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赵炳麟诗歌内容新探

2021-01-15 20:01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

杨 璐

(广西民族大学 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赵炳麟(1873-1927),广西全州人,又名浙杭、长荣,字竺垣,中年号养真子,民国初年因避祸隐居全州故里,自号清空居士,筑“万松草堂”于柏岩前,躬耕陇亩,故又号柏岩。赵炳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和江南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等职。赵炳麟虽然出生于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广西,却能在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政治日益腐败的晚清时期秉持一位正直官员的贤能品格,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其政绩、德行、思想、学术、诗文皆可垂范当世。

赵炳麟自小就受到家庭熏陶,接受儒学教育,其经世致用思想非常明显。一方面,他积极参与政治,并提出一些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他敏锐地观察时事,并用史学、文学的方式记载当时社会情况,表达其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其著作多达10余种,结集为《赵柏岩集》,共38卷(其中诗集4卷),约80万字。他的诗歌内容广博、题材丰富,既有关注时政、哀戚民生、救亡图存的时政诗,也有旅途行纪、览胜咏史的感怀诗,既有思亲怀友、应酬唱和之作,也有向往田园、闲适咏物的隽永小诗,这些诗歌多方面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思考和感慨,亦普遍反映了晚清时期士人的生活情状和思想情感。

一、关注时政,爱国济世

近代中国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淖,传统士大夫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自觉承担起救亡图存的责任。他们批判社会弊端,寻求改良之道,表达爱国情志,这构成了晚清文学创作的主流。赵炳麟诗歌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也有明显体现。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紧握时代的脉搏,密切关注政治风云,并以诗歌将其反映和揭示出来。综观《赵柏岩诗集校注》全书,其中约三分之一数量涉及当时的政治事件和作者的政治观点。如集子中的《大东沟战事志感甲午稿》记载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丁汝昌事件: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大东沟带伤督战,击退日军舰队,可清军投降派勾结英人胁迫丁汝昌投降,丁汝昌拒绝投降,服毒自杀。该诗题记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事件始末,正文部分主要抒发诗人对事件的感慨情绪——“可惜辽阳根本地,虫沙满眼塞垣秋。”[1]1诗句充满了对投降派的痛恨和对战死者的同情。《闻德人据胶州》记叙的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胶州湾事件,诗中句子“铁舰乘风来地角,羽书连日报天廷”[1]10写出了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急速进犯的嚣张气焰。可是面对如此紧急情况,朝廷上下却是“徒劳说士当持梃,可奈将军愧挈瓶”[1]10的局面,含蓄地讽刺了朝政的混乱和官员的无知无能。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连破清军天险,占领天津,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及大臣逃亡西安。赵炳麟跟随未果,被困于高丽营,写下了《高丽营旅感》四首,用沉痛的心情记录了神州大地惨遭蹂躏的状况:“西征社稷唐天宝,南渡江山宋靖康”[1]49,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临难溃逃的讽谏之意。“书生无策匡时局,空唱《式微》中露篇”[1]49则是表达诗人自己对时局无力救助的无奈和伤感。这次避乱路上,赵炳麟以沉痛的心情用楚辞形式写下了一首《闵厄吟》:“豺狼遮道兮去何之,臣哭荒村兮君不闻,君苦道途兮臣为分,君不负臣兮臣负君。”[1]46诗人通过此诗反映了君王在国家危难之际出逃而导致天下无序的状况,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慌乱和无依之感。同年九月,赵炳麟奉命赴西安迎驾,路上写下的《大雪苦寒,自湘阴辞亲赴行在》中有“也识关山奔走苦,无如天子正蒙尘”[1]68之句,借用杜甫《北征》中“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的典故,反映了与杜甫相同的境遇和表达了心怀天下、忠君爱国的思想。在这次迎驾路上,他不断用诗歌记录了八国联军侵华给神州大地带来的深重灾难。他深感国家的支离破碎和人民生活的流离失所,但他并非一个空有感慨的“寒号”诗人。他官居御史期间,就曾多次上书朝廷,提出解决内忧外患的具体方案。据统计,他的奏折有60余篇,内容涉及政治、财政、农林、吏治、铁路等诸多方面。

赵炳麟所生活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新旧政权交替,导致这一时代的士人普遍存在思想上的焦虑和矛盾。一方面,他们因为从小接受孔孟之道的教育,在道德立场上要维护传统政治制度,忠于清王朝政权;但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新政权新变革,又心存向往。有一些士人固守传统,反对向西方学习,不肯为新政权效力。而赵炳麟则顺应时代潮流,主张学习新文化新思想,立足国情,积极救世。他把学习西方和抵御侵略者联系在一起,注重了解西方各国实际情况。他阅读大量西方著作并在诗中用到与民会、政党、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重商主义、共和政治、立法权等相关的近代西方政治新词语,以表达希望通过变法维新达到救亡图存的理想。如《西门底蒙达夫特英国宪法学者》中的“君权不下移,民艰必保恤”[1]148之句表现了诗人主张加强君权、体恤民情的政治思想。诗人在《民会》《政党团结》这两首诗中则主张学习德意志联邦经验,建立“民会”“政党”这类联合组织才是抵御异族、保全国家的良策,如其中诗句“以群御异族,以群保己利。是以政治家,无不重民会。”[1]150在《民族主义》《民族帝国主义》《共和政治万岁》这三首诗中,诗人主张学习西方政体制度,以期国家能达到“君民同一鹄,众志自成城”[1]154“上下同一心,斯为治平世”[1]156的理想状态。而《农桑不逮》《重商主义》两首诗探讨了商业与农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诗人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指出“所以经济家,勿忘耕与蚕”[1]156,同时又批判了轻视商业的传统观点,肯定了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财政大臣柯尔柏的重商主义,阐述了商业的重要性,认为“商之与农工,一脉相贯注”[1]154。这些“新”诗新在内容,旧在形式,反映了新旧政权交替之际诗人内心强烈的拯时济世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封建忠君思想的矛盾。

二、咏史怀古,感时伤世

咏史怀古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诗人以历史人物、事件、遗迹为题材,通过吟咏史实、感怀古迹来感慨兴衰、借古讽今。这正如苏轼《南行前集序》所言“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2]539晚清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士大夫们开始用世界性的眼光来认识历史的兴衰变化。赵炳麟顺应时代思想潮流,其咏史怀古诗倾向于借历史言其政治思想。在秉承“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下,他写了大量的咏史怀古诗作,隐晦地表达其对混乱朝政的讥讽、对国家无才可用的焦虑、无力变革现状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新旧政权交替、思想变革、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内心的迷惘与坚守。

赵炳麟认为国家的兴衰重在用人——“人才尤为治乱关头”[3]362。他读了大量史书,考证历代统治者的用人之道,并写下不少咏史怀古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期为现实服务。赵炳麟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崇尚忠义的价值观,因此,他对那些慷慨赴死、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心怀崇敬和赞许,如《读史杂感》:“苏武有心全汉节,包胥不食得秦兵。可怜三百年天下,正气终归一个臣。”[1]233诗人高度赞扬了苏武和申包胥的忠义精神,同时也暗含着对昏聩无能、不识人才的统治者的讽刺;诗人清醒地看到:政局只靠一两个小臣的正气根本无力回天。《看〈三国志〉偶咏》对蜀魏吴三国兴亡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把责备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政策的失误。《襄客四思》以诗句“王业不偏安,空山定指挥”[1]77提到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同时又以“采药鹿门远,夕阳横古寺”[1]77说到拒绝刘表延请后隐居鹿门山的庞德公。诗人将二人对举,对各人的才能和政治选择并无褒贬,所要表达的是赞颂刘备知人善用和讽刺刘表优柔寡断及知善不能举。

赵炳麟对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情有独钟、褒扬有加。如在《灵宝怀王濬》中写道:“弘农有名将,耀武益梁中”[1]90,热情歌颂了王濬楼船下益州灭吴的事迹;对于为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的司马徽,诗人的赞语是:“车马不喧门,英雄皆倒屐”[1]78;对任侠投明主的徐庶,则赞其:“仗剑轻侯门,谈笑投时主”[1]78;对于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政治方向的蒯良等人,诗人亦不乏赞颂之词。在《襄将四思》这四首怀古诗里,赵炳麟还高度赞扬了历史上曾经镇守襄阳的四位英雄将领。他们当中有“匹马下樊城”[1]82的武将关羽,有“轻裘绶带,身不披甲”[1]83的儒将羊祜,有博学多才,善谋略,镇守襄阳之余还为《春秋》作注的杜预,有“规复竭忠谋”[1]83的南宋将领岳飞。诗人对这些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表达深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对其不公平待遇深表同情。这些咏史怀古诗表达了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但他又不排斥清高自守、隐居高蹈的出世抉择,如“彼土箕山来,万乘非所思”[1]86,歌颂许由高蹈独立、不入官场的清高人格。这种儒道兼容的思想在七律《徐州道上望雪壬戌十二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颔联“子房山上琼花放,彭祖楼前玉树成”[1]357把为刘邦建汉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良和道教传说人物彭祖相对举,毫无偏颇。诗人以一种通透的眼光来观照世界,他认为在时间面前,兴衰治乱、个人成败都是上天给予人类的磨砺和锻炼,这也是他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后的自我排解之法。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人生态度,反映了身处乱世的普通士人在儒道文化影响下对“入世”与“出世”的灵活切换。

感叹兴亡、抒发民族情绪几乎是有清一代文人文学创作的一种抒情主流,尤其在清代前期更为明显,如《桃花扇》《聊斋志异》等莫不如此。赵炳麟生活于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大厦摇摇欲倾的晚清时代,作为对政局极其敏感的士人,其内心的盛衰之感较之普通人更为鲜明和深刻。因此,通过历史陈迹抒发兴衰之感,是赵炳麟咏史诗一个重要方面。赵炳麟虽然出生于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广西,但其仕途生涯很长,足迹甚广,曾经官居翰林编修、督察院侍御史、福建京畿道监察御史、民国众议院议员等职。任职期间,赵炳麟热衷交友访古,并留下不少吟咏古迹的诗歌。《登昭明台在襄阳县》以“六朝木群屐,一片白云深”[1]82结尾,感慨襄阳城今非昔比的盛衰难料,颇有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韵味。而诗人拟白居易《曲江秋感》所作的四首七言律诗,可谓兴亡之叹与不遇之感的二重奏。其一有云:“恸世不胜沧海感,登高惟见远山痕。”[1]111曲江烟水朦胧,花木凋零,诗人面对此景,以史观今,内心受到触动,由列强入侵、帝王出逃、百官无措、生灵涂炭等事联想到安史之乱,不禁哀痛至极,却只能用“百代兴亡归一览,笑题七字曲江头”[1]113来自我排解。《五郎祠吊古》这首诗写道:“夕阳山下五郎祠,驻马来寻剥字碑。朝代几更留铁棒,江山自古似弹棋。”[1]353诗人不提杨业英勇抗辽的事迹,而是通过描写杨业第五子杨五郎出家的祠堂的萧条冷寂,感喟千古江山不因英雄人物的英勇捍卫而能逃脱易主的命运。由此可见,赵炳麟虽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但他并不迂腐,而能顺应时代潮流,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社会问题的改革,但同时又表露出一种末世的悲凉与无奈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赵炳麟有些吟咏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诗歌,其最主要目的是表达政治思想,如《读史杂感》两首。其中诗句有云:“辽海军书急,樱花放国光。本无张左相,何有戚南塘。”[1]184诗人敏锐地看到日本国势日强,而清政府却缺乏像张居正和戚继光这样改革内政和抵御外侮的人物,诗人因此隐晦地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无奈,也更体现其锐意改革、内兴实业,外强边防的政治理想。在诗句“军输同白著,敕使问青苗。治事资行部,求官贿御刀”[1]184中,诗人认为取法唐代青苗钱赋税政策并采取考核官员政绩等手段,就可达到富国安民和治贪腐之目标。

三、行旅纪游,抒情感怀

赵炳麟仕宦期间,游历颇广。他把游览山水视为人生快事,对其所到之处,以诗纪事。他曾为官京城、福建、广西、山西等地,或为公事,或寻亲访友,不时匹马红尘、扁舟绿水行,在各地游览,并留下不少诗作。历史古迹、山川胜景、甚至寻常草木在他诗歌里都有所寄托,诗人感慨情绪也无一例外融入山水诗中。

庚子国难,慈禧出逃西安,赵炳麟欲跟随,未如愿,遂避乱转走高丽营(今北京昌平),在旅途中写下不少诗作。这些诗歌的基调甚为悲凉,如《高丽营旅感》其一:“碧血满途新战地,黄沙万里古长城。寒灯夜雨孤臣泪,绝塞秋风客子情。”[1]48其感人之处不在景真,而在情切。在诗人眼里,风雨潇潇,黄沙漫漫,千山寒烟,江潭寂寞,都寄托着国难当前,诗人无以匡扶时局的落寞与无奈之情。赵炳麟纪游诗颇有“诗史”的意味,如《八里桥》《通州》《潞河》《窝头》《杨村》《天津》《塘沽》《上海》等记录了诗人途中所见所感,所到之处皆是“苍茫一望寂烟火,村市无人有雀罗”[1]58的情景,庚子之役导致的“一片降旗悬六国”[1]60深深刺痛诗人的心。面对这满目疮痍的景象,诗人除了用诗歌将其记录之外,也提出了诸多救亡图存的改革建议。赵炳麟大部分纪游感物诗不是为了刻画山川景物,而是以景衬情,或抒怀感喟,或褒贬明理,或讥讽时政世风,总是主观感慨多于客观描述,如《京居客感》,其诗句“大地于今皆泡影,长安自古似弹棋”显示出对“纷纷世变何时定”[1]159的担忧。

赵炳麟偶尔也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出来,游览山川景物,注目一花一树,如《游莲花池》即在这方面有所反映。其诗云:“小塘曲水共徘徊,万柄芙蕖嫩未开。南涧寻芳无俗抱,西山采蕊有清才。高吟震谷萧恭父,短鬓临风蔡伯喈。我独拈花作微笑,天光云影荡胸来。”[1]40诗人看到一方小池荷花含苞欲放,便与友人携手同游,暂时放下俗尘杂事。此诗以禅意入心,以安适入诗,诗禅融汇,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赵炳麟游览西湖时,写下一组即景抒情小诗,表现了诗人非常难得的片刻的放松与休闲的喜悦心情。诗中写到,诗人雪后游西湖时,将那非常难得放松的一刻融入了“天涯容一棹,沽酒夜投壶”[1]358的闲适生活中。在这组纪游诗中,赵炳麟或含蓄或直白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给人清新空灵之感,诗风与其前期歌咏历史陈迹的慷慨悲凉之气相去甚远。“放鹤亭前梅正开,孤山容我片帆来。”“云溪寺外竹千行,卅里湖波似镜光。”[1]359极写西湖冬景之素净、雅致和安宁,以致于诗人“一饮琼浆心欲醉,香风缕缕拂茶杯”[1]359,还对着自己的手杖说:“何年得谪湖山志,携汝同居楼外楼。”[1]360离开西湖后,赵炳麟模拟白居易《忆江南》词填了《忆西湖》四首词,除了对西湖美景一再摹写之外,还进一步表达了对西湖“一坐得心闲”“早晚课停舟”[1]370的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其实也是古代士人“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两种思想融会贯通的体现。

四、思亲访友,酬唱赠答

赵炳麟出身仕宦,青壮年时离开家乡,四处为官,在此期间广泛交友,很多友人为当时著名人士。赵炳麟在和亲友的走访赠答中排遣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他通过酬诗唱和谈时政,叙人情,论世道,慰孤病,勉后进,吊亡者,等等。诗人经常和朋友们一起流连山水,谈诗论道,畅叙情怀。在与众多友人交往过程中,赵炳麟常以诗为记,有时一次交往就留下好几首诗,事无巨细地记录了诗人与友人同游时的情景及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此,这些诗可视为其生活日志。赵炳麟在京城为官之时,社交圈多是广西同乡和湖南友人,如宋育仁、唐景崧、赵启霖、陆绍渊等。宋育仁与唐景崧是赵炳麟的老师,其政治思想对赵炳麟影响很大。赵炳麟在《送宋芸师育仁改官湖北》一诗中叙述了他师从宋育仁学习经学、文学和史学以及受其西方改良主义思想影响的经历。他在诗中对老师充满崇敬之情,诗句“自从去年来,同极干戈苦。红巾构世屯,朝士皆失所”[1]116蕴含着对给士人们带来冲击的动荡时局的不满,谴责了统治阶级,同时流露出对宋育仁离开京城远赴湖北的牵挂之情。赵炳麟与赵启霖是至交好友,二人与江春霖并称晚清著名的三谏官。赵炳麟与赵启霖来往书信最频繁。仅赵炳麟写给赵启霖的诗歌体书信就达几十封之多,内容除了日常问候,更多的是对时局的讨论以及对友人被罢职的不平之气与劝慰。如《送赵芷荪启霖年丈罢职归湘潭》首联“神州莽莽陆沉日,樽酒偕君击筑歌”[1]167对时局混乱之下友人蒙冤被贬表示同情。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但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请缨无门,送别挚友离京自己却深感“一表未能同罢退,立朝终觉愧君多。”[1]167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赵炳麟省亲长沙,与痛感朝纲混乱而毅然隐居的赵启霖同游岳麓山。赵炳麟写下诗句“胜景须寻山上山,与君努力共跻攀”[1]171,劝慰友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以达救世目的。这显示出赵炳麟在思想上比赵启霖更进步。

赵炳麟交友诚心实意,有师长朋友先他而去时,他必长歌当哭,以诗吊唁。其悼亡诗真挚感人,令人不忍卒读。如《哭陆绍渊司勋》云:“凉飙吹槐雨,景象何肃肃。故人归重泉,眷言百感触……笑言在耳边,幽冥隔瞬倏。”[1]134诗中所提的陆绍渊是广西灌阳人,为赵炳麟同乡。二人在京城为官期间,经常聚会同游,并有不少唱和诗歌。这首悼亡长诗先是回忆了二人携手同游京城名胜、煮菜论道的悠闲日子,再转笔写到京畿遭乱,二人携家眷欲跟随光绪帝不得,被迫避乱高丽营的坎坷经历,最后写诗人为友人的猝然离世倍感悲痛。除了哭悼亲友之作,赵炳麟还有一首悼念光绪皇帝的悼亡长诗。该诗如泣如诉,完全没有封建文人的酸腐阿谀之气,倒像是诗人对着苍天大地诉说国家和人民苦难重重,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惊怵:“小臣无才愧杜根,流涕但将遗爱述”[1]173。

封建时代的士人难免都要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难题并在其诗文中有所表露,执着于建功立业的赵炳麟在这方面写下了不少极富深情的亲情诗。《北上别父亲丁酉稿》是一首370字的五言长诗,叙述了诗人从小受到父亲的殷殷教诲以及诗人无法侍亲的愧疚。而《唐沽别母》笔墨却极为简省,感情颇为收敛,一首七律简单描述了与母亲、妻子、小女离别情景,情绪隐忍而不敢发,牵挂之情尽在无言中。《感怀述事》其三、四首分别回忆父亲对自己的启蒙教育和母亲的养育之恩,言简情深,拳拳之情感人至深。对后辈亲人,赵炳麟多以鼓励教导为念,其多首写给弟弟赵炳熙的诗歌便如是。《勉星弟己亥稿》中,诗人从珍惜时光、培养品德操守、增长见识、保养身心等多方面来勉励其弟,可谓用心良苦。赵炳麟还仿陶渊明《命子》诗写了一首《训子》诗,教育自己两个儿子,表达以诗书传家之意,教导儿子学新知、讲气节、图救亡、薄名利,深刻体现了传统士人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综上所述,赵炳麟诗歌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后人所辑《赵柏岩诗集校注》中的734首诗歌,大致按照诗人生平经历进行编排,能比较清晰地反映诗人在“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中的焦虑与内心矛盾。赵炳麟诗歌的内容非常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群体的思想特色。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广西诗人而言,赵炳麟的诗作更趋向于对大时代的抒写,很少着笔于地方风情的刻画。他的家乡广西全州与湖南接壤,加之他的父亲一生都在湖南为官,因此之便,他经常游历湖南,其思想受到湖湘文化影响,因而其诗歌也具有“经世致用”的特点,这种务实和致用表现为实学、实干的精神。正是这种实干精神促使赵炳麟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深刻反思,大胆求索,向西方寻求救国图存之策,并不断改变自我的经世心态,从而成为一名积极兴办实业以力图救国的知识分子。赵炳麟诗歌的地域特色并不明显,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诗人关注国家大事、忠君爱民、经世致用、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和“力挽狂澜于既倒”的爱国精神。诗歌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也是他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这也正是他诗歌生命力所在,值得后人进一步去研究。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