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三标点,做足大文章

2021-01-13 05:05徐心玥诸定国
关键词:线索哈姆莱特小切口

徐心玥 诸定国

摘要:“疯”贯穿《哈姆莱特(节选)》全文,“疯”是哈姆莱特的表象,是剧中其他人的怀疑与评价。以“疯”为线索,佐以三个标点,统领三个教学阶段:用感叹号诠释,概括哈姆莱特的表面状态;用问号质疑,挖掘哈姆莱特的真实状态;用引号升华,归纳文学作品中“疯”者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线索;标点;小切口;《哈姆莱特(节选)》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哈姆莱特(节选)》历来是戏剧教学的经典篇目。“生存还是毁灭”这一段著名的独白,折射了哈姆莱特复杂而隐秘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复仇前痛苦的心灵冲撞。这是全剧最为重要、最难理解的部分,自然也是教学解读的重难点。如何选择一个切入口,让学生突破阅读障碍,快速进入文本的关键之处,实现与作品中形象深层次的对话,是教学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梳理课文可以发现,“疯”贯穿全文:“疯”是哈姆莱特的表象,是剧中其他人对其的怀疑与评价。这样,“哈姆莱特是不是真疯”就成了理解文本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于是,教学以“疯”为线索,佐以三个不同的标点,统领三个教学环节。

一、教学过程

(一)疯!——用感叹号诠释,概括哈姆莱特的表面状态

【片段1】

师在周围人看来,哈姆莱特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请同学们在文本中找佐证材料。

生国王认为哈姆莱特“神魂颠倒”“疯狂”“精神错乱”。

生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认为他“神经迷惘”“假作痴呆”。

生奥菲利娅说“让他清醒过来吧”,他已经“疯狂”。

生王后也认为哈姆莱特变得“疯狂”。

师同学们从文本中找出了一些依据。大家的观点是什么?

生(齐)哈姆莱特疯了!

(学生重读“疯”字。教师板书:疯!)

(二)疯?——用问号质疑,挖掘哈姆莱特的真实状态

【片段2】

师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板书:疯?)他的话难道都是疯话吗?请大家再读文本,找出哈姆莱特并非疯言疯语的台词。

生“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一段是哈姆莱特对生存、毁灭的认识。这一段充满哲理,并非疯言疯语。

师哈姆莱特的这段独白可谓整部悲剧的核心。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哈姆莱特对“生存”“毁灭”做了怎样的诠释?

(学生朗读。)

师请大家用文中的话告诉我,哈姆莱特眼中的“生存”意味着什么?

生“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这段话揭示了哈姆莱特眼中生存之艰难。

师你可以用獨白中更精练的词来概括吗?

生“重担”“烦劳”“磨折”。

师哈姆莱特眼中的“毁灭”意味着什么?

生 “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这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认为如果死了就能一了百了,那是求之不得的。问题是死了还会做梦,未知的梦令他踌躇顾虑,不可知的死令他惧怕。

师所以,在“生存”与“毁灭”之间他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生生存。

师在做出选择之后,他又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生怎样生存。

生“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这里提出了两种生存方式,一种是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另外一种是肩负起重整乾坤的重任。

师这是我们解读的思路,先是对生死的选择,然后是对怎样生的选择。然而,哈姆莱特在做诠释时,思路又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很乱:他先解释两种生存方式;接着,他提出死亡意味着不可知的梦,是痛苦的延续;然后,他又来谈生存的艰难;最后,他才说明自己的选择。

师国王是如何评价他的言论的?

生“虽然有些颠倒,也不像是疯狂。”

师所以说哈姆莱特的逻辑虽然混乱,但是说的却不是疯话,是向我们揭露世道混乱、袒露生命思考的。他还有其他关于社会现状的认识吗?

生“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天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淫声浪气。”他用“涂脂抹粉”“烟视媚行”“淫声浪气”等词语揭示了当时社会虚伪造作的风气盛行。

师面对这样的风气,他向奥菲莉亚提出了什么样的忠告?

生“出家去吧。”

师选文中共出现了5处“出家去吧”。请你们画出来,告诉我,他为什么要反复5次强调这个问题?

生首先是为了装疯,其次是为了让奥菲莉亚意识到现实的黑暗,能够远离尘世污浊,避免美好品质被污染。

师分析到这里,我们发现,表面上哈姆莱特是癫狂之状,事实上他对现实有着独到的判断与反思。哈姆莱特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是否符合实际呢?我们可以从别人的对白中得到认证吗?

生波洛涅斯说,“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

生国王暗中自语,“涂脂抹粉的娼妇的脸,还不及掩藏在虚伪的言辞后面的我的行为更丑恶”。

(三)“疯”——用引号升华,归纳文学作品中“疯”者的艺术价值

【片段3】

师当时虚伪矫饰成风,哈姆莱特的评价不无道理。由此可见,哈姆莱特的“疯言疯语”都是“锋言锋语”。这些“锋言锋语”,实际上直指当时的社会现实。

(教师板书:“疯”。)

师哈姆莱特为什么要装“疯”呢?

生借疯言疯语,不断试探对方,不断寻找事情的真相。

生保护自我,避免受到迫害。

生迷惑对方,寻找复仇时机。

生借疯言疯语,发泄不满。

师哈姆莱特看似疯狂,实则清醒,装疯是他的一种生存艺术、斗争方式。

(教师板书:清醒者。)

师疯癫是一种背离主流价值和规范的精神状态。但在文学创作中,很多作家却将疯子视为真理的化身,借助疯子传达思想主旨,大家还了解哪些类似的疯子形象?

生《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言行疯癫,在生活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视为异端,却一语道破中国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呼吁“救救孩子”。狂人是蒙昧时代的觉醒者、启蒙者。

生堂吉訶德。他对游侠骑士充满幻想,虽然疯疯癫癫,荒唐固执,却拥有很多高贵的品质,他勇敢无畏,坚信正义,坚守理想,热爱自由,反对压迫。作者借堂吉诃德的疯癫,揭示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人性的卑劣虚伪。

师疯癫者并不是真的“疯”。相反,他们能清醒地洞察社会弊病,对社会问题有着深刻体悟和反思,他们只是一群未被时代格式化的远见者,是真正能够引领群众、时代向前的先驱者。正如傅斯年所说:“我们最当敬从的是疯子,最当亲爱的是孩子。疯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

二、教学评析

文学作品创作有小中见大之法,精彩的课堂教学犹如文学作品创作,也可以小中见大。 “小”是指小切口,如一个“疯”字,三个标点;还可以指小活动——简单的师生对话以及生本对话。“大”则是指研读对象以及研读效果——对文本重点、难点及主旨的深挖,这是阅读教学的本质;甚至指向学生素养的培育。就上述教学片段而言,围绕“疯”字,开展的三个活动、与文本的三次对话,往“大”的方面说,可以看到语言揣摩、思维分析与推理、文学形象审美甚至多元文化理解的影子,这实际上就是对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浸润与具体落实。

(一)一个“疯”字:小切口,大追求

经典文本,如《哈姆莱特(节选)》,其教学内容、教学价值异常丰富。正因为如此,教学解读的切入就需要选择恰当的角度。这个教学片段的切入口小而巧妙。

哈姆莱特是疯,还是不疯?哈姆莱特是一个疯子,还是一个清醒者?教师围绕一个“疯”字,组织教学,开展阅读活动,这就是小切口。围绕这个“疯”字,组织了三次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中聚拢学生的目光,引向深入的解读——对哈姆莱特精神的准确诠释,对特定时局中哈姆莱特特殊表现的准确理解,从而挖掘出文本的深层意蕴。从文本教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大追求。围绕这个小切口设计的阅读活动,分别指向语言、思维、审美诸方面的素养训练,自有其综合效应。早在20世纪80年代,于漪老师就指出语文教学要追求综合效应。上述教学片段也体现了这方面的“大”追求。围绕一个字,教学进程不蔓不枝,时张时弛,体现了教学节奏的艺术化,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大追求。

(二)三个标点:小活动,大素养

经典文本的研读与解读中,闭合型问题于思维培养不利。其一,容易得出单一的、简化的乃至二元对立的结论,即学生容易在“是”或“不是”两者之间做二元对立的选择;其二,容易将思维空间窄化、思维过程简化。执教者没有这么做,而是通过反复研读文本的小活动,帮助研读者打开思维的空间,细化思维过程。可以看到,教师通过三个问题展开细读文本的活动,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在周围人看来,哈姆莱特处于怎样的精神状态?

问题2:哈姆莱特是真的“疯”了吗?

问题3:哈姆莱特为什么要装疯呢?

问题1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克劳迪斯、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乔特鲁德及奥菲利娅等人对他的评价,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整体的把握。问题2“真的‘疯’了吗”,在问题1的基础上形成追问,引导学生披文入意,从表层信息的把握进入深层内涵的挖掘。基于问题2所承担的丰富的理解内涵,在师生对话中,教师用适当的问题支架,分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一是找出哈姆莱特并非“疯言疯语”的“清醒之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二是理解哈姆莱特人生价值的终极之问,理解他的选择,理解他选择过程中思想的矛盾与挣扎。学生对这些形成充分的理解后,对形象的丰富性、真实性也就把握到位了,对整部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也就理解了。三是引导学生找出哈姆莱特评价社会的其他语言,并以这些语言来验证哈姆莱特实际上处于清醒状态。探究问题2的问题支架与研读活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深入,实现了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促成了学生的深度阅读、深度学习。问题3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形象,丰富学生对形象的体认,即了解形象为什么如此。

至此,教师用同一个“疯”,分别以三种标点符号予以标识,每一种标点被赋予了特殊的功能:感叹号(!)表示剧中人的评价;问号(?)表示学生的质疑;双引号(“”)表示学生阅读理解所获得的丰富的含义。在这种设计中,其匠心就充分显示出来了。

这一教学更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在特定的学科认知情境中,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浸润。用一个“疯”字,佐以不同的标点,形成特定的解读含义,本身就是新颖、富有趣味与意义的,且为学生所喜爱的言语实践活动。推敲、理解“疯”字上的三种标点,完成三个问题的任务,就是思维过程的外显。三个问题本身形成了思维之链,尤其是第二个问题的展开探讨,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品质,也彰显了思维品质的提升。这个教学环节,本身就是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的过程,审美与文化理解的连接,推动了创造性的审美理解与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如盐入水,实现了渗透与浸润,得到有效的落实。

教学的最后,教师以文学作品中的疯子形象为载体,将学生的阅读视线从文本空间带入更广阔的文学作品空间,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探究文学现象,了解文学规律。

尽管囿于积累,学生只列举了两个文学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与堂吉诃德,只阐述了对这两个形象的粗浅的理解。但这种设计已具有学习任务群的雏形,假以时日,对丰富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形成学习策略,都会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线索哈姆莱特小切口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改变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