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纪实与反思

2021-01-13 20:43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时代同学建设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孙 旭

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第27课。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梳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史实。

2.能够通过不同角度的史料分析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遭遇挫折的原因,并对此做出唯物主义的解释。

3.感悟这一历史时期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带来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史实、相关成就、探索建设历程中曲折发展的原因。

2.教学难点:分析影响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发展的因素。

教学过程:

师:各位同学,前一段时间学校历史组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时为筹建我们哈三中历史博物馆,开展了共和国老物件征集以及国史与家史的调查问卷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鼎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给大家展示几个征集上来的老物件,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在当时用来干什么?

生:粮票,是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产物。

生:宣传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

师:说得对,这些老物件真实地反映了在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中国的探索又经历了什么?这二十年间中国人的奋斗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又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穿越回那个年代。

1.回望

师:上节课我给大家留了一个整理作业,要求结合教材与大事年表整理上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历程,从作业完成中能够看出来同学们基本都梳理清楚了事件的时间顺序,并且展现方式多样,有些同学还注意了对史实进行区分并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说明同学们的创造性和设计意识是很强的。我从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分享,先来看一下这位同学的设计成果,请她跟大家说明一下为什么这样设计?

(该生阐述其整理作业的思路及完成过程。)

师:我觉得她的设计最值得注意的是史实整理很细致,事件之间的关联梳理很清晰,而且对一些重要历史节点的事件做了很明确的标注。我们再来看第二位同学的,还是先让作者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该生阐述其整理作业的设计意图。)

师:这份整理最大的亮点就是他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时间段,让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不同时间段的探索发展情况。还有这位同学的,她将这个时期的探索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板块进行整理,也很清晰,只不过整理的稍有些简单,要是能在细化一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班级同学整理的成果,这位同学自己设计了一幅示意图,将其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用曲线的方式来表现探索的趋势,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老师在这里也希望大家以后在完成同类型作业时能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二十年的探索过程很艰辛,有成就也有失误,成就主要是在开头和结尾,失误主要出现在中间阶段,这正呼应了我们本节课的标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说到这里大家不禁要问是什么影响了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呢?下面我们就来系统的探究这些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发展的因素。

2.探究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相关资料。这是我设计的一份关于50—70年代的调查问卷,针对学历、家庭生活状况以及对当时国家重大经济、政治活动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共下发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33份,接受调查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家庭情况和社会背景也都不尽相同,另外我还根据调查结果编制了一份50—70年代中国人的群体档案,希望这些材料能够拉近大家和那个时代的距离。下面请大家根据我们掌握的知识和史料,共同探究影响1956—1976年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曲折发展的因素,大家可以边阅读边和你周围的小伙伴共同探讨。在探讨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调查的范围仅限于同学们的家庭成员,大多同学的家一直在城市,所以这个调查问卷不能做到一比一的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在利用资料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这一点。

(学生阅读材料,合作探究)

师:哪位同学向大家阐述一下你探究的结果?

(学生回答具体的原因,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曲折和发展的原因,需要提示学生从曲折和发展两个角度看待问题。)

生:受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中央对国家建设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快,而且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也发生了变化。

师:当时的左倾错误思想只是由于中央决策者们认识的错误导致的吗?普通民众持怎样的态度?

生:从上到下都急于改变中国长期落后的历史局面,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绝对信任,且有一定程度上的盲目个人崇拜。

生:国内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国际上受冷战形势的影响。

师:当时党内是否有质疑的声音呢?

生:周恩来等人反对了,但是效果不明显。

师: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说明了在当时的中国民主政治还不是很完善。

师:同学们都是在分析遭遇曲折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的话,在这二十年的探索中我们也曾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为什么出了这么多的错误我们还能取得那么多的成就?

生:部分领导人对正确道路的坚持使得政策及时调整,民众虽然遭遇了因国家政策的失误而带来生活的困难,但是他们丝毫没有减少对国家建设的热情。

师:说得对,虽然党和政府出现了错误,但是我们的民众依然愿意相信他。正是这份对国家的热情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充分信任,才得以让我们在如此艰难的岁月中依然可以取得伟大的成就。

师:同学分析了很多,大家既分析了我们遭遇曲折的原因,也分析了我们为什么能取得那么多的成就。所以综合来看,国家政策的制定、建设的指导思想、领导人对如何进行探索的认识、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对国家政策的态度、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历史的传统和现实的国情等等,都是影响我们如何进行探索的因素,也正是因为在探索中我们受到了这么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才使得这一历程波澜壮阔,曲折反复。

师:关于这二十年探究的功与过,我们不想简单机械地罗列一些经济损失数据和成就成果。这些冷冰冰的数据不足以让我们能够感受那个时代探索的真正价值与意义。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认识那个年代的探索呢?

(展示感悟课件。)

3.感悟

师: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最了解你的,不一定是你自己,也不一定是你的爱人,有可能是你的敌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中国的头号敌对国家美国,他们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展示TIME杂志封面。)这是美国知名杂志《时代周刊》1958年、1963年和1972年的封面,请大家观察并思考,探索年代的中国在当时美国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生:贫穷,但是实力在不断变大;虽然歧视,但是却不敢轻视。

师:很好,分析的很到位。正如大家所说的,美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是变化的,从中国开始探索时期的恐惧,到逐渐了解中国探索真相后的嘲笑,再到中美关系不断亲近时期的客观对待,这一认知变化过程,正是中国探索发展有得有失的写照。中国是贫穷的,但是中国人的探索让国家的实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也许有些国家眼里的中国是另类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在国际上的无可替代。

师:在这次整理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我自己最感兴趣的是最后一个采访问题:在这二十年的岁月中,您最怀念的是什么?当翻看大家的采访记录时,里面的回答很令人动容。我们刚才也分析过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是极度匮乏的,但是在他们那一代人中间,并没有因为这一点而痛恨或选择遗忘那个时代。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会让经历了苦难的一代人念念不忘?

(学生讨论,发言。)

师:那是一个贫穷的时代,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很富足;那是一个因国家政策的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的时代,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却丝毫未减;那是一个社会虽然动乱不堪,但是人与人却可以真诚相待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国人用足够饱满的热情,为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师:在文革结束后的第五年,也就是1981年,党中央最终对那个时代的探索与奋斗做出了权威的决议,即虽然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只不过这一决议的出台历程也像探索的历程一样经历了曲折,中途改了又改,历时两年的时间才最终定稿。为什么这个过程会这么复杂呢?

生:这是一个我们党在认真讨论和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格外重视。

师:其实这一份决议的制定,也正是党对错误的反思、对经验的总结,这关乎党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什么样的决心去领导未来的中国建设。回望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每当历史的十字路口出现时,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勇敢的直面自己的过往,纠正错误,开创新局。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见不同程度的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但是我们有着一个敢于探索、直面真理的政党,有这样一群虽经历苦难却乐观耐劳的人民,我想,这正是这二十年的探索为今后的探索提供的宝贵财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依托哈三中历史组对新教材新课程的研究成果开展,在教学设计方面力图展现新课程下历史学科对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环节打破教材的既定结构,从回望、探究、感悟三个方面出发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提供多样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解读历史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通过对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探索曲折发展的感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解读历史。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设计理念不强,更多的仍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的这一传统模式,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时代同学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