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图像探微

2021-01-17 09:11崔潇涵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图腾民族

崔潇涵

摘 要:龙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来源,是权力与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子孙繁茂、生活祥和的向往。起于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神力的敬畏,兴于社会风气和思想潮流的确立,盛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龙沿着历史的纵向坐标轴延伸生长,形象越来越具体,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始终代表着人们心底最原始的企盼。文章结合具体文物,着重研究龙的形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分析龙图腾在中国人心中的意蕴,探讨龙与我国民族情结的渊源。

关键词:龙;图腾;中央集权;民族

0 引言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单看现实生活便知。说起“龙”会想到什么?无论是龙飞凤舞、龙马精神此类带“龙”字的成语,还是预示着金榜题名、咸鱼翻身的“鲤鱼跃龙门”,龙必然是强大威严的代表,并且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深入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回望历史,有许多与龙有关的文物经过时间的淘洗遗存下来,指引着后人拾级而上,去追溯这个民族血液里的龙情结。

1 龙形图像的起源

面对自然环境给予的强大生存压力,古老的民族开始了漫漫求索,最终探寻出了足以规范人类行为、寄托人类欲求的权威象征,龙图腾问世。

《周易》中出现龙最多,主要是以龙来占卜吉凶。后来《尚书》《汉书》《后汉书》中也有大量关于龙的记载,其象征意义也不断丰富,开始成为帝王的象征,也成为祈雨与吉祥的象征。由此可见,我国对龙的崇拜起源已久。1971年,“中华第一玉雕龙”(图1)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土。早在唐朝就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名句问世,此“龙城”即赤峰,千年后,这座“龙城”诞生了“中华第一玉雕龙”。“中华第一玉雕龙”即红山文化玉龍,它集龙头、蛇身、猪鼻、马鬃四种元素于一体,整体呈C型,犹如在蓄势以待腾飞,通身简洁流美无繁饰,它标志着6000多年前在古老的部落中就产生了对龙的崇拜,同时为后世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与认知水平都非常落后,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受到极大程度的制约,人们对野兽、气象灾害产生了敬畏的情感,由此产生了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的种类非常丰富,有人崇拜蛇、鳄鱼,甚至是水、火、闪电,故早期的图腾几乎都是各类猛兽、水、火等元素的融合体,首屈一指的便是夏代绿松石龙。

夏代绿松石龙(图2),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是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笔者有幸在偃师博物馆目睹过它的仿品。它头部呈方形,身体曲伏,通体布满绿松石鳞片,像是鳄鱼与蛇形象的结合体。绿松石龙全长约65厘米,雕工精良,动感十足,可见古人对它的敬重。但相较于后世的龙形,此时龙的形象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从商周时期开始,真正的龙纹产生了。商朝祭祀风气盛行,因此青铜器铸造业繁盛,龙纹作为天命的象征铸造在青铜器上,以抽象化的线条表达出浓厚的宗教意味,使龙纹始终弥漫着神秘感。后来西周确立了宗法制与礼乐制,青铜器上的龙纹开始作为权力的象征,用于分辨尊卑、区别奖赏,从此龙纹神秘的宗教色彩被淡化,转而迈向实用性。任何一个古老的艺术似乎都是从神坛上走下来的,甲骨文作为书法的源头起初也应用于传统的祭祀活动,而后为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渐走向自觉。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在文化领域掀起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此时龙文化出现了融合之势,龙与凤开始结合,我们后世常说的龙凤呈祥的意象便由此产生。同时,龙的形象继续从神坛往下走,生出了四脚,英姿勃勃地从礼器走入寻常百姓家。

2 龙形图像的发展

龙形图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形象逐渐具象,蕴含的寓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龙文化的发展反映了一代代中国人审美趣尚的改变,也映射出在不同阶段人们的不同需求。所以研究龙形图像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是从美学视角进行的一次研究,也是从社会历史角度上的一次大考量。

龙走下神坛后,也走向了朝堂。随着大一统秦王朝的确立,经济开始复苏,政权走向稳固,文化也基本定型。皇帝利用龙来加强君主专制,龙开始成为封建皇权的象征。从秦朝至清朝,龙伴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走过了2000多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条青铜龙(图3),据史料记载,它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此青铜龙体型巨大,以气势取胜,是秦帝国巅峰时期的产物。此时的青铜龙较其上古三代龙形图像体积更大,更加具象。

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的龙更加日常化,砖石瓦片、瓷器雕像上开始出现了龙的形象。现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四神瓦当(图4)便是龙日常化的产物,此时的龙作为祥瑞的象征已和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灵”,分别镇守一方。几千年前的瓦当做工精美、仪态生动,反映出当时工匠们的智慧。

自唐代科举制度诞生以来,社会上的很多文化现象都与它息息相关。在书法领域,入仕升官的功利性目的促成了习字的风气,期间产生了许多书法名家,流传下来许多书法作品,唐代也成为书法艺术极为辉煌的一个时代。

科举制直接影响了龙形图像的题材,开始产生“鱼变龙纹”的图案。“鱼化龙”的意象最早出现于汉代《三秦记》中,在科举制兴盛的时代被广为传颂。科举制是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在此时期,大家引经据典,渴望咸鱼翻身、一展宏图,科举考试中考场的大门也被当时的学子称为“龙门”。李白为“鲤鱼跃龙门”传说写了一首短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明代的紫砂壶艺人邵大亨先生首创“鱼化龙壶”(图5),充分反映了科举考试影响之深远,也印证了龙形图像在华夏儿女心中形象高大。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加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隋唐时期流传下了许多与龙有关的珍贵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铁芯铜龙(图6)是唐代龙形图像的标志性文物,与前代图像相比,此时的龙已然更加自然生动,作蓄势腾飞状,动感十足,形象也更加具体鲜活,将龙的威严表现得淋漓尽致。观其铜龙的龙尾让人联想到唐代舞女随风起舞的衣袂,回到李白绣口吐出的半个盛唐,处处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同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的葡萄龙凤纹银碗是龙凤呈祥纹饰的典型,是日用品上龙纹式样的代表之作,表达了人们祈求祥瑞的美好愿望。

3 龙形图像的定型和规范

自先秦时代到宋元明清时期,龙形图像已经蜿蜒数千年,龙的形象特征以及思想意蕴都在逐步发展,宋代以后日趋规范。宋代龙的形象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却在理论上有了质的突破,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其为“三停九似”。元代的龙纹继续朝着日常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龙的审美特征也朝向市民阶层发展,变得更加祥和,更加喜闻乐见。明清两朝君主专制被空前强化,统治者利用图腾来把控民心,从此龙纹被统治阶级垄断,成为皇权的象征,同时将龙的颚、爪等细节加以改造,龙纹成为区分等级、实行赏罚的标志,尤其是在“康乾盛世”,龙呈现出生机勃勃、威风凛凛的姿态。到了清代中期,随着中国社会问题的日益显露,龙的形象开始变得呆滞、孱弱,有形有肉却不见精气神。至清朝后期,社会政治局面不容乐观,政府无暇顾及手工业的生产,中国巨龙自此潜入水底,陷入沉睡。

4 龙文化的民族情结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龙是中华儿女信仰的支柱,龙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不同时期中华儿女生产生活的需要和诉求,龙形图像则是图腾文化物化的产物。就像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一样,每个时期的龙形图像都被赋予了当朝的时代特征。秦朝是个法治国家,秦朝的法制制度对此后的汉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正如前文所列举的秦代青铜龙气势雄浑,神态、身形憨态可掬;与之相比,唐朝处于更加开放繁荣的社会环境,唐朝鎏金铁芯铜龙线条趋于流美,更加生动活泼。相反,在几千年前的红山文化玉龙所处的时代,人们的需求还仅在于填饱肚子生存下去,并未去刻意追求审美,故红山文化玉龙的形象更加简洁质朴。

总之,龙形图像是追随历史逐步发展的。从走下神坛到走入百姓家,再到走入朝堂成为帝王象征,龙形图像影响范围更加广泛,形象更加具体,题材也更加丰富。龙形图像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突破口,需要求学者以点及面继续学习研究。

在古代的中国,龙的形象寄托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着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近代的中国,龙的形象伴随着“东亚病夫”的招牌压在中国人肩上很多年。回顾清朝末期,沉睡的巨龙不复往日的神气,中国的大门被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巨龙的形象被丑化成列强刀俎下的鱼肉。然而龙图腾的精神却从未磨灭,反而成为激励国人崛起的理念和信仰,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炎黃子孙凝聚起来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今流淌在国人血液中的龙图腾精神,让龙的形象重新鲜活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时值党的百年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70余载春秋,龙的精神历尽千年经久不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前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中谈道:“对,我们这些人也是原来的人。黑头发、黄皮肤,传承下来,我们叫龙的传人。”中华儿女初心不改,勇往直前,这便是龙文化传承千年不变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张亚美.汉代龙形图像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1-3.

[2]杨容君,孙献华.浅谈明清瓷器龙纹装饰的变化成因[J].美术教育研究,2021(6):30.

[3]张丽.“鱼化龙”紫砂壶造型与装饰的形式语言[J].江苏陶瓷,2021,54(2):57-59.

[4]朱小绩,李欣华.商到西周时期青铜器龙纹的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8):30-31.

[5]任芷诗.龙图腾的演变及其心理学依据[J]山西青年,2021(1):151-152.

[6]刘方.秦代法制与儒家思想辨析[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1.

[7]葛承雍.唐代龙的演变特点与外来文化[J].人文杂志,2000(1):64-72.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图腾民族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关注食品安全
MINORITY REPORT
传承 民族 文化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资金“中央集权”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