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项目式学习

2021-01-17 11:03李继珍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

李继珍

摘要:在中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强调以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实际需要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学科融合,以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度一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出发,探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脱离了过于理论化的教学问题,将教学关注的核心放到生活中,并引导学生透过生活现象发现生活本质,再借助教学原理予以解决,是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的关键。

1现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小学教学课程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

从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但首要问题仍是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氛围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甚至会出现一部分教师刻意跳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情况,从而限制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无法发挥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1.2实践活动内容欠缺

从中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情况来看,近些年来,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教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教师在思想上还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够重视,在该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形式化教学比较明显,这样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1.3思想固化,课程资源开发有缺陷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综合活动课程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材以及相关资料上,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主题缺少与学生生活的亲密度,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融入活动,从而逐渐失去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教书就是教教材”的固化思想,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往往流于表面,不能发挥课程真正应有的作用。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项目式学习

2.1确定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内容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面向知识世界的课程,而是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主题的选择上,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原有生活的认知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不同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已有经验相关联的新经验,逐步实现经验的扩充与视野的开阔,最终让学生在各种有价值的经验中获得成长。笔者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了“种子的一生”项目式学习,该主题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打开孩子们内心对大自然探索的欲望之窗的内容,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经过之前“花卉种植”的项目式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为新的项目学习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应用到其中。

2.2认识小组合作优势,提升小组合作热情

学生好玩,只有在玩耍中才可以创造出新奇的作品,而综合实践活动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有“好玩”这一特点。有的孩子喜欢一个人“玩”,而有的喜欢一群人“玩”。然而,一个人精力有限,在规定时间内有时会较难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任务,此时,小组合作就成了较好的方式,这不仅能大大缩短每个人所花费的时间,同时也能更早地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成果,体会合作带来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初中综合实践课《体验天文望远镜》这一课时,孩子们不仅要搜集各种资料,了解天文望远镜的种类、特点、发展历程,还要通过观看老师操作和亲自动手操作的方法了解天文望远镜的组成和原理,同时,还要讨论如何用望远镜观测物体的方法、措施和建议,开展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物体的实践活动。面对这些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比个人单独开展活动合理得多,也容易操作得多。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让家里有电脑的组员搜集资料,让善于观察的组员了解天文望远镜的组成及原理,让擅长动手操作的孩子学会组装……所以,教师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任务是需要合作的,合作有什么优势,让孩子们真正对合作学习的方式感兴趣,提升对小组合作的热情。

2.3调动家庭资源,开展家校合作教育

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教学、教师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家庭的教育。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是存在问题的。需要教师对家长群体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同时,结合学校的教学进程,通过家庭中的活动和实践小任务来考验自己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能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收获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坚定学习的信心。

2.4创新活动评价方式

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来看,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影响了该课程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对于该课程的评价,教师需要引入多元化评价机制和差异化评价机制,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例如,在教学完“如何保养望远镜”这节课的知识后,教师先采取书面评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利用日常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以此来提高教学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式教学融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感知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响.以“项目式学习”为途径提升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66):13-15.

[2]黄向阳.“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23):31-35+2.

[3]倪中華.芬兰的“现象教学”:基于跨学科理念的项目式学习[J].上海教育,2021(24):70-71.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试谈中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教育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对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启示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让语文插上综合实践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