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玛纳斯湖管理保护及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1-01-17 09:04谢富明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玛纳斯河湖湖泊

谢富明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石河子 832000)

1 玛纳斯湖基本概况

玛纳斯湖历史记载最早出现于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出版的《西域图志》称“额彬格逊淖尔”,建国后于1962年改称“玛纳斯湖”。玛纳斯湖位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地理位置东经85°43′26″~85°51′46″,北纬45°40′47″~45°47′47″,形似鞋底,呈东北—西南向,长50 km,宽10~15 km,湖面海拔257 m,大多数地带被荒漠植物梭梭群落占据。玛纳斯湖是一个大型的固液相间的硫酸盐型咸水湖,周围是盐沼,东面和南面是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玛纳斯湖的补给来源包括大气降水、第三系承压水通过盐溶补给和西南角偶有洪水入湖,湖区绝大部分已结晶成盐地,成为和布克赛尔县的一个硫酸盐型大型盐场[1]。

玛纳斯湖位于亚欧大陆中心,距海遥远,受来自北冰洋潮湿气流的影响,气候差异明显,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湖泊,年平均气温6 ℃,年降水量100~150 mm。玛纳斯湖地下水位较高,离地面约2 m,水质较差,湖水由于矿化度高,不适合生物的生长,湖中无水生生物,加之其间歇式湖泊的特点,湖周陆生生物稀少[2-3]。

2 玛纳斯湖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

玛纳斯湖上游汇入玛纳斯河古道的汇入口共计3处:即通过夹河子水库汇入玛纳斯河古道;金沟河河水通过洪沟水库下泄至海子湾水库,再经海子湾水库泄洪通道下泄至玛纳斯河;巴音沟河河水通过安集海二库东泄闸下泄至头道沟干渠,通过排洪渠下泄至玛纳斯河。如今对玛纳斯湖有补给作用的河流有玛纳斯河、金沟河和巴音沟河,塔西河和宁家河均无输水通道进入玛纳斯湖[4]。

玛纳斯湖的开发利用主要为盐业和油田,玛纳斯湖有着丰富的盐矿资源,现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原盐产地。玛纳斯湖湖区共有三家企业,均为采盐和加工盐制品公司,分别是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宏达盐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宜新化工有限公司和新疆新雅泰化工有限公司。宏达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58年,由原和布克赛尔盐场及夏孜盖盐场改建而成,是国家在自治区确定的12家食用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担负着新疆北部食用盐的生产与供应,年生产能力可达100万t[5]。新疆宜新化工有限公司及新疆新雅泰化工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因盐湖水位高无法开采,停产停工至今。近年,新疆油田公司在玛纳斯湖湖区及周边发现了10亿t储量规模的大油区,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克拉玛依油田,并已开始在湖区周边进行开采。

为助推现有的石油产业发展规模,利用临近玛纳斯盐湖火车站这一交通便利条件,和布克赛尔县拟在艾里克湖与玛纳斯盐湖之间规划建设玛湖石油特色小镇,主要以服务油田建设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盐湖旅游为主导的旅游业,这将对玛纳斯湖管理保护提出新的要求。

3 玛纳斯湖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湖泊管理范围尚未划定

玛纳斯湖的湖泊管理范围尚未划定,未对湖泊周边界线进行确定,设立界碑。湖泊岸线分区尚未划定,对于湖泊的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可开发利用区均不明确,致使在岸线利用管理工作中缺乏具有法律效力和可操作性的依据,对水生态保护不利。目前在新疆水利厅的统一部署下,《新疆玛纳斯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已通过审查,待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

3.2 玛纳斯湖入湖水量无法保障

目前流入玛纳斯湖的五条河中只有玛纳斯河、金沟河有少量洪水汇入,其余河流因工程拦蓄和灌区用水等原因多年均无水量下泄。玛纳斯河作为玛纳斯湖重要的补充水源,据查阅相关数据显示,玛纳斯河每年平均断流天数为90~150 d,自然水位有所下降。玛纳斯湖地处荒原戈壁,无水源注入,多年来只用于盐业开发未作他用,没有其他补给水源。近几年玛纳斯河为丰水年,大量的洪水下泄恢复了玛纳斯湖湖面面积,但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湖水蒸发强烈,湖水只出不进,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单凭玛纳斯河一条河流,无法满足玛纳斯湖基本的入湖水量,湖面将逐渐萎缩直至干涸。

3.3 水污染、水环境、水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有待加强

玛纳斯湖里有盐业生产基地,存在大量人类活动,盐业企业的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对玛纳斯湖的水质造成一定污染。玛纳斯湖已成为新疆油田公司规模增储上产的新基地,油田公司虽然采用先进采油工艺,尽量减少对玛纳斯湖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但如此大规模的开采存在造成泄露事故的风险。由于玛纳斯湖是尾闾湖,湖水没有出口,环境自净能力较弱,湖面的萎缩降低了水域纳污的能力,导致湖水水质没有明显提升。目前暂未针对玛纳斯湖开展过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方面的工作,水质目标尚未确定,不利于对玛纳斯湖的管理。

3.4 入湖河流水系水质水量监测体系及管理体制不完善

玛纳斯湖的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在流域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体系。目前,玛纳斯河入玛纳斯湖汇合口及其他河流入玛纳斯河汇合口均没有设置水质、水量监测设施,流域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不同单位、不同部门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对玛纳斯湖进行科学统一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4 保障措施及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自治区和地区级、县级、乡级四级湖长体系,建立健全湖泊保护机制、湖泊保护巡查制度、联席会议机制,由乡级湖长负责组织对湖泊进行不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政府为主导,组织水利厅、发改委、财政厅、生态环境厅、林业草原局、文化旅游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形成合力,对玛纳斯湖存在的问题齐抓共管,有效地维护湖泊水环境秩序。

4.2 加强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河湖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利用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平台,以传单、标语、媒体、网络、报刊等方式,加强对《水法》、《湖泊保护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全面提高公众对河湖长制的认识,使河湖长制深入人心,营建浓厚的爱湖惜水文化,形成“护湖为荣、损湖为耻”的社会风尚,让每一个人都从内心深处、价值理念、生活习惯上爱湖惜水,为后期河湖长制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3 加强研究合理确定玛纳斯湖保护目标

玛纳斯湖现已被列为自治区级湖泊,其生态功能单凭玛纳斯河一条河流是无法保证的,其他河流必须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保证每条河流最小生态水量下泄,才能保证玛纳斯湖不再萎缩。具体每条河需要下泄多少生态水量、河湖联通工程如何实现、玛纳斯湖最小生态水位和保护目标如何确定,这些都是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启动玛纳斯湖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工作。

4.4 完善监控网络,加强水源保护

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对入河污染口严格监督管理。对玛纳斯河沿岸修建农家乐和度假村、村镇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倾倒生活垃圾等问题要认真处理,防止种植作物的面源污染,坚决取缔湖区及周边畜禽养殖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生态保护,加强生活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优化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禁止企业处理后的中水外排,并全部用于绿化,生产生活炉渣将作为绿化改良土壤使用,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下游生态环境向好。

4.5 保障生态水量,推动生态修复

玛纳斯河最小生态水量的确定工作已经完成,通过水利厅审查,待批复,为生态输水提供理论依据。在拦河水库设立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兵地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调度室,共同对拦河水库及已建拦河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调度,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调度手段,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完善水利信息化监控网络建设,确保已建拦河水利水电工程及水库按生态要求合理下泄生态水量,以恢复河湖自然生态。加强玛纳斯湖修复与保护,禁止侵占河流、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改善玛纳斯湖生态环境。

4.6 加强行政执法,实行联防联动

发挥流域协调作用,联合兵团、地方实现多领域、多部门联防联动,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障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让取排水管理更加规范,水域岸线利用更加合理,河道水质达标,水生态持续向好,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资源得到保护,水事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4.7 加强河湖管理,建立与油田公司常态化的沟通协商机制

目前已编制完成《新疆玛纳斯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玛纳斯湖岸线划定工作方案》,上报人民政府待批,为玛纳斯湖划界确权提供依据。为了减少入湖水质污染,对主要入湖水质进行监测,将有效改善玛纳斯湖水生态环境,为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旅游产业提供资源保障。与新疆油田公司共同开展油田开发对玛纳斯湖生态环境影响课题研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研究和评估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理方案,严密防范因油田大规模开发造成的突发环境事故。

5 结 论

玛纳斯河湖一体,治理好玛纳斯河才能治理好下游的玛纳斯湖,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发挥湖长巡湖作用,摸清底数,按照“标本兼治抓管理、统筹兼顾促保护”的工作思路,坚持保护为先、生态为要、功能为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环境,有效保障湖泊的各项功能,按新时期新要求对湖泊进行综合规划,科学规划明确保护目标,为依法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区域,实施湖泊保护工作提供法定依据,大力实施湖泊保护工作举措,确保玛纳斯湖水体不受污染、面积不萎缩。

猜你喜欢
玛纳斯河湖湖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玛纳斯河
湖泊上的酒店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民族史诗入梦来——歌剧《玛纳斯》观感
奇异的湖泊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