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文化,海尔转型升级的灵魂

2021-01-14 05:10张雪峰袁文龙
醒狮国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瑞敏海尔文化

张雪峰 袁文龙

编者按: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至今,已经在全球拥有28个工业园、122个制造中心和24万个销售网络,深入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如此巨大的跨越式发展,海尔集团原党委副书记王安喜有着自己的看法。

专家简介:王安喜,1968年入伍,1989年转业,曾任海军某部组织科科长。1998年4月任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在海尔集团,王安喜成为分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副书记。“其身正,不令而行”,从部队走出的王安喜,以他特有的军人作风把控影响着海尔的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为海尔这个庞然大物武装着思想。

记者:王书记您好,今天的研讨会上,很多的企业都在强调一种“和”文化,您是怎么看待这种思潮的呢?

王安喜:“和”文化和海尔的一直提倡的“三心”原则是相通的。“和”文化讲了很多内容,但是,它内部精髓就是“和谐”。我想起季羡林大师讲过的“和谐”,他讲的三个“合一”,一个是“天人合一”,第二个是“人人合一”,第三个“个人合一”。第二个这方面很多企业都做到了,具体我就不重复了,海尔有什么东西呢?就是一创业就提出的的“三心”原则:热心、诚心、知心。热心,生活上关心员工;诚心,对员工心要诚;知心,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员工在想什么。在这个原则下,海尔怎么做的呢?我们的工会每个月开展职工恳谈会,另外还有员工信箱等等多种网络途径帮助员工将想说的反馈给公司。

我记得刚到海尔去,先到的工厂,我是98年4月份到海尔去的,去的时候已经52岁了。到了工厂后,印象最深刻就是工会主席给我们介绍:我们这有一个年轻员工,身患绝症,那时候刚刚20岁,还是个学生。张瑞敏作为厂的领导去看望她,问她:“你对企业有什么要求吗?”她说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她去世以后,载着她尸体的灵车,从单位门口再过一下,让她最后再看一眼单位的厂房,看一眼她的同事。张瑞敏跟我讲的,在海尔这么多年,他最感动的事就是这个,这是对员工关心、爱护、照顾的结果。张瑞敏创业初期直到现在经常这样讲,要让员工心里想着企业,企业始终心里要装着员工。

那么再后来企业不断发展呢,张瑞敏说,在海尔三十多年,他的体会就八个字:“企业即人,人即企业”。企业这个“企”字,上面一个人“人”,下面一个“止”字,如果没有人,企业就停止不前了。在海尔有一个“三才”工程,一个是“木材”的“材”,第二个是“才干”的“干”,第三个是“财富”的“财”。员工到海尔来之后素质有高有低,但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和他个人的努力,“木材”得以加工成为“人才”,能独当一面,再经过提升是什么呢?是“财富”的“财”,这就成为企业的宝贝了。到现在,我们说“人人都是小老板”。人即企业,成了老板之后他自己要做的工作就是办这个企业,现在小微很多呀,人人都是企业家。张瑞敏有一年他讲到,海尔员工大概3万多,他说,以后海尔成功在什么地方呢?三万个员工有三万个张瑞敏, 人人都是张瑞敏。这就是海尔的“和”精神和“三心”原则。

讲到这儿,我想起来我刚到海尔去,和张瑞敏有一些交谈,张瑞敏给我讲过一件事情。89年参加阅兵观礼,在观礼台上,分管企业的领导袁宝华,问这些企业家说:“你们谁看过《资治通鉴》?”张瑞敏看看大家都不说话,就说,他看了,看了还不止看了一遍。袁宝华问他:“你看了以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话?对你企业有什么帮助?”张瑞敏回答,里边讲的最深刻的话,就是:“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德是才的统帅,那么才能是德的支持。我们海尔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八个字:“同心同德,独当一面”。

这个刚才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我觉得海尔创业以来,对员工、对高中级管理人员素质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根本上呢,还是这八个字:“同心同德,独当一面”。这是“和”在我们海尔体现的八个字。

记者:“同心同德,独当一面”这八个字,读出来的确是掷地有声。也难怪海尔能一直制造出家电中的精品了。

王安喜:在海尔呢,我们一直是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在生产过程中提出了很多要求,这还是归根到了这个“诚”字上来,我们一直提“真诚到永远”,从创业就提出。张瑞敏有一次答记者问:“海尔创业以来,成功靠什么呢?”“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海尔从00年以来开展“画与话”的活动,让所有的员工不断结合实际来画画,画一幅画要写上一句话,这句话代表你的理念。有一个员工画那个质量的“质”字。这个画,他把“质量”的“质”里面的“人”,让它掉下来,放在下面,和其他部分分开放。他写了一句什么话呢?“抓质量,不能忘掉人”。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素质的员工制造出来的,因此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说到这个,就想到了85年砸坏76台不合格冰箱,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首席执行官》那个电影里砸冰箱的那个镜头,就是对当时海尔的一个真实的写照。这个大铁锤在09年3月27号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为国家文物,还给海尔发的证书。当时我们去送这个大铁锤的时候,国家博物馆的领导怎么评价的呢?他这样说:“这个大铁锤不会说话,但是它活生生地反应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抓质量的历史,为后来的企业、行业树立了典范,是划时代的文物。”

有一年,青島市包括驻军,投票评“感动市民的十件事”,结果海尔砸冰箱的故事排在第一名。当时,青岛市委宣传部和电视台还特地举办的活动,让我和一位当时参与砸冰箱的老职工代表,我们两个通过现场直播,解答为什么砸冰箱、砸冰箱带给海尔的发展。以后再到海尔去的时候,看到文化展厅的那个大铁锤,其实现在是一个复制品,原件在国家博物馆。

记者:海尔砸冰箱的故事真的是耳熟能详了。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为了产品质量,海尔真的是拼了。

王安喜:是的,不过说到拼,海尔也有自己的的拼文化。这个“拼”,可以看一下我写的:“下定决心往前冲,要成功,先把风,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拼啊!习总书记总是讲,奋斗!从国家到企业单位,做得好就是奋斗出来的。刚才我看他们讲的那个“崛”字,一个“山”,一个“尸”,底下一个“出”,“出”是两个“山”。这让我想起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翻过一座山,还有另一个山拦着你。

在海尔中心大楼里,从南门进去,一进大厅,你就能看到一个雕塑—凤凰涅槃。它代表说海尔每天都是新的长征,要求大家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直到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拼啊!我看到过一篇文章里讲到,01年到台州来的时候,那时候缝纫机厂有200多家,但是现在呢,不知道上哪去了。我想到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多企业,比如说其他缝纫机厂,成了病树,成了沉船,沉了。

杰克为什么发展起来了呢?拼,拼出来的,所以他们这些老员工都说,那些宣传材料中展示说的,杰克能有今天,是阮氏三兄弟带领大家拼出来的,奋斗出来的。

海尔再一个就是追求卓越,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有一年应该说发展不错,下一步怎么干呢?海尔就在《海尔报》上提出问题。《海尔报》是当时我们报刊的名字,现在不用这个名字了,原来叫《海尔报》,现在叫《海尔人》。这份报纸大家都要报,员工都要参与报纸的编辑。

文章引用了陆游的一句诗作为大标题:“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我们的目标,当时要成为白电第一,现在已经是十几年都排在世界第一了。那时候你离第一太远了,先成为第三,你要达到这个目标,每一个员工都是不想等的。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那么下一期报纸就提出《中庸》里的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是指海尔创世界名牌的目标,怎么达到呢?“尽精微”就是要把细节做到位。要把细节做到位肯定有很多困难,对于困难怎么认识呢?再一期《海尔报》又引用了《尚书》里的话作为大标题“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忱则不艰”。就是你知道这个东西不困难,要做好的话困难很大。忱则不艰,“忱”是“满腔热忱”的“忱”,你只要用心去做,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用这个理念带领员工,员工也知道企业关心他,爱护他,真的把他当做家人,我们大家就会不断为企业发展拼搏,尽心尽力。

记者: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是“企业文化”,对比海尔与杰克的话,您觉得两家企业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王安喜:第一个就是都重视党建工作。刚才我看到了杰克的党建展示,到目前,这些年我看的党建展示属于民营企业的,这是第二个。第一个是广州立白集团,它是民营企业,它的文化展示面有一个板块是党建展示。杰克是整个展示面党建的占幅还很大。比立白那个更集中,更有代表性,体现了整个党建是一个系统抓着,这个更突出。

实际上海尔的党建,创业这么多年以来,企业文化是灵魂,那么党的建设呢?是政治灵魂。它引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灵魂让大家都能接受。

党建在海尔实实在在地让党的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落地。84年到91年,名牌战略阶段,贯彻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引进了一波海尔电冰箱,当时创出了第一个冰箱品牌;多样化战略阶段,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当时贷款买800亩地,建设海尔工业园,兼并了18个企业。这些被兼并企业长期亏损,面临破产。被海尔兼并以后呢?三到五个月都能够扭亏为盈。那么后来到国际化全球化战略阶段,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尔的三步走:走出去,创名牌;走进去,产品获得用户的信任;再走上去,成为当地的世界名牌。那么最后,海尔全球化起来了。

十八大以来呢,贯彻中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海尔组织把企业由大做小,化解为中小微。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呢,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根本目标,海尔通过我们的产品。做到了更好,质量服务更好,给用户带来享受。

另外一个就是,这两家公司的主要领导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都专门设立文化中心。杰克叫文化部,海尔叫文化中心。这个部长呢,海尔也是轮岗制度,三五年都要轮岗一次,但是唯一例外的是文化部长。我们当时那个文化部长,从到海尔一直干到退休。退休以后,又紧接着管文化中心的那个人,到现在十五六年了,还是一直在做。现在这个文化中心做大了,原来就是出出报纸、报报新闻、写点文章。现在呢,把文化中心变成公司,一百多个人,把文化当成产业来做,这是一个共识。

海尔张瑞敏做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叫我们几个主管的领导,一个人给我们送来了一份,都看了以后才能印。张瑞敏有一年上党校学习四个月,那么电子版发给张瑞敏,在中央党校看了以后,最后他们才能印。你看,首席执行官连《海尔报》他都要看一下,有时候还要求返工。

我觉得,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上都达到了文化自觉这个程度。企业里大家都能够自觉按照企业领导布置的任务战斗、落实。这让我想起了德鲁克这位管理大师说的话:“什么叫创新呢?创新不是电光火石、刹那间的灵感,它是系统的工作,而这些努力,即是企业上上下下,每个单位、每一个管理层级都算做一份子。”这就是文化自觉带来的效果。

要达到这个自觉,那么海尔是怎么做的?一个是继承,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借鉴外来人口的优秀成果;参与,让所有的员工都来参与企业的建设;实践,在实践当中来检验这些理念,再提升,最后呢,這些理念转化成基因,这样企业才能基业长青。

我们有一年对春联,这一年的企业发展比较快,员工中有骄傲自满情绪,怎么避免这个东西呢,文化中心做了一个对联的横批和上联,在海尔报纸上登出来。横批是“外王内圣”,本来儒家讲的是“内圣外王”,我们把它颠倒过来,先“外王”然后“内圣”。那这个对联怎么做的呢?上联:“大资源大订单称雄国际大市场,争用户争朝夕争创世界大平台”,这是集团的上联。各个单位要对照集团的这个对联,结合你单位实际,也要写出一个下联来。让他们在写的时候不是找一个博士搞定它就行了,而且让每一个员工都来写出一个,也就是说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对照着集团的对联要怎么写?那么到最后限时提交的那一天,如果有员工还没交上,无论是机关办公室还是下面的各个车间,门口都放一个桌子,放一个凳子,没写出来,要写出来。写出来之后直接刷卡,一刷卡呢,就知道了你写出来的时间。写不出来呢,耽误了上班的时间就不好看了。

不是逼迫大家都來写,而是“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能光领导想,所有员工都要想,想出一个思路来,那是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是文化自觉,通过员工都来做,都来参与,达到文化自觉的目的。这是我想说的文化自觉。

记者: 人人都要写出一副对联来,这样看来,做一个海尔的普通员工也挺不容易的。员工不容易,企业也不容易,关于企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想要分享的吗?

王安喜:都不容易!唉,我就想,干什么都不容易,干哪个企业都不容易。刚才讲了三兄弟在东北补鞋。我也补过鞋,我是在连队当兵时,他们去训练去,我要求我们连部的司号员等等,轮流值班。值班干什么呢?买了一套补鞋的工具,谁在值班的时候,到各个单位、各个班里去看一下,有没有需要补的鞋?大家都补鞋,我也补过,有时候一扎手,把手扎破,那疼一天,很费时啊。

三兄弟在东北那更苦啊,三个兄弟一块住在棚子里多遭罪啊,但是他们一步一步发展到现在。那么海尔呢,更苦。84年创业的时候,亏空147万元,没有一分钱的家底。那时候张瑞敏84年12月26号到了单位,去了以后呢,到那一看,一坐,辞职报告、员工的辞职信,几十封辞职信。到春节了,人家都发年货,张瑞敏说怎么办呢?咱可没钱,工资用贷款,但是这个你给员工发年货不能贷款了啊。最后向一个大队书记借的钱,他们是朋友,这个大队书记也有企业,向他借款。当时书记就说:“老张,咱这个样,你来借钱,我有一个条件,你得喝酒,平时你不喝酒,今天你得喝酒,喝了酒才能把钱借给你。”当时好像开拖拉机过去的,借了钱,出了门到路上就吐了,因为他平时不喝酒。用这个(钱),每个员工发了五斤鲤鱼,就算是年货。

那时候穷到了什么程度呢?冬天啊,有窗户,但是一看窗户,光有洞没玻璃,就一个窗户框。窗户门没有了,干了什么呢?天冷,没有暖气,员工把窗户拆掉,玻璃砸碎扔掉,把木头拆吧拆吧点火了,就这个样。

这个我觉得确实都不容易,我想起了汪国真有一首代表诗作,叫《山高路远》。他后面有一句话:“如果远方在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在召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烂,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次在国际会议上,引用了后边这两句:“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说真的,我们企业到现在着实都不容易,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企业也一样,都不容易,都不容易。

记者:或许是因为经历够了苦难,所以海尔才热衷于慈善吧?

王安喜:是的。回报社会,海尔在这方面一直有在努力,扶贫救灾,特别是建希望小学。我们从1995年开始,每年300万元投资,建10所希望小学。这几年投资更大,每年建20所希望小学,到现在建了300多所希望小学。

回报社会,那么你建了之后,对你的回报呢?社会对你的评价呢?

我们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莱西市武备镇海尔希望小学。他们有一年,这个校长作词,征求老师意见作了首校歌。因为05年那一年海尔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海尔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电视台去采访我们建设的海尔希望小学。他们去了,去的比较早,正好赶上了小孩们唱校歌,他们觉得这个校歌不错,就录下来了,当天晚上青岛电视台就放了。那么第二天了,海尔的午间新闻就放了。我印象比较深刻啊,这个歌词怎么说的呢?“海尔的名字多么响亮,我们对海尔充满希望。今天我们是海尔的幼苗,明天是祖国建设的栋梁。团结活泼、诚实勤奋,全面发展、天天向上,美丽的海尔,我们在你温暖的怀抱中茁壮成长。”你看,这些小孩,现在知道他们上学的地方叫海尔,参加工作以后,他为什么能有今天呢?海尔在默默帮助他。我们把歌词登在海尔报纸上,让员工都知道这个歌词,就是要大家积极的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编辑/徐  展

猜你喜欢
张瑞敏海尔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海尔卡奥斯:时代面前,当仁不让
谁远谁近?
张瑞敏:2017,“人单合一”进入全球化应用元年,要遍地开花
海尔变革
张瑞敏:《致创客的一封信》
海尔:世界新标
张瑞敏:海尔要建生态圈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