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

2021-01-16 02:54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团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24期
关键词:福清华龙团委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团委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2021年,“华龙一号”建设冲破“拖期”怪圈,海内外首堆工程(福建福清5号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先后实现商运,中国核电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在华龙建设的伟大协奏曲中,研发设计牵头单位和总承包单位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有一群青年人,用智慧和意志奏响了这篇青春乐章。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核工业的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华龙一号”作为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凝聚了几代核工业人的企盼。2015年,平均年龄32岁,涉及70余个专业,拥有专利700余件,软件著作权120余项的“华龙一号”研发设计青年团队,摘得中国青年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近十年来,中核工程团委深化青年创新创效,点亮“青”字品牌,围绕“华龙一号”全系统研发设计、精益化项目管理等领域,推动成立260余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孵化百余个创新项目、千余篇科技创新论文,为型号研发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动力”;同时持续选树典型,聚焦一线青年人物事迹,强化青年榜样示范作用,荣获央企团工委“五四红旗团委”“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和40余项集团级荣誉,并通过任务攻坚的磨砺,脱颖而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集团“劳动模范”1人,青年菁英启明星人才15人。

青年是复兴之路的排头兵,是改革路上的急先锋。自2015年起,200余名设计代表、调试工程师被派驻巴基斯坦,参与海外“华龙一号”首堆建设工作。中核工程的青年们,也将青年突击队创建模式带到了异国项目现场,成功打破了“水泥固化”国外工艺技术垄断,解决项目现场出现的各种重难点问题。2020年10月30日,批量固化试验最后一桶滤芯固定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水泥固化线正式具备生产条件。

试验人员在试验成功后带着略显疲惫却满是骄傲的微笑说:“这是咱们中国的脸面,不能掉链子,这事必须得成。”此外,他们还克服了海外项目人力、物资方面的匮乏,就地取材自己发明、改造了多种调试器具,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解决“战时问题”;为了解决人工手动计算慢、容易有偏差的问题,青年们利用班余时间,耗时3个月自主开发试验软件,实现216个盘管35项调试试验全部数字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生活上,青年们更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生生地在高温少雨、物质匮乏的异国他乡,开垦出一片“南泥湾”,解決了吃蔬菜难的问题,实现了“蔬菜自由”。

2021年8月15日,镜头转至福建省福清核电项目现场,在移交消缺高峰期,福清6号机组三废系统调试任务比原计划提前15天完成,顺利拿下核岛调试阻碍装料前的最后一座“大山”。对于“三废”人员来说,这是一场“速度与时间”的赛跑,所有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为了节点的实现,他们都各尽所能。此时的福清面临夏日烘烤和台风侵袭的双重影响。“试验期间,我们经常穿着湿衣服在现场坚守,衣服经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突击队成员吴为欣说。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服全湿又何妨?这些外在条件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苦,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才是真痛苦。在这样的坚持下,他们顺利完成了蒸发装置100小时持续运行试验,打通福清6号机组装料的关键路径。

“遇到的问题越多,才能成长得越快。”“华龙一号”三废调试青年党员先锋队队长王浩感叹说,“成为华龙建设者是一件具有挑战性,也是极富有使命感的工作,我也一直将这样的使命感传递给我的兄弟们。”

自2020年年初以来,中核工程团委号召青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在海内外项目现场均组建起志愿服务队,体温检测、隔离送餐、核酸检测,

处处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为了响应全面复工,团委号召青年们发挥创造力,策划《致敬逆行先锋》《不放弃》手势舞、《这可能是我离病毒最近的一次》等多个短视频,登上学习强国、集团抖音等平台,为战“疫”复苏注入“强心剂”;为了践行“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核工程团委策划了安全生产情景短视频大赛,让安全宣传更生动、更“接地气”。

2021年10月17日16时36分45秒,巴基斯坦K3项目汽轮机发电机组达到额定转速1500转/分钟, 16时45分,主控室第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维持时间超过了K2机组的8分钟;2分钟后,掌声再次响起,此时机组各项参数离打闸限值仍然有较大裕度;16时50分15秒,执行指挥宣布打闸停机,热烈的掌声响彻主控室,K3机组非核冲转一次成功的同时,也创造了百万千瓦级机组非核冲转额定转速平台维持时间最长的新纪录——13分30秒。这一新纪录诞生的背后,是华龙建设青年团队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持续优化,制定完备的试验方案和风险预案才形成的综合效应。

研发设计、采购调试、施工运行,每一条战线上,都有华龙青年的身影,留下了一桩桩动人的故事。“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缘何创造了全球第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答案就在于“一群人,一条心,在干一件事”。“强核报国,创新奉献”,华龙大团队的青年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初心与诺言。

猜你喜欢
福清华龙团委
鲁迅祖父行贿案真相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校本作业开发:提高物理高考复习效率的利器——以福清二中为例
奔跑的板凳龙
闪亮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早点回家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
批评艺术十则
《简化转接组织关系手续的通知》是否适用于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