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策略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场景歌》教学纪实

2021-01-13 22:19大庆教师发展学院张海霞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数量词队旗量词

大庆教师发展学院 张海霞

教材解读:

《场景歌》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量词归类识字课。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归类识字。本课把意义相联、词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个不同场景中,让学生感受美丽景色、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知道要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选用量词。

3.仿照课文的写法,学习用数量词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激趣,集中识字。

师:(出示课文插图)秋天到了,一群少先队员去秋游,我们跟随他们去欣赏美丽的自然场景吧!(板书课题:场景歌。生齐读课题。)

师:(出示词串:队旗铜号红领巾)你认识这三个词语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吧!

师:你能在图中找到这三种事物吗?请你边读词语边指一指。

生:这是队旗。

生:这是铜号。

生:这个是红领巾。

师:(出示队旗图片)队旗上都有什么?

生:有一颗五角星。

生:有火把。

师:像一个火把,但那是一个火炬,象征光明,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整个红旗象征着革命胜利。我们都是少先队员,怎么记住“队”字呢?

生:耳刀旁加上人就是“队”。

师: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这些词语会读吗?(生读词语:队友、队长、少先队员。)

师:出示旗的甲骨文,猜猜这是什么字。

生:木。

生:牛。

师:再看看这幅图,是什么?

生:一面旗。

师:上面那个是“旗”字的甲骨文,在甲骨文中,“旗”字的形状是一面旗,后来加上右下部分的“其”字,来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我们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字了。你知道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旗面是红色的。

生:上面有五颗五角星,四颗小星,一颗大星。

师:你真是一个热爱观察的孩子。国旗是国家的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出示国旗、队旗的图片和词语。)再来看着图片读一读这两个词。

生:国旗、队旗。

师:(把“队、旗”两个字放在田字格中)我们来写一写这两个字,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字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生:“队”字的“撇”要从竖中线起笔,下半部分穿过竖中线。

生:“旗”字要注意“方”的笔顺。

…………

(师范写这两个字,边写边说书写要领。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师:字写得非常好,奖励大家听一段音乐吧!(播放铜号吹奏的集结令)听出这是什么乐器吹奏的吗?

生:笛子。

生:小号。

师:越说越接近了,但不是小号,是铜号。(出示铜号图片和词语。)(指名)你来读一读这个词。

师:铜号原来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乐器,常用于民间。“铜号”的“铜”字是“金字旁”,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

生:铜号是金属做的吧。

师:铜是一种金属,铜号就是用这种金属制作的,所以铜字是“金字旁”。去掉“金字旁”怎么读?

生:还念“同”。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字的一部分与它的意思有关,一部分与它的读音有关,运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就能准确记住这个字了。(出示生字:桐、筒、侗)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猜猜这几个字的读音吗?(纠正读音)有些字的读音和字中表示读音的那一部分的读音不完全相同,是有变化的,以后在识字的过程中我们继续去探索。(指着铜号图片)我们学校的鼓号队用的就是这种铜号。号可以分为好多种,(出示“号”的金文字)这是古时候的“号”字,你能猜出这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上面是个“口”是号的嘴。

师:上面是“口”,但不是号的嘴,而是表示用口在吹。

生:下面弯弯的,是号的样子。

生:还有点像羊角。

师:想象力真丰富,下面像羊角样子的表示管、角之类的乐器,所以铜号又叫铜角。你能写好这两个字吗?(出示田字格中的“铜号”)仔细观察一下。

生:“铜”字左边最后不笔不要写成“竖钩”。

…………

师:找到了这两个字的关键笔画,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师:(出示课文插图)图中这群少先队员举着队旗,拿着铜号,文中哪个词说他们是少先队员呢?请你读一读课文第四小节,找一找。

生:红领巾。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图中的少先队员都戴着红领巾。

生:文中的“红领巾”这个词加双引号了。

师:对,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加了双引号,在这里指少先队员。看他们多开心啊,发出一阵阵欢笑声,你能读好这个小节吗?

师:你发现这个小节有什么特别吗?

生:都是“一什么”开头的。

师:这叫数量词,这个小节由一组数量词组成,请你再读这一小节,圈出句子中的数量词。

生:一面、一把、一队、一片。

师:你和他圈的一样吗?再来读一读。

师:在生活中,你还用过这几个量词吗?

生:一面墙。

…………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用了联结体验型进行内容和活动的“重整”,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识字兴趣。识字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联结生活实际和个人体验,通过看图、根据形声字规律猜字、字理分析等方式,把学习字词与认识事物、积累语言融为一体,这个板块还采用了双线组元型进行内容和活动的“重整”,在识字的同时,了解队旗、队歌的知识,让识字和情感体悟交织并进。

板块二:熟读成诵,随文识字。

师:你们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现在,这队“红领巾”要带我们去游玩了,都去哪些地方呢,请打开书,自己读识字一的前3个小节,注意“一”字的不同的读音。

(学生自由读文,指名读文,正音。)

师:(出示第1小节和海边的图片)我们先到海边去吧,请一名同学读这个小节,其他同学看看图中有哪些事物。

师:谁能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图中看到的事物?

生:我看到了一只海鸥。

…………

师:军舰和帆船都是船,可不可以用同样的量词呢?

师:大家试着换一换,再读一下。你觉得可以吗,说说原因。

生:我觉得可以,它们都是船。

…………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啊,是这样的,还能说“一艘”什么呢?

生:一艘游艇。

…………

师:这些都是大船。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还有这样一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里的舟也是船,却用了量词“叶”,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舟”是很小的船吧。

师:是的,同样都是船,因为大小不同,使用的量词也不同,看我们的汉字多有趣。

师:(出示词串:一叶小舟、一条帆船、一艘军舰)请你再读一读这一组词语,边读边想象它们的样子。

师:(词串中的“艘”和“舰”两个字变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生:两个字都是“舟”字旁,和船有关。

…………

师:和我们刚才认识的“旗”一样,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思,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记字的方法准确又实用。这一小节中,还有哪个字可以用这个方法记住呢?

生:“帆”字可以这样记,“巾”与意思有关,“凡”与读音有关。

师:“巾”与布有关,在这里指挂在桅杆上的布蓬,利用风力使船前进。

生:“鸥”字可以这样记,“鸟”与意思有关,“区”与读音有关。

师:(出示生字:舱、舫、舷、航)你能用这种方法猜猜这几个字的读音吗?用这种方法记住生字时,表示读音的那部分有的时候与整个字的读音并不是完全一样,在声调(住)、韵母(拆)、声母(睡)上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在识字时需要注意。要离开美丽的海边了,你还记得这的美景吗?试着填一填吧。

出示:()海鸥()帆船()军舰()港湾

生齐说: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

师:告别海边美景,我们来到乡村畅游(出示第二小节),你能读一读这个小节,边读边想象,用“我从这个词,仿佛看到了”的句式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生:我从一块稻田这个词,仿佛看到了田里的稻子成熟了。

师:(句中“稻”字变红)你怎么记住这个“稻”字呢?

生:“禾”表示这个字的意思,与农作物有关,“舀”与它的读音有关。

师:我们不仅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还会用了,真棒。

生:我从一方鱼塘这个词,仿佛看到了鱼塘里,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

师:这个鱼塘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方形的。

师:直聪明。所以说一方鱼塘,宋朝的朱熹在《观书有感》这首诗中还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这里的鱼塘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也是方形的,诗中说的是方塘。

师:这方方的鱼塘就像一面镜子,充满了诗意。继续说一说。

生:我从一行垂柳,仿佛看到了柳树在风中甩着长辫子。

师:这个“行”字让我们看到了垂柳优美的姿态。

生:我从一片花园,仿佛看到了花园里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

师:怎么记住这个“园”字呢?

生:“元”字加上“方框”就是“园”。师:种花的园子叫——

生:花园。

师:种菜的园子叫——

生:菜园。

师:种水果的园子叫——

生:果园。

…………师:你能看图尝试背一背这个小节吗?

师:乡村美景已经印在我们脑海里了,我们再到公园里走一走吧!(出示图片)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生:一条小溪从桥下流过。

…………

师:(出示第三小节)这些美景也被写进场景歌里了,你能读好吗?(自由读文,指名读。)

师:(出示第三小节量词填空)除了文中用的量词,你还会填吗?

生:一条小溪。

…………

师:(出示:一竿翠竹、一丛翠竹、一片翠竹)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说明理由。

生:一片翠竹、一丛翠竹、一竿翠竹,我是按照竹子的数量排的,一片最多,一竿最少。

生:还可以倒过来排,按照竹子数量由少到多。师:怎么记住“翠”字呢?

生:“羽”字加“卒”就是“翠”。

生:我还知道有一种鸟叫翠鸟。

师:是的,“翠”字的“羽”指鸟的羽毛,翠鸟就是绿羽毛短尾巴的鸟,翠就是绿色的意思。那翠竹就是——

生:绿色的竹子。

师:(出示:一只鸟、一群鸟、一对鸟)这三个怎么排队呢?

生:按照鸟的数量由多到少排,是一群鸟、一对鸟、一只鸟。

师:一个量词就能让我们感受到美丽的景色和数量的变化,看来以后我们在使用量词时,一定要准确啊!同桌合作背一背这个小节吧!

师:(出示四个小节对应的图片)你能看图背一背你喜欢的小节吗?拍手打节奏背诵,你会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师生一起拍手背诵。)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用了迁移运用型进行内容和活动的“重整”,教学中,将“舟”字旁的一类字组合学习,既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又培养了识字能力,增强记忆效果。通过数量词排序,将从文本中获得的表达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文本之外的情境中,在实践运用中提升言语表达品质,体悟语言之情、感悟语言规律。这既积累了语言材料,又培养了语感。

板块三:拓展表达,迁移运用。

师:一组量词场景歌,带我们领略了美丽的景色,现在你会恰当使用量词了吗?(出示课后第二题。)

生:一方鱼塘。

…………

师:我们的教室也是一个美丽的场景,我来说事物,你们填量词。桌子——生:一张桌子。师:椅子——生:一把椅子。…………

师:课文中的场景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你能不能以教室为一个场景,说一组韵文?

生: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一台电脑。

师:这些都是我们的学习用品,教室里还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你能说到韵文中吗?

生:一张桌子,一个讲台。一间教室,一群孩子。

师:从你的小韵文中,我仿佛年到了一群孩子在教室中认真学习。下课了,我们来到操场上,你能尝试用量词说说我们的学校吗?

生:一个操场。

…………

师:你能把刚才说的这些也连成一组小韵文吗?

生:一个操场,一座楼房。一丛鲜花,一排小树。

师:多么美丽的校园啊!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美丽场景,你也选择一处,用上数量词,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吧,也可以写下来,分享给老师和同学们。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采用迁移运用型和联结体验型进行内容和活动的“重整”。教学中,通过把身边熟悉的场景用课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练习量词的使用,在经历、体验、发现中仿照课文的写法,学习准确使用量词,提升学生言语智能。

猜你喜欢
数量词队旗量词
数量词在双数量结构中的影响与作用
红领巾话队旗
高举队旗跟党走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会叠罗汉的数量词
愚园路上队旗飘
量词大集合
正确使用队旗
巧记数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