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

2021-01-14 16:34张芬昀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网民公民政治

张芬昀

(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所引起的从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转变的过程。[1]它涉及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中起领航作用的精神模块,政治文化的现代性转变是实现传统政治体系向现代政治体系整体转型的重要基础,政治现代化无法脱离政治文化而孤立发展。近些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从政治文化建设来说,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以及网络参政议政风生水起,广大民众基于网络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在逐步形成,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活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网民的整体政治素养和民主政治的要求还有很大落差,网络极化现象也时有发生,能够对政治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网络政治文化尚处于孕育当中。为此,对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政治文化进行研究,对于培育具有现代精神的网络政治文化,促进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及其政治效能

网络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式,是网民在现实政治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中互动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政治文化的界定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数学者认为网络政治文化本质上是阿尔蒙德政治文化的网络化,是网民与网络政治信息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网民在网络政治场域中的政治认知和实践是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网络政治信息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客体,互联网则是主客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9.0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4.5%。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剧增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它对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加速公民政治社会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政治文化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过程中社会成员和社会共同体的权利意识和权利主张多元化成长的过程,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越来越多的公民和群体的权利意识在觉醒,平等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并试图影响和监督政府的决策和施政行为。在信息化社会,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卫星等平台,以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的即时通讯将网络政治文化蕴含的政治参与功能极大地激发出来,“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推动了边缘群体通过政治参与争取利益表达机会的愿望和行动。”[3]网络创设的虚拟环境和网络政治文化的群体效应,大大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风险,网络技术的平等性也使公民只要具备上网设备和使用能力,就可以在网络空间无障碍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同时,网络政治文化突破了公民的行业局限和信息局限,网民通过网络政治表达、政治结社、政治监督和政治动员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体验,既是对特定政治价值取向的反映也是对现实政治参与的实践检验。这种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在赋予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的同时也建构了一种自由表达政治愿望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现实交往中的沟通障碍,有效缓解了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二)网络政治文化是实现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政治现代化要求公民具备一定的政治人格,而政治社会化是培养公民政治人格的有效途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从逻辑顺序上讲就是人们认识和学习政治文化,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能力,形成政治意识、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观的能动过程。政治文化的传播和传递是政治社会化的逻辑起点,传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学校、大众传媒和政府宣传等方式进行,其传播的速度、广度和影响程度都有限。网络信息传播时间上的即时性和空间上的虚拟性,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思维和政治活动的方式。网络信息技术使虚拟空间实时和异时的一对多、多对多双向互动成为现实,使人们更为迅捷地接受到丰富多彩的政治信息、政治事件、政治新闻和政治文化等,极大地增加了人们政治社会化内容,延伸了人们的政治关系。同时,信息传播媒介的大发展使公民“网络化生存”成为可能,公民不仅能平等地获取到政治信息和政治知识,还加速了人们谋求平等政治地位的意识和心理的形成,进而推进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为保证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各级政府机构通过网络发布政治知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规范、政治行为准则以及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经验等“中国信息”向社会公众传播政治观念,拓宽了公民的网络政治体验,使政治社会化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现代内容。目前,“两微一抖”(微信、微博、抖音)成为我国三大社交应用平台。网络政治文化不仅能通过网络新闻和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各类社交平台,使公众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政治信息、更新政治观念、充实政治自我,实现政治观念内化,形成稳定理性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人格。

(三)网络政治文化提高了公民的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指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某种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地域或团体)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4]。政治认同不仅表现为某种具体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态度,而且表现为现实的政治行为,是政治价值接受和社会践行的统一。提高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网络政治文化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为公民国家认同感的提升提供基础。从历史层面来讲,对国家和民族性的强调一直是国家认同和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内容,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网络政治文化可以将历史、地理、文化、宗教、节日、符号等进行编码和再创造,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站、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使人们能体验到与同胞的手足之情和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从现实层面来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多元文化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对政治文化的需求也不例外,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的提高,本身就内含了对国家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官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有效认同。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是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我国传统意识形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涉及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方面,无论官方媒体还是普通网民,都会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上具有高度共识,体现出政治共同体的意识与行动,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四)网络政治文化是政府治国理政的新型平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善治”则是国家治理的理想状态,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5]。实现“善治”的目标,需要政府和公民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共同努力和协同治理,使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网络时代忽视网络民意就等于自动丧失执政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和政治组织都会高度重视网络民意,把握网络舆情,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引导政治方向。对于政府治理活动来说,其治理内容和形式向网络虚拟空间的拓展和延伸,不仅是政治实践发展的需要,也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2008年,我国开启了政府高层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互动的网络政治新时代,当时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要将互联网发展成“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近年来,凡是涉及到重大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法规,政府都在网上发布消息,广泛听取民众意见,集中民间智慧,这种网络问政方式扩大了民众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不仅如此,网络也成为普通民众曝光腐败行为、参与反腐斗争的新途径,其取得的成效和威力是有目共睹的。政府对网络效用的认可以及与网民的互动表明网络政治雏形已经基本形成,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民众了解政府政策、制度以及政府办事效率的新窗口,这种及时更新、透明公开的办事方式,不仅有助于政府迅速了解民意并对民意做出适时的反映,也有助于公民利益诉求渠道的拓宽,从而提高公民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和政府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网络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政治文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政治文化的网络翻版,而是社会政治生活在网络中全方位、多角度的映射和重组。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既受网络媒介本身特性的影响,也受到现实政治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多重影响,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有: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性和网络极化现象冲击现实政治秩序

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是网络空间中的首要关系。在网络政治生活中,网民具有现实和虚拟两重身份,网络匿名性使网民摆脱了现实政治场域中的各种风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愿望表达政治意见、政治立场和价值观,无需考虑现实中的主流舆论压力。但这种状态下的政治参与使网民“真实自我”回归的同时也暗含着“自我异化”的隐患。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民以“隐形人”身份参与网络政治活动,这种参与方式使网民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行不负责任的情绪化宣泄。另外,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单独个体的力量微乎其微,一定规模的组织和团体往往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力量优势,互联网增强了个体从底层重建社交性结构并构筑集体认同的能力,原子式个体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有效的方式开展社会协作,形成了“有效”钳制和颠覆当权者的相对优势。[6]有相同利益偏好和政治诉求的个体更容易聚合为网络社群,社群中的政治精英、“网络大V”或意见领袖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更容易主导发言权或话语走向,网民们的情感和行为也往往被他们影响和裹挟,个人的力量在失去理性控制的情况下被放大、变形或变向,严重时会形成扰乱正常社会秩序的网络聚众或网络极化现象。网络参与主体虽然形式虚拟,但实质仍然是现实生活的人构成的世界,网络极化现象使现实社会中的分裂和不平等在网络中有了同样的表现,草根网民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话语权再次被替代,网络协商民主被消解,甚至会发生“多数人暴政”的极端现象。

(二)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错位使网民政治认知和政治心理出现偏差失衡

网络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实践之间是反映与决定的关系,现实政治实践为网络政治文化提供政治信息,网络政治文化是网民对现实政治实践的网络认知,是对现实政治的反映。目前,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呈正向利好的健康发展状态,但在网络政治信息中,除了中央的重大政治事件外,能引起网民高度关注的往往是负向的政治信息,这表明网络中的信息生态系统与现实政治实践出现了错位和不平衡。在“眼球情结”和“营销心态”的网络特质下,负面信息更容易被传播,主流信息却容易遭遇解构,网民对政治信息的过度选择导致正负向网络政治信息有较高的失衡风险。首先,网络媒体受利益驱使,对负面政治信息选择过度而正面政治信息则被人为稀释,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使政治信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同时,网络根据网民浏览的数据跟踪挖掘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绑架了网民的浏览内容,网民一旦点击一则负面政治信息,就有大量的相关信息被筛选和链接,使正面网络政治信息的阅读无形中受到排挤。网民若长期处在负向政治信息浸染下,其政治态度、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和现实政治实践必然会出现偏差和失衡。其次,从网民自身来说,其“私民”和“臣民”的文化心理也容易导致政治心理失衡。“私民文化”容易使人们从私利角度来感知政治信息,如果其自身私利在实践过程中受挫,就容易以质疑、否定的态度来审视一切与政治相关的事件,从而导致质疑否定的政治输出;“臣民文化”使人们普遍认为权力万能、“有权就有一切”,近些年来,“臣民文化”的遗毒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向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对于普通网民来说,他们一面追求权力,一面仇视政府官员,当政府官员的腐败或负面信息被曝光之后,网民们总是在无官不贪的网络怨恨中固化着政府官员的形象认知,出现仇官的政治情结和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质疑。这种错位的网络政治文化若不能得以扭转,必然对现实政府治理和政治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的阻碍。

(三)网络意识形态被解构的风险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严峻挑战

“媒介意识形态”的观点认为:“媒介进入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时,将会引起该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媒介自身所带有的意识形态性,倾向于将社会文化引向某个特定的发展方向”[7]。网络媒介的错综复杂性对网络意识形态和主流意识形态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网络的虚拟性抹平了网民的阶层、职业、地域、地位等现实身份特征,人们用挑剔的、偏执的眼光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事件,在对网络政治信息的评价中,质疑、挑剔、诋毁、爆粗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网民在潜意识层对政治文化的激进感和消极否定的态度。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映射,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甚至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符号系统、政治社会化能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都有解构功能。”[8]其次,互联网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向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场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意识形态作为其解释外交政策合法性、孤立或者诋毁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国家的工具,甚至将其当作对外发动战争的借口。[9]国际恐怖主义、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也利用互联网进行跨国性、隐蔽性的破坏活动。再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此起彼伏,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都有一定的网络市场,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充斥着网络空间,它们以花样百出的形式影响着网民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政治领导的评判,削弱了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严峻的挑战。

(四)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承危机加剧着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困境

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审视,主要是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兼容性问题。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政治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有“为政以德”“以德化民”和“言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的德法并重、宽猛相济的治国思想;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有“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和“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的变革思想;有“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修身内省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有“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包容意识和外交理念等。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不因皇权专制的外壳而被湮灭,更不因网络信息的技术革新而被断裂。“一种文化的活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能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铸传统”[10],“对传统文化的鲁莽切割或轻率否定,将导致民族文化观念的虚无主义和对外来文化的顶礼膜拜,使文化延续出现断层和时代延续的价值理性断裂”[11]。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人们对传统的尊重意识,也削弱了传统文化凝聚社会、维持体系稳定的功能。改革越推进,越需要精神层面的保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它在维护社会秩序、消弭社会裂痕、提升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遭遇中外文化冲击的同时又面临古今文化传承方式的急剧变革,如何使其借助网络化的载体得以创新传承发展而不致被否定抛弃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严肃问题。

三、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网络政治文化的优化路径

网络化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文化和思想碰撞和交流的重要场域,网络政治文化也将在网络治理、政治稳定、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构建理性化的网络政治文化,引导网络政治文化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加强主体建设,提高网民政治素养,规范其政治行为

网民作为网络政治文化的创作者和承载者,其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网络政治行为直接影响着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首先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网民能充分认识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自觉承担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规范网络政治文化行为,构建良性互动的网络政治秩序。一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提高网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网民理性化的政治参与,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我国网民的主体是年轻的草根群体,受自身阅历和所受教育水平束缚,他们很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客观、公正的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为此,须通过学校、大众媒体、政治组织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保证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性、有序性和规范性,增强网民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认同。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新闻、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等途径,为网民提供了解政治知识的平台,使网民在网络浏览中接受相关政治信息,扩充政治知识,形成客观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三是培养网民信息获取和自我消化能力,通过网上宣传和培训提高网民的信息辨别能力,拒绝“标题党”的迷惑和偏激言论的诱导,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筛选和判断网络政治信息,自觉提升政治文化素养。四是提倡网民通过政府提供的平台、渠道和方式,在制度的框架内表达政治意见、参加政治活动、进行政治监督,避免跟风盲从、情绪化以及不负责任的发泄行为,杜绝网络造谣传谣、网络诈骗以及制造和传播负能量的行为。

(二)强化网络媒体建设,增强自律意识和道德约束,丰富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被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其职业水准、自律机制和自我监控状况以及网络行为都直接影响着网络政治生态,对网络政治文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网络媒体建设,首先要加强各种网络媒体机构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机制,在各类政治信息传播中要履行好“守门人”角色,从源头上做好网络政治信息发布的“过滤”工作,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传播中国正能量中主动担当和有所作为。其次,要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弘扬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政治文化。坚持网络政治传播的真实客观性,对违背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互联网视听节目进行自觉抵制,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网络政治行为,净化网络政治文化的生态环境。第三,网络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话语传播已经进入“全民时代”,网络空间的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碎片化和双向互动化。自媒体在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难度,这需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2]。第四,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发挥作用的机理是网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这需要将政治生活中抽象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以普通网民便于理解的语言或方式呈现出来。为此,网络媒体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影视、网站、论坛、网上博物馆等丰富多样的媒介展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先进性,使枯燥的政治文化借助新的媒介变得生动起来,从而提高网络政治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提升政府网络治理能力和建设水平,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网络既是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也是体察民情的“晴雨表”,提升政府对网络政治的引导和应对能力是网络时代政府的一项必修课,也是政府政治管理效能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建设民众信赖的网络政治文化主阵地。电子政务是网络时代对政府服务理念转型升级的要求,通过电子政务,网民可以将本人的诉求和建议直接反馈给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也提高了行政效率。各级政府应该抓住网络政治文化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建立涵盖各个职能部门的包含网络信息公开、网络审批程序、网络维权途径的网页或网站、官方论坛、微博、微信平台,方便政府和民众的双向沟通,有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实好信息及时披露和公开制度,发挥好网络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及其各组成部门的官方网站、地方各级政府官方网站和官方主办的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主动宣传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事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建设让广大民众信赖的网络政治文化主阵地。

其次,培养民主法制观念、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弘扬优秀政治文化。民主法制观念是构建现代政治文化的核心和政治发展的旨趣所在,民主意识的产生是民主制度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现代政治文化不仅需要培养公民民主法制观念,还与现代公民意识是互为因果、双向强化的关系。现代公民意识内含着政治参与,通过网络政治参与的便捷性,促使公民主体意识觉醒,公民才能将自身利益进行政治表达,最终影响公共决策。这需要政府创设新的制度空间来扩大政治参与的渠道,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落到实处。此外,要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精华成分借助新的网络媒体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13]所以,批判地传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为中国政治文化提供逻辑支撑和精神支点,同时对世界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次,提升政府回应和引导网络舆情的综合能力。在网络政治信息中,涉及贪污腐败、环境污染、司法不公等信息多半是网民们高度敏感的问题,容易引爆网络舆论,对这种舆情如不能及时加以处理和引导,有可能会导致社会情绪恶化,引发网络极化事件。网络虚拟技术颠覆了传统权力结构,原有的政治庇护已经不能适应网络透明化的政治生态,在回应网络舆情过程中,政府人员承担着整合和传递社会利益诉求以及反馈政府政策改进措施的重任,因此,政府必须重视网络民意表达,加强对网络民意的甄别能力,把握网络舆情动态。面对网络极化事件,政府的关键是引导网络舆情,把主要精力放在疏通民意和网络平台建设上,缓解网络戾气,培育网络正能量,伸张社会正气。另外,要建立常态化的网络问政渠道,扩大网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渠道,拓宽网民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批评的空间,建立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网络系统,推动中国社会民主政治进步和公民社会成长。

猜你喜欢
网民公民政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十二公民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