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内服外浴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评价

2021-01-15 04:26徐晓珊旦正才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藏药风湿性关节炎内服

徐晓珊,旦正才旦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为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科疾病,前者是由链球菌感染导致的结缔组织炎症,而后者则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系统性疾病,以慢性炎性滑膜炎为主,分别累及患者的大关节及小关节等部位,对其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着严重的影响。藏医将以上疾病统称为“真布”病[1],认为机体受寒及饮食不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可引起体内物质运输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黄水扩散或凝结对关节造成破坏,进而形成关节病变。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根治方式,临床多采用抗风湿类及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但西药的长期使用极易造成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此,本文就藏医内服外浴这一方式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8例)与观察组(藏医内服外浴治疗,3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为(56.2±4.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7.6±2.5)年;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为(56.5±4.8)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7.5±2.3)年。其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均经过临床确诊,且病例资料完整;(2)近期均未接受过相似治疗方案;(3)均知情且自愿,治疗方式为患者自主选择。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2)存在其他关节疾病的患者;(3)对本次药物过敏的患者;(4)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22022674;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口服,5~10 mg/次,1次/d,连续治疗20 d。

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藏药内服外浴治疗:(1)内服:清晨服用二十五味儿茶(组方:儿茶、诃子、余甘子、西藏棱子芹等),中午服用如意珍宝丸(组方:珍珠母、沉香、藏木香等),晚上服用十五位乳鹏丸(组方:乳香、宽筋藤、决明子等),均为1次/d。(2)外浴:取500~1000 g的水柏枝、黄花杜鹃、圆柏叶、麻黄及白野蒿置入高压锅中煮沸,随后将药液放入浴盆,水温适宜后指导患者进行入浴,将25 mL青稞酒、25 mL麝香浸泡液以及10 g五根散置入浴盆中进行洗浴,2次/d,每次20分钟左右或出汗为止,持续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超过50%)、有效(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超过30%)、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2)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改善结果。

包括晨僵时间、双手握力强度以及关节疼痛指数。

(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

包括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76例关节炎患者资料均采用SPSS 20.0软件,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检验),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鲜明差异。

2 结 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34/38),而对照组为85.7%(27/38),经卡方检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2)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双手握力强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3)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中ASO>500U与CRP+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ESR指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比[n(%),±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比[n(%),±s]

组名 n ASO>500U CRP+ ESR指标(mm/h)对照组 38 17(44.7) 15(39.5) 25.4±6.5观察组 38 8(21.1) 6(15.8) 19.7±4.7 x2/t - 4.828 5.330 4.381 P - 0.028 0.021 0.001

3 讨 论

风湿性关节炎是由链球菌感染导致的结缔组织炎症,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通常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在中医中属于“尪痹”的范畴。在临床治疗中,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以消除链球菌感染为主,而类风湿关节炎则主要是以保护关节功能、防止关节破坏等治疗原则为主,在此过程中,临床多采用中药及藏药外敷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症状,且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中药与藏药都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相较于中药的普遍性,藏药在理论体系、药材采集以及炮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独特性[2]。在此,本文利用藏药内外同步治疗的方式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通过外浴藏药达到驱寒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温热条件下,透过患者皮肤角质层,以促进黄水及有害物的排出及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柔嫩筋脉、干黄水、消肿、协调五源平衡等功效,同时配合解表发汗、消炎止痛、除湿等内服药物进行使用,可发挥其良好的协同作用。此外,藏药药材的生长地多为高寒缺氧地区,且昼夜温差较大[3],因此以上内服药物不仅药效好,且毒副作用小,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治疗。

在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各项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知,藏药内服外浴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对其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藏药风湿性关节炎内服
色季拉山濒危藏药植物资源状况与保护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中药内服加熏洗对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藏药独一味药理药效和临床使用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
内服外敷方治面部色斑
藏药的采集加持、炮制
浅谈藏药剂型改革与藏医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