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四全照顾”式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01-15 04:2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满意率护理质量

王 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肾移植手术在目前较为常见,主要是把正常功能的肾脏移植给肾脏疾病患者,适用于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但是术后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诱发排斥反应,从而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延缓患者的康复速度,危及生命,降低生存质量。因此,术后积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四全照顾”式护理属新型护理模式,是在制定个性、有效的护理方案的前提下,来确保整个护理工作可科学、高效的执行,在现阶段广受临床与患者青睐。本试验尝试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感染者给予四全照顾式护理,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区间20~45岁,平均值22.49岁;病程区间28~57d,平均值47.64 d。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区间22~44岁,平均值22.48岁;病程区间27~59 d,平均值47.62d。两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2)预计生存时间1年以上;(3)患者知晓同意此项试验。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者;(2)语言障碍或者认知障碍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按时消毒伤口;做好排痰护理;清理口腔。

观察组行“四全照顾”式护理: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内心,减轻不良情绪;观察患者有无不良症状,对于不良症状严重者,需做好情绪安抚工作,多多理解、安慰患者;与患者家属交流,让其明白自身陪伴对于患者的重要性,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温暖;向患者说明实际病情状况,鼓励其积极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讲解以往成功案例,缓解不良情绪;合理调整病房温湿度,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避免药物毒性,合理使用尿液碱化药物,避免肾小管酸中毒;监测患者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做好血气分析,必要可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或气管插管治疗;给予口腔护理,避免呼吸道感染;协助患者床上运动,避免坠积性肺炎;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记录尿液的性质、量和颜色,不可弯折导尿管,注意尿液返流现象,避免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消毒导管接口;拔管后叮嘱患者多排尿,检查尿常规,及时发现、治疗尿路感染;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定期换药,保持敷料干燥;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叮嘱出院患者遵医用药,定期复查,加强散步或太极拳运动,季节更替时要注意保暖,加强自我保护。

1.3 观察指标

应用QOL-RT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和总体生活质量五项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级别,具体判定标准如下:问卷中包含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质量等相关问题10道,每题包括满意和不满意两个选项,患者自行选择,以8道以上选择满意表示患者非常满意,7道及以上选择满意表示患者一般满意,6道及以下则表示患者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s”代表定量资料,t检验;百分比(%)代表计数资料,组间x2加以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例数分别是15例、10例,总满意率为73.53%;观察组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例数共33例,总满意率是97.06%。相比之下,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s)

组别 生理功能 心理职能 社会功能 疾病治疗 总体生活质量对照组(n=34) 20.42±3.09 21.09±2.45 34.25±4.89 22.76±2.11 19.54±1.87观察组(n=34) 24.26±1.89 24.35±1.55 39.32±3.78 24.09±1.94 21.87±1.44 t 6.182 6.557 4.783 2.706 5.756 P 0.000 0.000 0.000 0.009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对于肾移植者来讲,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加上手术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现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尤其好发于季节更替时期,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方可有效防止患者病情加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避免移植肾功能减退现象,减少经济负担。

“四全照顾”是顺应护理学发展而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全程、全人、全家、全队即为“四全”,均系统化予以患者相应照顾和关心,同时考虑病种范围变大、服务人群增加、护理服务全面、纳入标准完善等信息,继而产生与患者治疗、感染、护理、心理、情绪以及生活等多个方面的相关的综合性、系统化服务理念,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证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满意。对于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因病情困扰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常规护理仅仅给予消毒伤口、排痰等处理,并未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效果欠佳,而在“四全照顾”式护理模式下,除关心、照顾患者外,还需关怀、照顾患者家属,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痛苦和精神压力,缓解异常情绪,帮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相应治疗,并获得患者家属的认可、理解,积极协助相关护理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本实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疾病治疗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更高(P<0.05)”,这说明四全照顾式护理可有效提高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满意率护理质量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