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1-01-15 04:26左立春孙海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针刀椎动脉筋膜

李 研,左立春,孙海才

(长春中德骨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1)

椎动脉型颈椎病(VACS)属于较为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可引起患者颈部疼痛、晕眩、耳鸣、记忆力减退、颈部活动受限、发音障碍等,可由一种原因或多种因素导致。一般轻微创伤反应经局部制动可治愈,但大多数属于持续性机械性损伤,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且预后较差,一般根据其病理原因,采取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症状[1]。随着临床运用针刀技术的不断成熟,发现较传统的针灸、牵引等方法,效果更佳。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刀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VACS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已审核并获得批准,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VACS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椎VACS诊断标准[2];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其他类型颈椎病、骨髓炎者。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0~64岁,平均(38.12±2.41)岁。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3岁,平均(38.10±2.43)岁。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小针刀治疗:查看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确认病灶位置,采用点、线、面的疗法,选择俯卧位,5 mL1%利多卡因(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7022839)行退出式麻醉,压迫止血。棘间点:刀口与棘间纵向平行,刀体与表皮垂直,快速刺入到达棘突顶骨面,调转刀锋90°,沿棘突上缘切开1~3刀。关节突关节点:手法同上,沿关节间隙切开关节囊。风府:若寰枕间隙狭窄,需横行铲剥;斜方肌损伤,需松解斜方肌筋膜。观察组同时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取仰位,左手食指、中指挤压环状软骨,将7号针刺入椎体,遇骨性阻力后退针1~2 mm,回抽无血、无脑脊液,注1%2.5 mL利多卡因、0.5 mg维生素B12、2mL醋酸曲安奈德(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3020762 )稀释至20 mL。均1次/周,三次一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1)临床效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根据临床症状评定临床效果,判断标准:完全控制:疼痛消失,颈部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部分控制:肢体功能明显改善,且疼痛缓解;未控制:均未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总有效=完全控制+部分控制。(2)疼痛评分: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第一次治疗前、治疗后1h、12h、24h、48h评估患者疼痛情况(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运用SPSS 24.0系统,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疾病控制情况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疼痛评分

较对照组,研究组于治疗后1h、12h、24h、48h的VAS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1 h 治疗后12 h 治疗后24 h 治疗后48 h对照组(n=40) 6.59±1.02 5.67±1.10 4.68±1.22 4.29±1.08 3.87±0.86观察组(n=40) 6.63±1.05 5.20±0.98 4.08±1.21 3.56±1.05 2.66±0.77 t 0.173 2.018 2.208 3.065 6.630 P 0.863 0.047 0.030 0.003 0.000

3 讨 论

VACS是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导致椎动脉受累引起晕眩、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大多由于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导致椎动脉刺激或压迫,引起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动力因素一般由于颈椎椎体失衡导致,属于早期轻型,一般通过恢复椎节间高度,就可恢复正常;机械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持续性压迫导致,可引起钩突骨质增生、髓核脱出、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等。由于机械因素大多为持续性,经治疗后并无明显缓解,因此多采用针刀治疗[3]。

针刀疗法根据生物力理论,集针刺与西医手术疗法优点,利用针刀无需切除任何人体组织,而发挥手术刀的切割作用和针灸的刺激作用,对于VACS引起的疼痛、软组织粘连均有独特效果。通过剥离、疏通肌肉、韧带、筋膜间各种粘连,从而使之松解、修复,达到解除或缓解症状的目的。颈前筋膜扩张术实际上并不是属于一种手术治疗方法,更类似于一种神经阻滞,将多种药物注入病变部位,从而恢复颈部周围软组织,降低疼痛、麻木等症状,较传统的牵引、针灸等技术可有效缓解疼痛[4]。颈前筋膜扩张术与针刀配合后治疗时不出血,无瘢痕且整个治疗过程用时较少,较为安全可靠。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1月后临床控制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2.50%,表明针刀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VACS疗效确切,利于患者康复。且研究组在第一次治疗后1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VACS运用针刀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且效果优于单用小针刀治疗。

综上所述,针刀配合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VACS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针刀椎动脉筋膜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微针刀治疗上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及左椎动脉压迫星状神经节1例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针刀镇痛的原理和针刀治疗的安全性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