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D打印技术在复杂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5 04:26张连方王熠军吴晓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1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骨科资料

张连方,朱 锋,王熠军,吴晓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数字建模的3D打印技术在复杂创伤骨科数字化三维解剖重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1~2]。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分析3D打印技术在复杂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级和2019级医学实习学生共100名,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其中对照组男30名,女20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2.38±0.82)岁;研究组男29名,女21名,年龄22~24岁,平均年龄(21.86±0.75)岁。两组实习学生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由教授对疾病病理进行讲述,采用X线法、CT平扫等放射性检查进行辅助查看。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教学基础上,对复杂创伤骨折进行三维重建,采用Mimics 20.0软件对3D模型进行建立,使用3D打印技术将模型打印出来。通过在该模型的帮助下[1-2],学生对其相关操作进行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复杂骨折。

1.3 判断指标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学生复杂创伤骨科相关知识的认知进行评价,并记录对比两组时许学生在理论知识以及操作能力的成绩。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y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在骨折理解程度、骨折术前后骨折一致性及骨折类型表述方面自我认知能力要比对照组评价更高(P<0.05),两组专业兴趣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操作能力要比对照组强(P<0.05),两组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及出科考试成绩(±s)

表1 两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及出科考试成绩(±s)

出科考试成绩骨折理解程度 专业兴趣 术前后骨折一致性 骨折类型表述 理论知识 操作能力研究组 n=50 8.75±0.57 8.25±0.24 8.31±0.47 8.47±0.65 85.66±0.52 87.56±0.23对照组 n=50 7.65±0.74 8.25±0.26 6.48±0.36 6.13±0.34 84.35±0.09 78.47±0.27 t 6.9669 0.000 14.5024 16.3821 16.3821 11.758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自我认知能力评价

3 讨 论

复杂创伤骨科一直是骨科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X线片、CT平扫等放射性的检查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3-6],有助于增强学生在学习中视觉的感受,但是其具有缺乏立体感、直观性的缺点,学生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直观的认识到复杂创伤骨折的详细情况[7-9]。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的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骨科临床以及教学工作当中,它可以对三维物体模型进行打印,学生在该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更为直观的、立体的感受到复杂创伤骨折的发病情况。

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10-12],值得在复杂创伤骨科教学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骨科资料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数字骨科”专题文章导读
现代骨科“三新”之光——快速康复外科、现代数字骨科、冲击波治疗的临床应用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跳过去
斯诗私塾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