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守护好你的“作品”

2021-01-13 22:19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孙奇峰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程复印件作品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孙奇峰

小程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来向我求助的,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脸上带着伤,他告诉我:“老师,我和我爸根本无法正常沟通,我真的不想回那个家了……老师,您能和我爸谈谈吗?”

面对学生目光里的焦急与无助,我郑重地点了点头。接下来,他详细地和我讲了他们父子之间的问题。在这个单亲家庭中,孩子的爸爸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把过高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小程在功课之外的任何行为都被父亲视为“不务正业”,一旦看到孩子读课外书籍或者做科技小实验,轻则训斥,重则打骂。这次,父亲喝醉之后回家看到孩子在偷偷写小说,气得抢过来直接撕……孩子为了保护作品,竟然和父亲动起手来,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

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我打电话与这位家长约定访谈的时间。他一开始找借口拒绝,但在我几次诚意邀请之下,终于同意来学校了。

他们父子之间的鸿沟是彼此缺乏相互理解。因此,当家长来到我面前的时候,我首先仔细地观察他。他眉头紧锁,双手习惯地握成拳头。一望之下,我便感受到这位望子成龙的父亲的焦躁。我请他坐下,倒了一杯水给他,说:“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我也有孩子,咱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我非常愿意帮你们解决问题。”

他叹了一口气:“老师啊,我这孩子太不省心了,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门心思搞学习,再看看他,非要写那些破小说,影响学习,这怎么能有出息……”

在他倾诉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静静地听。大约过了十分钟,他停下来。我把水杯递给他,在他喝水的时候,我拿出了大小、颜色不一的一摞纸,放在他的面前,那是小程的获奖证书。三年来,他参加了各级各类征文比赛、科技创新比赛,都获得了特别好的成绩。只是他从来不敢带回家去,他怕他的“成果”被父亲当作“恶果”。

我问家长:“您知道您的儿子有多优秀吗?”他愣住了,然后拿起一张张证书仔细地看着。他的脸上渐渐流露出喜悦的表情:“这都是我儿子得的啊?”他小心地把证书摆整齐:“我读书不行,从小到大也没得过一张奖状……这小子行啊!可他为啥不告诉我呢?”

这时,我把孩子写的一篇叫做《心愿》的文章递给他,告诉他,这里有他想要的答案: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

山,一贯以凌云的高峻和冲天的巍峨赢得世人的惊叹;

山,始终以傲然的险遏和卓尔的高远完成角色的扮演。

然而,山脚下的小草,却无缘获得他的爱惜与垂怜。因为,在山的眼里,小草毫不起眼,不值一观;小草孱弱无力,小草愚笨不堪。

可是,小草也有闪光的梦想,也有擎天的心愿。如果有了山的守护与托举,小草也可以参天。

多年以来,小草以手写心,小草坚强自立,小草默默生长,小草努力表现。为什么?为什么大山看不见?

小草的笔,记写生活,表情达愿,憧憬着从未有过的生日蛋糕,忧虑成绩的起伏与落差,记录与大山的争吵与默然。

岁月是忠实的镜头,留下大山的心怨,留下小草的心愿。

有谁知道,小草多想站在山的肩头,仰望天之旷然高远;依在山的怀抱,谛听风的豪迈呐喊;贴在山的胸口,享受父爱的温暖……

文章读完了,小程的父亲被儿子的文章打动了。他告诉我:“这孩子从小没妈,我也不知道怎么管他,我做买卖合同都看不明白,被人骗……我和客户喝酒,胃出血都好几次了。我是希望他以后不要像我一样过得这么难……我那天是气坏了,但是我没想到这小子能和我动手……”

我拿起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问号,然后放进复印机,复印件上面也出现了一个硕大的问号。我把这个问号放在家长面前,我问他:“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件,那么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我们是应该找复印纸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到原件上查原因?你平时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儿子学到的,不也是武力吗?”

他说:“毕竟我是他老子,儿子听老子的,不是天经地义吗?”我问他:“面对你的儿子,你总认为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不可撼动,那么,你也曾经是个孩子,当年面对你自己的父亲,你觉得他绝对权威吗?他所有的做法都符合你的想法吗?换位思考一下,也许你就能理解你儿子的心情了。”

他说:“可是我跟孩子根本没法交流,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一声不吭,臭小子从小就这样。”我把那张纸翻过来,背面是空白的,我递给他:“那你可以试着给孩子写点什么。”

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犹豫了一会儿,把那张纸团成一团,扔在旁边。我捡起来,把揉皱的纸张展开,那上面写着:“你生日我都记得。”

我说:“这张纸就像你们现在的父子关系,皱成一团,但是,重新舒展,还是一张完好的纸。父子一场,你们总是彼此最亲的人。你继续写吧,孩子会懂的。”他沉默了一会儿,接着开始写了……

我知道,他听到心里了,要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儿子了。他不知道的是儿子就在隔壁屋子的门口听着这次谈话,从此会理解他养家的艰难,也会感受到他不善表达的父爱。

这次沟通大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与其说是方法选对了,不如说是亲情赢了。同时,这次谈话也让我开始更为深入地思考教育之道和沟通之法。孩子是一张纸,最先给他填写内容的,是父母。早在孩子来到学校之前,他的纸上已经留下了家庭教育的烙印,有基本的色调(家教),有特定的尺寸(格局),有不同的厚度(积累),有不同的褶皱(经历),所以学校教育实际上是和家庭教育进行对接,既是接力赛,又是共同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成长成才。

通过此次与家长的沟通,我想到对此类学生的辅导方法:一是运用“望闻问切”法,望其表情,闻其心声,问其所难,与其交流切身体会,循序渐进,将有效的沟通渗透和内化于交流的过程;二是运用借物类比法,借助实物,加深理解,例如通过白纸的类比,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统一家庭成员目标,增效代际相处状态;三是运用换位思考法,激发同理共情之心,通过恰当的心理判断技巧,把冲突化为共鸣,把对立变成协作,让沟通呈现和谐的教育生态;四是运用书信交流法,分别把学生和家长的诉求代入到彼此的认知中,教师作为有效沟通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引导者。

猜你喜欢
小程复印件作品
扳手腕
身份证复印件加注可防信息被盗用
受嘲笑上门女婿成功翻身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乘风破浪(小小说)
如何补发生育津贴
异地患病员工医疗费如何报销
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