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不同断蒂时间的临床疗效

2021-01-18 12:33冯大江柳剑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血运外伤皮瓣

冯大江,白 丽,柳剑华

(原火箭军总医院清河门诊部,北京 100085)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手外伤和软组织损伤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手为人体重要器官,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应最大限度保留手部软组织,再造手功能。腹部带蒂皮瓣具有供瓣隐匿、外观好、易成活等特点,在手外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对断蒂时间报道较少[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组,实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9~67岁,平均(39.74±2.68)岁,受伤至治疗时间(4.61±1.13)h,左手10例,右手2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40.21±2.91)岁,受伤至治疗时间(4.76±1.09)h,左手9例,右手2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采用臂丛神经或指根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常规患肢和腹部供皮区消毒铺单,检查并清创患肢、指创面,将污染严重及明显变性坏死组织清除,彻底止血。根据创面大小设计腹部皮瓣,腹部带蒂皮瓣面积应高于缺损面积10%~15%。局麻成功后,切开皮肤、皮下至深筋膜浅层,游离皮瓣,修剪同受损部分贴合,尽量保留蒂部皮下组织以保证皮瓣供血,手(或指)部包埋皮瓣下,缝合皮瓣至伤口创缘,包扎伤口,固定手部于腹部并保证皮瓣蒂部张力不能过大。术后每隔2~3 d更换敷料一次,观察皮瓣血运,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术后2周断蒂,常规处理离断远端伤口和腹部创面,患手(指)保温,观察皮瓣血运,对照组术后3周断蒂。

1.3 观察指标

上肢治疗效果判断标准[2]:①优:术后损伤修复部位血运良好,外观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②良:术后损伤修复部位局部血供稍差,或少许渗出,但无感染,经几次换药治疗后创面很快修复,外观伴有部分异常,关节功能部分受限,不影响日常活动;③差:术后损伤修复部位血供差,愈合后部分明显畸形,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记录皮瓣存活率、住院时间、手术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和皮瓣成活率差异

实验组优良率和皮瓣成活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见表1。

2.2 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差异

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治疗效果和皮瓣成活率

表2 住院时间、手术费用

3 讨 论

皮瓣修复手术为临床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常见治疗方案,保证自体微粒内皮、异常皮Ⅰ期成活同时,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腹部带蒂皮瓣具有供血区损伤小、操作简单、取材简单等特点,在手外伤修复中得到广泛应用。

临床目前对腹部带蒂皮瓣断蒂时间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移植初期皮瓣血运、营养全部依靠蒂部供给,移植修复术后2 d,重建血运,部分血运供给来源皮瓣基层、创伤部位,术后约7 d,皮瓣新生小动脉,术后14 d左右,皮瓣小静脉可出现形成新血液循环系统,小静脉回流,切断蒂部,结束皮瓣移植[3]。

本研究显示,两组优良率、皮瓣成活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下降(P<0.05)。综上所述,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2周断蒂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运外伤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