小羊和蝴蝶》《好朋友》等绘本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能了解到朋友之间要懂得尊重与宽容,学会朋友间的相处方法。这样的作业向学生补充了书本之外的营养,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真、善、美的力量。

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亟待转变,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新理念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有趣,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作业观,

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改善,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发展。愿道德与法治的拓展性作业与学生一起成长。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