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行为支持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成效探究

2021-01-16 06:07卢祖琴黄嘉欣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特教系广东湛江524048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48深圳市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智障个案

卢祖琴,黄嘉欣(1.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特教系,广东湛江524048;2.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524048;.深圳市龙岗区特殊教育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1 研究缘起与相关概念

智障儿童受自身障碍的影响,他们在认知、言语、沟通等方面存在缺陷:受这些缺陷的影响,智障儿童会伴有攻击他人、破坏行为、干扰行为、自我伤害等不良问题行为,大约有10%~15%的智障儿童会出现以上问题行为(林恵芬,2001)[1]。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影响智障儿童自身的学习、生活、人际互动,阻碍了智障儿童的发展;也会影响其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及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智障儿童问题行为,常采用惩罚、消退、隔离等方法,能减少个案问题行为,但易诱发新的问题行为,且干预效果难以维持(刘彬连,2016)[2]。

积极行为支持,以下简称PBS。PBS能有效干预自闭症制造噪音、沟通困难和成人智障者沟通问题(Szu-Yin Chu,2012[3];ELIZABETH A.WEST&HOLLY ANNPATTON(2010)[4])。肖凤君(2015)[5]、孙雯(2016)[6]等多名学者分别对情绪障碍、自闭症和多重障碍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积极行为支持干预有成效。沈莉婵(2016)[7]、姚俊(2010)[8]、BRIAN MCCLEAN&IAN GREY(2012)[9]用PBS干预智障儿童的攻击行为、干扰行为和自伤行为,发现有成效。国外内学者将PBS广泛应用在情绪障碍、自闭症以及多重障碍学生上,而用PBS对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旨在研究PBS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成效与维持成效。

PBS建立在行为干预理论的基础上,主张教师实施包裹式处理策略,通过行为训练方案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行为。PBS实施步骤有5个,即界定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评量,了解行为功能;拟定积极行为支持;实施积极行为支持;评估、调整积极行为支持。PBS策略分为前事控制、生态环境控制、行为训练、后果处理和其他处理策略5种策略。

该研究中,智障儿童是指在18岁前,智力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障碍,且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攻击行为有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该研究所指攻击行为是个案用手或物拍打身边的人或物。

2 研究程序

该研究旨在探讨PBS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成效,由于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形态和功能有较大差异性,采用个别方式干预较容易收到成效,因此该研究使用单一个案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个案信息

个案为某特校三年级的一名中度智障儿童。个案在3岁时就读小区幼儿园读书,由于较多问题行为,如脱同学裤子、破坏课室物品、打人等,就读一个月后被劝退。后来被多间幼儿园劝退,个案在家里接受教育,母亲是主要照顾者。个案问题行为较严重,较多基本规矩未养成。个案7岁到某特校就读一年级。个案刚来时,打人、打物、不懂规矩、不听指令等问题行为频繁。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学生问题行为有所改善,认知得到较好发展,基本规矩已经养成,但用手或物打人、打物品的问题行为依然存在。

2.1.2 协同研究者

个案班主任是本研究的协同观察者,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研究者共同做个案的行为ABC观察记录。

2.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单一个案研究的A-B-A设计,先收集个案攻击行为基线期数据,在基线期收集至少3点且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后才进入干预期。

2.2.1 研究工具

该研究采用的工具有《行为动机评量表》和《行为ABC观察记录表》。研究者对个案在校每天下午第二节社团活动课的表现进行两周观察记录。根据个案班主任填写的行为动机评量表,显示个案“用手或物品拍打身边的人或物”行为功能主要是感觉刺激。

2.2.2 访谈大纲

为了解个案情况及PBS方案对个案攻击行为的干预成效,研究者制定访谈大纲,访谈个案的班主任以及家长。

鉴于工厂式环保智能高效碎石制砂生产工艺在实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在改造现有生产工艺后,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和“一带一路”工程,促进砂石料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更好地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3 干预过程

2.3.1 干预方案

该研究采用ABC来观察个案,研究时间为4个月。个案问题行为功能主要是感觉刺激,制定PBS干预方案如下:前事控制策略有(1)先管理好其他学生,避免类似问题发生以及将个案与其他学生隔开或者进行座位、排队位置调整;(2)有时候个案是因为无聊才产生问题行为,因此可以安排个案一些任务。行为教导策略有(1)教导增强替代性行为:即在排队时候给个案一些物品拿着,在等待的时候给他安排一些适当的任务;(2)采取代币制方法,告知个案,如他能在排队的时候不拍打物品或者他人,就可以获得奖章。后果处理策略有(1)当个案出现轻微问题行为时,可以采用中断反应策略,如教师用口语提示、动作提示、图片提示等方法引导个案中断行为;(2)当个案出现严重问题行为时,则采用负增强,加入“反应成本”如扣除奖章、不得参加某项活动。干预期与追踪期,研究者与协调观察者共同做个案的行为ABC观察记录,搜集资料。

2.3.2 研究信效度

该研究信度采用观察者一致性,分别为基线期90%、干预期92%、追踪期93%。可见,该研究信度较高。研究效度采用目视分析和社会效益度检测,确保研究效度。

3 结果与讨论

3.1 目视分析

3.1.1 目视分析

根据图1的曲线图,进行以下分析:(1)基线期:个案攻击行为的基线期呈上升趋势,进入干预期。(2)干预期:个案攻击行为平均次数为1次,曲线呈下降、正向的趋势,进入追踪期。(3)追踪期:在撤销干预后,对个案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追踪,追踪期攻击行为的平均水平为0.4,曲线图呈下降、正向趋势,攻击行为减少且具有维持成效。(4)从基线期到干预期目视分析:趋势方向变化效果是正向,两阶段重叠率为0%,说明介入有成效。(5)从干预期到追踪期目视分析:趋势方向变化效果是正向,两阶段重叠率为40%,说明积极行为支持对个案攻击行为具有中等维持成效。

图1 PBS对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成效

3.1.2 社会效度

研究者访谈个案其他科任老师以及家长,发现该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度。(1)其他科任教师对个案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体育教师表示其上体育课打人行为减少;在其他任课教师都表示他在上课、活动期间表现都比以前好,且有积极行为出现。(2)实施干预后,个案在家或者其他社会情境中攻击行为也有减少。个案母亲表示其打妹妹次数减少,打小区的小伙伴的行为也减少,且有积极行为出现。

3.2 研究讨论

3.2.1 研究结果

该研究在功能评量的基础上,采用PBS对一名三年级的智障儿童的攻击行为进行干预。从目视分析上看,在干预期个案打人或打物品的攻击行为呈下降趋势。撤销干预后,对个案进行观察和对个案的班主任、副班主任进行访谈,结果显示撤销干预后个案的攻击行为减少,干预效果得到维持。该研究与姚俊(2010)、BRIAN MCCLEAN&IAN GREY(2012)的研究一致。姚俊(2010)的研究对象是重度智障,而该研究对象是中度智障;其研究减少了攻击行为,而该研究还增进个案替代行为和积极行为。BRIAN MCCLEAN&IAN GREY(2012)的研究对象是4名重度智障儿童,其采用的是跨受试多基线设计,且研究时间为3年,干预行为是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虽然该研究为4个月,个案为一名,但增进了个案替代行为和积极行为。

3.2.2 研究过程

个案班主任、副班主任及学校行政资源的积极配合,保障了PBS顺利进行。研究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研究时间只有4个月且主要在学校情景中进行。研究个案只有一名儿童,研究个案数量较少。该研究属于个案研究,不具有推广性。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采用直接观察、访谈和间接评估的方法能够合理地分析个案问题行为的功能。

(2)个案在学校情景中攻击行为的功能主要是感觉刺激。

(3)PBS能够减少个案的攻击行为,具有干预成效与维持成效。

(4)PBS增进个案替代行为和积极行为。

4.2 建议

(1)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该研究仅仅是研究一名个案且时间为4个月,后续研究者可增加研究时间,研究对象也扩展到其他障碍类别的儿童,研究过程中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PBS,注重与学校、教师、家长的沟通和合作。(2)对家长的建议。家长的认同和接纳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教育成效,因此家长应改变惩罚的负向教育方法,将PBS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在家庭教育中。(3)对学校的建议。PBS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政策、资源、人员的配合,且教师是制定与实施PBS方案的重要人员,学校应提供该校教师相关的培训机会,提升教师对PBS的认识。教师应加强与其他团队人员的沟通和合作,促进PBS的顺利进行。

该研究采用PBS干预智障儿童攻击行为,发现有干预成效和维持成效,但该研究属于个案研究,不具有推广性。智障儿童攻击行为的干预研究需要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多方配合,希望未来有更多一线特教教师和研究者能关注智障儿童攻击行为,提高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智障个案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别样风景的多元化绽放——我国当代女性写作的个案式研究
实践 学习 在实践——《新闻个案教程》开讲五年实录及思考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