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融通之理路

2021-01-15 03:36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市民建构

张 蓉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思政部,太原 0300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契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1]良好城市形象的形成建立在吸收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先进文化的基础上,与城市发展相承接,是培育城市市民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城市发展的新兴工程。城市形象所体现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该地区的具体化、特色化,实现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融通,将助推城市形象的完善,通过不断实践,使城市形象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和推手。

一 城市形象的内涵

(一)形象的内涵

“形”与“象”二字在古代有各自的内涵。“形”主要指人的触觉、视觉等可感知或认知到的人或事物实实在在的外在样貌,如《庄子·天道》中有“故视而可见者,形而色也”。“象”主要指事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所呈现于人们的各种迹象或印象,如《左转·襄公九年》中的“国无乱象”。此外还有,如“见之乃象,形乃之器”等。在《辞海》中,对形象的解释是:一是相貌;二是用来帮助理解或引发思维活动的具体形状;三是文艺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在学界,“形象”一词以往较多出现在文学、传播学、管理学等领域,随着各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象”一词也逐渐深入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当前,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形象”一词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哲学角度,管文虎认为,形象是客观具体事物的主观映象,能直接或间接引起主体的意识活动。[2]秦启文从主体、客体维度对“形象”进行全方位的解读。[3]从经济学角度,有研究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象、“形象经济”等。从政治学角度,有研究政府形象、领导人的形象、党的形象等。

(二)城市形象的内涵

21世纪以来,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精神的提炼受到一些领域专家的关注,主要是从城市建设角度研究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文化传播,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的内涵作了概括。吴殿廷教授认为,“区域形象是指某区域内部与外部公众关于区域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一整套情感和印象,是该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历史、生态等诸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涉及区域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及发展模式等内容。”[4]朱铁臻认为,城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形象[5];张鸿雁在《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指出,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战略资本,要给城市文化风格“定位”的基础上塑造城市形象[6]。还有学者认为城市符号是城市的一种软实力,其高水平运作能够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关注到,城市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不可分[7,8];关注形象意识的培育,方世南教授认为,在全球化与多元政治价值观并存与冲突的态势下,要大力宣传和弘扬国家与民族形象意识,培育公民形成正确形象意识。[9]县祥在《当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中,分析了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增强国家形象意识培育的有效性。[10]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公民形象意识的培育,认为市民对城市形象认知与认同的过程,也是市民形象意识培育的过程,市民形象意识的形成与培育,是影响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良好的形象意识,有助于公民将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内核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推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通构建,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生活化、本土化、特色化。不可否认,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象征。在当下,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塑造、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弘扬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不断发展,同时也应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纵观学界关于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形象,即形与象,是二者的辩证统一,是外在与内在的结合,城市形象是城市外在硬件系统形象与内在软件系统形象的综合体现。城市形象的好坏,离不开公众对城市的认知与评价。从主体客体关系角度来看,城市形象是公众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城市外在硬件的感知与对其内在软件的认知而形成的总体印象与总体评价。一般而言,影响城市形象的外在硬件系统涉及有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建筑景观、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园林绿化等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影响城市形象的内在软件系统包括城市历史渊源、城市文化传承、居民整体素质、居民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城市社会风貌等体现城市文明的软实力,将城市形象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十分必要。

二 城市形象的特征

城市形象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和范畴,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概念系统。城市形象体现的是公众在一定条件下,基于对城市外在硬件的感知和对其内在软件的认知而形成的总体印象与总体评价,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杠杆之一,其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形象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直接影响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城市形象包括城市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其中:外在形象涉及城市外在硬件系统,如系统的城市布局、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城市卫生和园林绿化等塑造的城市形象,这些是城市发展的硬实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市民的思想意识;城市内在形象指城市内在软件系统,如城市历史传统、文化底蕴、社会风貌等建构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直接体现一座城市的人文形象与市民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城市形象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存。良好的城市建设促进美好城市形象的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展示出有规划的城市形象,优美的市容环境呈现出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同时,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本貌的直接显示,能够映射出城市发展状况。城市形象不仅体现城市建设的外在样图,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建筑设计等,更体现出城市建设的内在底蕴,亦即城市精神和城市风貌等。如山东省青岛市五四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不仅外观庄重坚实,更有内在深刻的寓意,为纪念20世纪初为民族兴亡不懈努力、团结一致的人民大众和青年力量,形如旋转腾升的“风”的造型,形象体现了生生不息的民族力量和“五四”运动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城市形象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城市内在底蕴展现软实力,外在样图展现硬实力,二者结合从根本上影响着城市发展、市民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的整体状况。

第二,城市形象是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与时代新貌的融合。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城市独特的历史发展、独特的现代社会、独特的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城市历史长期沉淀,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塑造离不开对这座城市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时代条件下会涌现出新的先进文化,其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也将成为建构城市形象的资源借鉴。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发展是城市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城市形象的塑造也是将城市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与当代先进文化资源相融合的过程,城市形象总体上体现了城市独特历史文化与时代新貌的融合。

第三,城市形象体现城市对内感召力与对外影响力的统一。美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无形财富。城市形象作为公众对城市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价,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内感召力与对外影响力。城市的对内感召力是指由城市的独特魅力而引起的城市对公众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公众对城市的热爱力。城市的对外影响力是指由城市的独特魅力而于无形之中形成的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力、公众对城市的好感度等。城市形象是一个将真、善、美统一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城市的对内感召力是城市形象蕴含的聚力作用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凝聚民心,增强向心力,激发市民的热情与干劲,推动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形象的对外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增强外界对城市的好感度和美誉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城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

三 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融通的依据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整体状况的综合评价,是城市外在与内在的融合统一。就外在而言,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就内在来而言,城市的文化底蕴、社会风貌、道德水平等软实力更是直接反映了城市或市民的整体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形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某一地区的具体化、特色化。因此,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实现和谐相融。总体来说,虽然二者在作用范围和适用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在内容来源、具体功能、价值指向等方面显现出一致性。

(一)资源借鉴上的一致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为中国人民广为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塑造离不开对城市悠久历史和当代发展的探索,离不开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当代先进文化的整合分析。城市悠久历史、优秀文化是形成城市形象的基础,是提炼城市形象内核和精髓的来源。由此可见,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二者在资源借鉴上具有一致性。

(二)具体内涵上的统一性

城市形象的具体内涵源自于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借鉴,彰显城市特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其核心价值观共性要求。城市形象体现市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土化、地域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在该城市的具体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行为规范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城市形象的内涵是结合城市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对城市发展、市民道德水平、社会风貌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可见,城市形象的具体内涵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体系之中,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三)功能作用上的同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出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规范和要求,体现中国人民整体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心聚气的基础性工程。城市形象则体现了城市市民整体的价值取向,是本土化的核心价值观。从一定程度上讲,二者都是一个群体价值理念、精神追求、整体素质、道德水平的总体体现。在凝聚民心、增强人民向心力,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真善美的统一体,力求弘扬正能量,孕育至真人民、至善品格、至美城市、至和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美好城市形象,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提升公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水平,弘扬正能量,为社会扶正风、祛歪风,形成良好的政风民风,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生态美好、民生安稳的和谐国家、和谐城市的形成。

四 实现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融通的理路

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资源借鉴、具体内涵、功能作用、最终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二者可以而且有必要实现和谐融通,实现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互融互通、互推互促。二者的和谐融通,一方面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下建构和完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是要依托城市形象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下建构城市形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构城市形象有其必要性。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一定价值理念和价值观念的指引,需要彻底展现城市形象在弘扬正能量,传播正风气,发扬正文化方面的作用。城市形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系统,其提升体现为城市整体的提升。因此,决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引。这种引领作用,一方面是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是基于核心价值观同城市形象、城市精神的精髓和内核都有内在的一致性。核心价值观引领对城市形象塑造完善方面有重要作用。一是引领城市形象内容完善。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实践性极强,引导城市形象“接地气”,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洞论调。二是引领城市形象正确方向。核心价值观是正能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引领城市形象发展中,使城市形象不偏离正确轨道。三是引领城市形象整体向上。核心价值观虽是价值理念,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方方面面,对城市形象的引领也体现在使城市方方面面的完善之中。城市是市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的第一场所,城市形象的形成与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市民群众群体意识的最大公约数,其价值指向必须符合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一旦城市形象的价值指向偏离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偏离主旋律、正能量,不仅对城市,对市民群众都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城市形象建构是城市形象建构中必须遵循的一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构城市形象,培育群众形象意识,能够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城市的价值共识,形成促进城市向上向善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建构城市形象有其迫切性。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十分注重城市形象的建构和完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城市提炼出了城市精神,如北京、天津等。但是,一些城市在形象建构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或是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对城市形象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北方部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雾霾,不仅使城市被迫贴上了“雾霾”的标签,而且对于市民群众的生活也有很大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市民群众对美好宜居环境的追求;一些城市政府办事效率较低、办事程序冗杂等现象,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直接影响政府在市民心中的形象;一些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未能很好地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发展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说,不能很好地使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其融入城市形象建构中,讲好城市故事,使城市形象更加饱满,对城市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城市形象沿着市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向、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正能量主旋律的方向建构和完善。

(二)以城市形象为依托,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生活化、特色化、本土化

为更好地在全社会范围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不断探索新的有效载体与依托,城市形象的构建即为一个良好的新载体和新依托。城市形象从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综合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面貌。系统规划的城市布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优美的城市园林环境、良好的城市治安、干净整洁的城市卫生环境等都呈现出一个文明和谐的城市;有序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风貌、完善的法律法规等,是城市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集中体现;较高的道德水平、爱岗敬业的工作人员、淳厚质朴等都显现出市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城市市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都是城市形象内在外在的综合体现。建构美好的城市形象,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新依托。

第一,通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促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城市风土人情是城市独有的社会存在,在城市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其会潜移默化内化和渗透到城市市民的思想意识中,并发挥独特的作用,各地特有的城市风气和社会氛围也会不知不觉影响着市民的行为习惯。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否,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内心世界;建筑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其寓意,传达给市民一定的价值观和处世观。可见,城市环境如何,融入于市民脑海,渗透于市民生活,影响市民思想意识。打造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绿化等以及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城市精神,会时刻传递给市民良好的正确的生活理念和价值理念,弘扬正能量,形成知荣明耻的社会风气、清明廉洁的政治风气、淳厚质朴的民风,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刻领会其含义,耳濡目染,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

第二,提炼城市精神内核,促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特色化和本土化。城市精神与城市形象密不可分。一方面,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精神内核,是对城市形象内涵的高度凝练,是城市形象之精髓所在;另一方面,城市形象是公众可感的城市精神的直接表现,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和依托。二者互相融合,和谐统一。通过城市形象建构,提炼城市形象内涵,凝练城市精神内核,将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本土化、地域化、特色化的阐释、有益探索和尝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城市方方面面,内化到市民内心深处和思想意识之中,外化到市民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之中。

(三)推动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和谐融通

第一,强化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将形象意识体现到制度与法规中。要做好这一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有有效的制度保障并建立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城市形象建构领导机制,以便为形象建构的整个过程做好规划,将形象意识体现到政策方针中,体现到制度法规中。二要健全城市形象建构宣传机制,综合运用媒体资源进行城市形象“立体传播”,并及时发布信息,动员市民群众加入城市形象宣传阵营。三要健全城市形象修复与危机预警机制,分析以往出现的有损形象的事件,杜绝将可能出现的危及形象的现象,共同构筑危机预警与形象修复机制。四是要健全监督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做好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进城市形象建构。

第二,发挥主流媒体正向舆论引导作用。实现城市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融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正向的舆论氛围。发挥媒体作用,使其成为促进二者互融互通的重要阵地。媒体是促进思想文化传播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新媒体更是以其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即时性,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信息形式的多媒体与超文本等诸多特点广受欢迎。借助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文字、歌曲、纪录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形象宣传的话语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借助手机、电脑客户端、社交软件APP等,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做好城市形象的“立体传播”,让城市形象“亮起来”“活起来”。注重宣传的双向互动,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净化媒体环境;媒体做好舆论监督,及时对城市形象现状进行反馈。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也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第三,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重实践养成。注重实践养成,挖掘优良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资源,全面寻找城市形象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毛泽东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2]做好实践有助于人们较为稳定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注重实践养成,在点滴小事中体现城市形象,使城市形象意识成为百姓内心稳定的思想意识。同时,挖掘优秀传统家风家训等珍贵的文化资源,这既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资源,又是城市形象建构的思想源泉,将成为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推手,有助于使城市形象“沉下去”“接地气”,渗透到市民日常家庭生活中,促进二者和谐融通。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市民建构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关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原则、策略和机制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建构游戏玩不够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