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阶段考试”: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领域的新举措

2021-01-14 22:27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试卷成员题目

王 大 涛

(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2018 年9 月至2019 年3 月,笔者有幸被录取到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教育学院访学,系统学习了该校理学院引入的一项考试举措—“two-stage exam”(两阶段考试). 据调查,该校87%的学生推荐使用两阶段考试,只有较低百分比的学生对此持负面态度.虽然这项举措并不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理学院成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方法,但它确实具有较突出的优势和特点[1].本文将从这一考试手段的实施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介绍.

1 考试的设计和准备

学生首先以个人身份完成考试,即先单独一个人完成试卷第一部分,然后再以3~5 人为一组完成试卷第二部分.一般4人为一组最为常见,小组成员面对相同的考题,因此在作答每道试题时必须达成一致.每个学生得到的考试分数是他们个人和小组考试分数的组合,其中80%是基于个人部分,20%是小组合作成绩. 在小组合作完成的考试中,每个人都可以接收到直接的、有针对性的来自本小组其他人关于正确答案的意见[2].在答题纸的个人部分需要填写答题者学号和姓名,小组部分除组号外,还包括每个小组成员的学号和姓名及相对应的答案或答案编号.理论上个人考试的时间应该占整个考试时间的一半,但两阶段考试时间安排并非是这样.考试时间的安排是阶段1,即个人部分占2/3 或3/4 的考试时间,阶段2,即小组合作部分占1/3或1/4的考试时间.

两阶段的考试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题目,除了回答需要较长篇幅的的论文类的题目,大多数其他类型的题目(甚至有计算题)的回答最好足够简短或结构化,这样每个成员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小组当中,尤其还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去完成论文类的题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论文类题目并不推荐;另外,还需要提前确保预约的考场适合两阶段考试,因为学生需要在教室四处走动,而且相对较吵闹,所以不能和其他班级共用一个场所;考试前向学生解释考试的形式,最好提前把它写在课程大纲上,并强调这种考试方式只会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分数;当他们准备去完成个人部分考试时,鼓励本小组成员坐在一起(组事先可以分好).也可以考虑教给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处理僵局的策略,例如,在自己充分自信的前提下,说服其他成员接纳自己的答案来取代过多对解决问题无太大裨益的争论,而不仅仅是说“相信我”或抛硬币来决定谁的答案更值得接受.

一般而言,个人和小组阶段的过渡在5 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在一间较大的教室里,当学生人数超过50 人时,则需要配备一名助教.小组考试开始后,所有的个人部分考卷要收起来交给老师,学生们以三到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考试,大多数情况下,题目与个人部分的题目相同,他们必须就答案和行动达成共识来完成一份可以填写多个成员名字和组号的“公共试卷”.因为学生在个人部分已经面对过这样的题目,解决同样的问题在第二阶段通常花费的时间更少,包括讨论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使用这种考试结构有很多好处,这种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然后鼓励学生对他们认为最困难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从结构上来实现大多数学生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在面对小组考试时,他们已经被“预热”,即已经完成了约占个人整个考试分数的80%的个人部分,有利于下一步在小组阶段深入思考问题,这使得考试本身成为宝贵的学习经验,同时也向学生们发出了“共赢”的合作学习理念[3].绝大多数学生推荐和认可这种考试形式,一些学生的陈述表明了他们发现两阶段考试的优势:“我能立即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趣,他们(小组成员)都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有助于理解每个人的回应和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他们的答案是对的.”“我对考试中犯过的错记得很清楚”.

2 考试的实施与成绩的评定

在第二阶段小组作答时,每个小组只发一份试卷.如果每个成员都有一份试卷的话,他们会选择“同意或不同意”并标记自己的选择,可能不会去为了每个答案达成共识而进行有益的讨论.已有研究发现,小组人数偏多的话,成员很难分享同一份试卷.另外,随着班级人数的增加,在第二阶段随机形成小组的方法在协调成员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形成小组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提交所有的个人部分考试答卷后,自己自主组织成4 人一组,愿意结成一组的4 个人举手,举手的每组发给一份试卷.教师鼓励少于4人的小组走到教室前面,与其他掉队者配对.

在第一阶段个人作答时,教师还是有必要通过对考场的监控来防范学生作弊,但在第二阶段小组考试中不用太担心,因为允许学生选择自己的小组,考试场所里(教室,实验室等)将会非常热闹,不用对考场太多监控,一个30人考生的班级一般需要一名监考老师.对于大班,我们建议每50 名学生配备一名监考老师(如300 名学生配备6 名监考老师).在考生进入教室之前,监考教师会把试卷放在椅子上,当有学生完成个人部分时,监考教师要求他们保留他们的试卷,直到考试时间到再统一来回收,比学生拥到一起上交要更节省时间.

此外,没有完成的学生还在继续作答时,提前完成的学生不能和他们的邻桌耳语,以免干扰别人. 监考老师或助教需要在教室里四处走走,试着发现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的学生,如果你发现有学生没有参加,那就去找到他们,找出原因,看看你是否能帮上忙.一般而言,不参加讨论的学生非常少.在第二阶段,教师需要提前告诉每个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意见对问题的解决和答案的确定都很重要.

每个学生的成绩将是他们个人阶段和小组阶段考试成绩的综合,不必给小组阶段考试较大的成绩权重. 80%/20%的比例设置足以说服和吸引学生参与这种考试形式[4].

3 两阶段考试需要注意的事项

3.1 对考试的个人部分和小组部分使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试题.这个规则的一个常见例外是在小组部分包含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出现在个人部分里(但不计分数),以便给提前完成个人部分考试的学生一些思考,在第二阶段(小组)有更多的人在完成任务,增加有一定难度的小组题目可以进一步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会在小组部分删除掉个人考试的一部分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回答过一次这些问题,所以在小组阶段比个人阶段完成同样的测试所需要的时间略少.

3.2 两阶段考试适合大多数类型的问题,论文题目是个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小组部分可给出论文主题,然后由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小论文.

3.3 向学生解释你为什么要选择这种考试形式(两阶段考试),甚至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告诉学生这种考试形式,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甚至保证这种考试形式只会提高他们的分数,而不会降低他们的分数.由于小组参加,少部分学生会担心考试的公平,实际上,它只是对极少数学习能力非常突出的学生有所影响,因为群体的表现是平等的.

3.4 鼓励学生学会处理群体意见不一致时的策略(即使是使用抛硬币的方法).告诉他们这是两阶段考试的一部分.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时他们也需要在跟周围人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学会处理群体意见不一致时的策略.

3.5 清晰的指导和明确的指示是必要的,例如,学生在个人考试完成时应保持安静,等待助教收集试卷.提醒和检查所有成员的名字和编号在第二阶段(小组阶段)考试中都被列出或填写上了,提醒小组使用一个明确的规则来管理单个组之间一致意见的形成.

3.6 所有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每一个问题.每组只发一份试卷,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个组只有一份试卷,他们必须就他们的答案达成共识.如果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试卷,他们很容易放弃讨论或不去改正作答错误的题目.

4 两阶段考试举措的本土化实践与思考

目前,合作学习模式大多在课堂教学上使用,尤其大学英语及人文公共课程教学使用较多,但也有少数研究者在考试及成绩评定中做了探索.如有人在高校学生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及成绩评定中应用了合作学习模式,对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表现出来的素质进行及时的记录,来作为评分的依据,将合作小组中的成绩个别化,记入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5];还有医学院教师在临床解剖课程当中应用小组成果共享法,要求组员之间相互合作,配合解剖,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淡化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作用,由鼓励个人之间竞争达标转为小组合作达标,使得少数学生重建了学习信心和兴趣,激励全班同学共同发展[6].

合作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上倡导学生合作精神的养成,兼顾沟通、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这种网状交互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考试及成绩评定上使用合作模式能增加学生参与度,促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降低班级内严重的竞争.在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促进作用的今天,应值得更多一线教师去探索和使用.

猜你喜欢
试卷成员题目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