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诺贝特治疗精神科药物引起的高甘油三脂血症治疗效果观察

2021-01-15 04:26李一鑫李洪彬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贝特甘油三酯高密度

李一鑫,李洪彬

(吉林省长春市康宁医院,吉林 长春 130200)

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其抗组胺H1受体效应可引起多吃、多睡导致肥胖,高脂血症是常见的精神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高脂血症会引发多种疾病,增加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率,加重糖尿病,是需要治疗和预防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是高脂血症中的一种,本文主要研究非诺贝特治疗精神科药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选择2020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者4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与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②均因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排除标准:①有非诺贝特禁忌症患者;②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变化。随机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性别比例(男:女=8:13),患者年龄26~69岁,平均(46.6±4.9)岁。观察组患者性别比例(男:女=9:12),患者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7.5±3.5)岁。

患者个体化差异不大,其资料分析对比具有很高的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开展药物治疗时,抗精神病药物减量,将原有精神科药物剂量一周内减量8%~20%

观察组患者采取口服非诺贝特0.1g日三次。

所有患者连续治疗四周。

1.3 指标观察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对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进行密切留意。评价依据:①显效:甘油三酯下降≥40%,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260 mmol/l;②有效:甘油三酯下降≥20%~40%,高密度脂蛋白升高≥0.104 mmol/l;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比较。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对血样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待检,经酶法、抗体阻碍均相法、免疫比浊法对TC、TG、HDL-C、LDL-C、CRP进行检测;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水平,共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关于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均使用SPSS23.0软件,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采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统计学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VS观察组(80.95%VS95.2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血压、血脂水平变化

观察组血压、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变化对比(±s)

注: CRP:C反应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DBP:舒张压;SBP:收缩压。

组别 CRP(mg/dl) HDL-C(mg/dl) LDL-C(mg/dl) TC(mg/dl) TG(mg/dl) DBP(mmHg) SBP(mmHg)对照组 0.35±0.03 1.31±0.06 4.64±0.29 6.80±0.31 2.24±0.21 92.47±6.77 150.46±9.69观察组 0.32±0.01 1.42±0.09 4.29±0.25 6.41±0.30 1.80±0.12 78.27±5.23 130.40±8.88 t 4.242 4.547 4.088 4.146 8.135 7.423 6.825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高血脂、高血尿酸等代谢异常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与周围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是因为血脂异常会直接伤害动脉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对于高脂血症而言,如果采用成人饮食控制疗法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可以采用非诺贝特片治疗,其有助于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胆固醇作用,非诺贝特还具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抗感染、抗氧化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急性心肌及脑组织缺血损伤、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心、脑血管等调脂以外的作用[2]。

抗精神病药物具有的“三抗”(抗α1受体、抗胆碱受体和抗组胺H1受体)效应,而其中抗组胺H1受体效应成为了该药物主要的不良反应,引发患者多吃、多睡,在精神分裂症中导致体重增加的可能性较大,甚至还会造成肥胖,而肥胖的存在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由此会导致患者时常出现自卑感,不能按时服药。早期不良反应常见血脂增高,由于精神科疾病的特殊性不能用停药来解决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单纯通过饮食控制不佳的患者必须进行药物的干预,因高脂血症可引发多种躯体疾病,精神科患者平均寿命比正常人短10~15年,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严重的躯体疾病,所以早期积极治疗不良反应是提高精神科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3]。

在80例住院患者连续3个月血脂监测中发现单纯甘油三酯增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共有42例,单纯胆固醇增高0例,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增高1例。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精神科药物主要以升高甘油三酯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所以我们将非诺贝特作为首选降脂药,仅对其中单纯甘油三酯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42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选病例均为进行一个月饮食控制不理想后进行药物干预,非诺贝特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调脂药物,经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限速酶甲基羟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另外经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目、脂蛋白酶活性来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清除等,以此达到治疗高血脂症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使用非诺贝特干预精神科药物引起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比减少精神科药物剂量疗效更好,但同时应监测肝功能的变化,避免引起更多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贝特甘油三酯高密度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高密度存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与实现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最美妙的40%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