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文人李海应燕行诗歌中的中国元素*

2021-01-14 14:36王小芳姚晓娟
关键词:李海典故诗歌

王小芳,姚晓娟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清嘉庆八年(1803年),朝鲜文人李海应以书状官随从的身份跟随朝鲜“冬至进贺使节团”出使北京。一行人从汉城出发,经过朝鲜的开城、平壤、义州,由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一路经过中国的辽宁、河北、天津等地,最后抵达北京。李海应将其在燕行途中的见闻和观感以诗歌等形式记录下来,整理成《蓟山纪程》一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其诗歌中含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主要表现在诗歌中大量描写地中国风物、频繁援引中国人物和中国典故以及运用中国诗体四个方面。

一、李海应诗歌中的中华风土

嘉庆八年(1803年)十月二十一日,李海应开始从朝鲜都城出发,翌年(1804年)三月二十五日返回家乡。在这152天的时间,有107天他都是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在这107天里,李海应足迹遍布辽东、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其诗歌也多数都是以中国的地点为题目,诸如《九连城》《凤凰城》《辽城》《沈阳》《广宁县城》《医巫闾山》等等。

每到一个地方,李海应便会把该地的景色、风俗、建筑、经济、气候等状况用诗歌记录下来。如《医巫闾山》一诗描绘了我国东北三大名山之一医巫闾山绵延千里、拔地亘天、展若鹏翼的气势:“一脉祖长白,千里镇沙漠。拔地复亘天,积气凝橐钥。展若高鹏翼,雄争猛虎躩。大野平如几,沧溟缈一勺。上峰遥青冥,白云无峕作。岳神元不老,历代尊王爵。”[1]142《凤凰城》一诗记录下了凤城巍然屹立于平地之上的雄壮之势以及城内商铺林立、货物堆积的繁华景象:“凤城高百雉,门远小于轮。草店如宫室,茶房总货珍。”[1]84《二道井子》一诗描写了冬天辽宁地区风沙严重的气候以及清朝的丧葬习俗:“黄沙风浪尽辽西,千树衰杨路忽迷。塞上噍音邻舍起,祖车晨向北邙蹊。”[1]134“噍音”是指丧乐乐器发出的声音,祖车是指葬车,“北邙”代指陵墓。诸如此类的记载在李海应的诗中还有很多。

李海应在描绘中国的地理风俗时,也夹杂着自己的认知与评判。《王八石野》写道:“土沃山明百里中,人烟不与鸭江通。如何等弃辽东地,一任林禽野兽丛。”[1]80辽东地区土壤肥沃,山川秀美,然而却人烟稀少,作者对此表示很困惑,不明白清朝统治者为什么对辽东这块土地弃之不用。又如鉴于辽东平原广阔无际,没有障碍,明成祖朱棣下令在路左右两边种植柳树,以划定边界。康熙年间,为给行人在夏天提供乘凉之便,也下令在此植树。然而李海应来的时候,却看到路两边的柳树都已经秃了,且时不时地能听到伐木的声音。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愤愤地写道:“何不挈长鑱,去赭石马原”[1]109-110,清朝统治者怎么不把草木都铲去,干脆让辽东平原变成石头山呢?再如辽东地区或是因为近海多风,所以房屋不起屋脊,以防房顶上的茅瓦被风吹起。李海应却认为百姓的房子上不起屋脊是明朝遗民暗示自己“无上”之意:“燕民等是屋无梁,残劫中州哭海桑。”[1]132这是由于朝鲜文人始终认为大明王朝才是中华的正统,清朝统治者统治中原属于夷狄入侵。他们每次来中国都不由自主地寻找明朝遗民思念故国的证据,房子不起屋脊便是他们寻找到的“证据”之一。

二、李海应诗歌中的中华人物

李海应在其诗歌中大量援引、提及中国人物,这些人物上至远古时代,下至与作者同时期的清朝文人官员,历史跨度非常之大。这些人物多数为真实地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也有少数只存在于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之中。根据身份的不同,这些历史人物大致可分为帝王官员、文人墨客、传说人物、隐士、后妃等。

帝王官员在李海应的汉诗中出现了16次,人物共有15位。这些人物上起先秦,下至清朝,身份也非常丰富,上至皇帝丞相,下至监门小吏。李海应在援引这些历史人物时,多夹杂着对这些历史人物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吟咏与评价。《卢龙塞》一诗云:“晓踏榆关月,夕穿龙塞雪。古来荒漠地,人烟久阻绝。黄沙朔气流,白堆天险设。老瞒东出征,乌桓捣巢穴。一旬雨不止,小径多曲折。幸得帷中客,回军胜筹决。铁马长驱来,猎猎风旌掣。拓野河桥圆,凿路山云缺。白檀兵无备,鏖战刃不血。北方道遂通,万里膏吾辙。远道来何为,日暮胡风烈。”[1]189-190袁绍去世之后,其子袁尚、袁熙投奔乌桓首领蹋顿,以图东山再起。曹操为消灭这两股势力,北征乌桓,到达无终(今玉田县)的时候,阴雨连绵不绝,道路不通,军队难以前行。曹操便采纳了当地名士田畴从偏僻小径行走的建议,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上徐无山,登白龙堆,攻其不备,大败乌桓,并斩杀乌桓首领,俘虏汉与乌桓军民20万余人。李海应重走当年的战争之路,感慨战争的同时,对曹操的智勇果决、田畴的才能以及将士的勇猛也是赞赏不已。

在李海应的汉诗中,中国的文人墨客也多次被提及,提及次数为14次,人物共有11位。透过李海应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援引,从中可以看出李海应对于这些文人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想、文学风格、文学成就等方面的解读与品评。如作者在诗中两次提及贾岛,分别为“诗癖瘦人怜贾岛,琴伸证友待钟期”[1]361“文章贾岛空怜瘦,寥落昌黎愿送穷”[1]449,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2]2017的言论,将贾岛的诗风概括为“瘦”。贾岛作诗以苦吟著称,非常注重字句的锤炼,曾因在驴背上思考应该用“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想得太过专注,而误入韩愈的仪仗队伍。李海应也持与苏轼相同的观点,也认为贾岛作诗太过于注重苦吟,使诗作显得孤峭瘦硬、意境狭窄、余味不足。再如《文德离宫》一诗:“白日离宫道,重重锁九天。缘环金兽啮,雕栋玉龙缠。雨泐观台石,虹腾斗闸泉。太冲如共世,应有《北都》篇。”[1]120该诗描绘的是沈阳故宫的文德坊和武功坊,宫殿华美秀丽、高大巍峨,让作者不禁感叹如果左思还在世的话,见到此景应该会挥手写下一首《北都赋》。沈阳是清朝进关之前的定都之地,且在北京的北方,所以李海应在此称沈阳为“北都”。西晋文人左思昔日写下《三都赋》之后,人们竞相传写,一时之间竟造成“洛阳纸贵”的现象。作者在此不仅感叹了宫殿的雄伟壮丽,也称赞了左思的才能。除此之外,作者还以中国的文人自比,如“仙侣郭林宗,名湖贺秘监”[1]465,贺秘监是指唐朝诗人贺知章,曾任秘书监,其《回乡偶书》有句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3]1148。李海应写作此诗时已返回朝鲜境内,且快要抵达家乡,故援引贺知章的诗句表达自己近乡情怯的心境。

除了在诗歌中援引帝王官员、文人墨客,李海应还引用了传说人物、隐士、后妃等其他身份的人物。如,“撤盖华阴路,陈生笑听巫”[1]221提及与赵匡胤在华山下棋的陈抟;“婵妍遗庙像,仿佛太真看”[1]394提及被唐玄宗在马嵬驿赐死的杨贵妃;“更得张君消息否?青驴一去石槽闲”[1]190提及经常骑驴外出的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三、李海应诗歌中的中国典故

除了援引中国历史人物,李海应还经常会援引中国典故入诗,或引用历史故事,或引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诗词佳句,无不纯熟自然。

李海应在引用典故时表现出明显的政治意味,多次征引历史事迹表示对亡明的追忆以及对清朝政权的蔑视。他在路过明朝为防女真所建的烟台时写下:“埋没铜驼荆棘里,几□看过泪龙钟。”[1]136“铜驼荆棘”用了西晋之人索靖的典故:索靖具有先识远见,明白西晋不久就会灭亡。一天,他指着洛阳宫门外的铜驼,感叹道即将会在荆棘里看见铜驼了。李海应用此事典,表达了对大明故国的思念以及对明朝灭亡的痛心。《和呈石西二绝》中李海应在给友人的赠答诗中写道:“莫谓大拜观礼乐,即今中土尽骄胡。”[1]69-70昔时吴公子季札拜访的是一个礼乐之国,而自己如今出使的虽是同一个地方,但却早已被蛮夷占据,两相对比之下,更是惋惜与悲愤。《柳河屯》一诗云:“谩使男儿增慷慨,拟将驰入蔡州城。”[1]218周文王第五子蔡叔度在武王灭商后被封于汝南上蔡,周成王时与管叔鲜、霍叔处发动三监之乱,后被平定,流放到郭邻。作者在这里将满清的都城北京比作蔡州城,以此暗示满清政权是中华的叛乱者。

李海应也经常会在和清朝文人的交往唱和中,援引古代贤人的的事迹,来称赞对方的气质和才情。如《王景文明鉴斋》一诗云:“王生多气节,见客沽酒来。笑说山东里,春寒早见梅。”[1]253《太平御览》记载:“王生者,善黄老言,处士也。张释之召居廷中,王生年老,与释之及公卿会,庭中立,王生袜解,顾谓释之:‘为我系袜!’释之前跪而系之。既退,或让王生日:‘何辱张廷尉乎’王生曰:‘廷尉方为天下名臣,吾聊使系袜,欲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4]。李海应在此是通过援引与王景文同姓的王生的贤德事迹来称赞其善于属文、见识广博、品格高洁。

关于神话传说方面的典故,李海应也在其诗歌中进行了援引。如《姜女庙观日出》一诗云:“红澜荡潏晓云迷,渤海东头眼更低。忽睹光明新气象,扶桑振起火乌栖”[1]422。《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5]。扶桑传说是一种神木,为日出之所。“火乌”一词也是源于神话传说,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世的文人便经常以“乌”代指太阳。

除了引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类典故,李海应也会在其诗歌中化用前人作品中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如“璧沼槐阴合,青衿弄翰墨”[1]227“戎衣强作青衿拜,惭愧平生读圣经”[1]232“白日青衿街路集,县门槐叶不秋黄”[1]470这三首诗中的“青衿”都出自《诗经·郑风·子衿》一诗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196,毛传云:“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世常用“青衿”一词来指代读书人,李海应在这三首诗中采用的正是青衿“读书人”之义。在简单引用成词的基础上,李海应还会对一些典故进行活用,引申出典故原本没有的含义。《栅门》一诗曰:“结栅齐入髻,门通左海途。计疎樊折柳,谓我视瞿瞿。”[1]82其中,“计疎樊折柳,谓我视瞿瞿”一句活用了《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一诗中的“折柳樊圃,狂夫瞿瞿”[6]212。该诗本义为一位忙于公事、早出晚归的丈夫,不放心其妻子,便用柳枝做篱笆把菜园围起来,临走前还不放心地通过篱笆窥视。女子觉得丈夫的这种举动太疯狂了,骂他为狂夫。李海应在诗中表达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他是借此典故嘲笑清朝统治者没有什么边防之计,在栅门如此重要的地方,居然只折柳来做篱笆墙。

除《诗经》之外,李海应也在其诗歌中引用了一些唐宋的诗词佳句,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如《箕子墓》一诗中的“土俗修香火,公灵地水同”,化用了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里的句子:“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2]988《潮州韩文公庙碑》是元祐七年(1092年),苏轼应潮州知州王涤邀请,为潮州重新修建的韩愈庙撰写的碑文,其在文中高度赞扬了韩愈挽救道德,拯救文风,治理地方等方面的功绩以及潮州人民对他的敬重。原句是反驳“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2]988的言论,认为如同水存在于地中,韩愈的神灵也存在于整个天下,无所不在。李海应也是通过化用该语典,来说明箕子虽然已经去世千年,但他的功迹和精神永远被后人铭记在心。

综观《蓟山纪程》燕行诗用典情况,可以发现其用典来源非常广泛,上到先秦,下到元朝,以儒家经典为主,还有少数道家经典、民间传说和神话传说。李海应使用典故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明用,又有暗用;既有正用,又有反用。明用和正用在其诗歌中比比皆是,暗用的如“伊州怨女寻何梦,翻怕流莺晓枕闻”[1]130用金昌绪《春怨》典;反用的如“子美乡愁巫峡阻”[1]73反用了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3]1148。典故的援引,既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让诗歌得以用有限的长度表达更为丰富的含义。

四、李海应诗歌中的中国诗体

李海应在诗歌体裁的选用上,也明显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其燕行诗体裁以绝句和律诗为主,兼有古体诗。其中,绝句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律诗包括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能运用中国的诗歌体裁,还能严格遵守不同诗体的创作要求,并充分利用不同诗体的特点来为自己的诗歌内容服务。

绝句每首四句,每句七言或五言,篇幅短小,不能像律诗、排律那样长篇大论,李海应往往用其来抒写一时、一地的场景与感受。如《三义河》一诗云:“日落寒透肌,重裘薄于布。长河雪后冰,不辨三义路。”[1]85冬天的日落时分尤其严寒,行人身上即使穿着厚厚的皮衣,也感觉像只套了一层薄布。冬日多雪,李海应他们路过三义河时,河面还覆着厚厚一层的冰。在这漫天冰雪之下,行人都无法辨别前面的路。整首诗简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场景与环境,并流露出对于前路的迷茫。

绝句也因其体制短小、“离首即尾,离尾即首”的特点,很容易会流于浅露。因此,为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更为丰富的意义,李海应经常会采用一些动态开放性的结尾,使诗歌达到“语绝意不绝”的境界。“松阴散地菜花斑,客气朦朦暝霭间。涧水澄清鱼不上,何人垂钓坐看山?”(《温井坪》)该诗是作者在温井坪一地所作,前三句写出了所见之景:松阴散地,菜花斑斑,雾气蒙蒙的山间,有人坐于澄清的水旁垂钓,却无鱼入饵。结尾则用一问句——“何人垂钓坐看山”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也提升了整首诗的境界。除了用问句做结尾,李海应有时还通过对时空进行延伸,来拓展诗歌的容量。例如,《凤城》一诗曰:“集瑞门东削翠冈,朝鲜馆外荫青杨。春风试上谯楼望,极目腥尘大漠乡。”[1]451集瑞门为凤城的南门,作者先写了凤城城门边的削翠冈与城内的朝鲜馆,之后作者登上城门一览远处的大漠,视野倏地变大,诗歌的空间也被极大地拓宽。

相对于绝句,律诗在字数上多出一倍,诗人多了一些发挥的空间。同时,律诗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平仄、对仗、声韵等方面都有所限制。李海应汉学功底深厚,对律诗的创作要求极为了解,并能在创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其《芦峰口》一诗曰:

千峰生马首,孤鸟尽云间。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始信辽天阔,重逢塞路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角声嘘壮气,酒晕破愁颜。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故国梅花晚,征人梦几还?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1]188

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因素,该诗在平仄方面平起平收,基本字字遵守平仄格律。声韵方面,首句不入韵,四联韵脚均押“删部”平声韵。其中“删韵”虽属于窄韵,字数不多,但因其比较合用,所以也经常在律诗中出现。在对仗方面,律诗颔联和颈联一般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尾联作为一诗的结尾通常不用对仗。该诗首联用了对仗,“千峰”对“孤鸟”,“生”对“尽”,“马首”对“云间”。颔联中“始信”对“重逢”,“辽天”对“塞路”,“阔”对“艰”;颈联中“角声”对“酒晕”,“嘘”对“破”,“壮气”对“愁颜”。对仗的词语不仅在词类上相同,在意义上也能够相互映衬,可谓工整而巧妙。作为朝鲜文人,李海应能将律诗技艺发挥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

除了绝句和律诗,《蓟山纪程》燕行诗中还有一些是古体诗,以五言古诗为主。相对于近体诗,古体诗比较自由,除了用韵,在格律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篇幅也是可长可短。在用韵上,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仄声韵包括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来说不同声调之间不可以押韵。不同于律诗的一韵到底,古体诗中间可以换韵,但所换的韵必须是相邻的韵。李海应充分利用古体诗体制灵活的特点,来铺排大型一些场面、事件或大肆倾泻情感。

地利天设险,有国山河宝。渤海东抱野,巫闾迥插昊。

中间大辟关,百雉雄城堡。曲附秦时筑,直抵辽阳道。

扁门李斯笔,齐谐谈海枣。扃鐍难恃固,大盗闯机早。

白日断城腰,刃头多芟草。七门东正开,天兵廓如扫。

诸夏无君长,故国泣父老。行人立马看,谩说关防好。(《山海关》)

在用韵上,该诗首句不入韵,韵脚“宝”“昊”“堡”“道”“枣”“早”“草”“扫”“老”“好”皆属上声皓韵,中间没有换韵,一韵到底。该诗是作者在路过山海关时所作,前三联首先描写了山海关地理位置的险要及其城墙的雄伟坚固。接下来两联作者发表了对于山海关的一些看法,认为山海关并非秦朝所建,关于“山海关的门匾是李斯之笔”的说法更是荒诞不经。第六联到第八联中作者回顾了吴三桂“开门揖盗”的历史往事,并描述了当年战争之地现今的情形。历史与现实的对照很容易勾起作者关于明朝灭国的历史记忆——“诸夏无君长,故国泣父老”,朝鲜人始终视明朝为正统,不承认清朝政权,认为清朝统治中原属于外来夷狄入侵。末句作者直道休说“关防好”,若关防稳固,又怎会让清军闯进来?整首诗写得酣畅淋漓且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由浅入深,从过去到现在。情感也是非常集中,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于吴三桂将大明江山拱手献给清朝的愤懑、对于清朝的鄙夷以及对明朝故国的深深哀悼。

综上所述,李海应的诗歌中留有明显的中国文化印记,他不仅将沿途的自然风俗、人文经济都用诗歌记录下来,还频繁地在诗中援引中国历史人物,化用中国典故,运用中国诗体。其笔下沿途见闻的记录,为研究嘉庆时代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中国人物、中国典故的援引,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丰富了诗歌的内在含义;多种体裁的运用,造就了其诗歌不同的美学风格。此外,考察李海应诗中的中国元素,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以及中朝的文化交流状况。

猜你喜欢
李海典故诗歌
诗歌不除外
基于车身板件定位切割焊接装置的设计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How Do People in the West Greet Someone They Know?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温暖
只想要回我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