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的Spreaman相关性研究

2021-01-18 12:33李小悦尹靖怡张玉奇陈建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脓毒症外周血机体

李小悦,尹靖怡,张玉奇,陈建平,王 娜

(1.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珠海 519100;2.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 桂林 541001)

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1]。由于脓毒症患者体内存在着严重的炎症风暴并会波及机体的每个细胞,使得患者迅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短时间内就会造成患者死亡[2]。外周血PD-1、PD-L1为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表面的大分子,其中PD-1常见于免疫细胞,而PD-L1则在免疫细胞、上皮/内皮细胞中均可见,于机体中具有负性免疫调节作用[3]。动物实验[4]证实,脓毒症小鼠中性粒细胞PD-L1以高表达呈现。在脓毒症患者中外周血PD-1、PD-L1与全因死亡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尚需临床研究证实。故本次研究利用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对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两家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依据28 d是否全因死亡(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症休克)分为存活组60例以及死亡组20例。存活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8岁~78岁,平均年龄(58.47±15.33)岁;感染部位:肺部40例、血液12例、尿路8例;脓毒症严重程度:脓毒症47例、严重脓毒症13例;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20分~40分,平均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28.50±1.50)分;入院时呼吸2 0次/m i n~2 9次/m i n,平均入院时呼吸(25.00±1.00)次;入院时体温37.5℃~39.7℃,平均入院时体温(38.20±0.20)℃。死亡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8岁~76岁,平均年龄(58.44±15.46)岁;感染部位:肺部13例、血液5例、尿路2例;脓毒症严重程度:脓毒症15例、严重脓毒症5例;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21分~42分,平均入院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29.00±2.00)分;入院时呼吸21次/min~29次/min,平均入院时呼吸(2 5.5 0±1.5 0)次;入院时体温37.7℃~39.8℃,平均入院时体温(38.22±0.25)℃。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症诊断与治疗国际指南[5]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脓毒症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已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②长期服用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者;③合并传染性疾病者。两组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脓毒症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方案一致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对症治疗。于治疗前以及治疗28 d或死亡时测定外周血PD-1、PD-L1,检测仪器为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BriCyte E6流式细胞仪。

1.3 观察指标

选取外周血PD-1、PD-L1为观察指标,在流式细胞仪测定下计算阳性细胞表达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以独立t检验,组内以配对t检验,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的相关性以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D-1、PD-L1比较

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外周血PD-1、PD-L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或死亡时与各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外周血PD-1、PD-L1与死亡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的相关性

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呈正相关性(r=0.88、0.85,P<0.05),见表2。

表1 两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D-1、PD-L1比较(±s,%)

表1 两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D-1、PD-L1比较(±s,%)

?

表2 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的相关性

3 讨 论

脓毒症已经成为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死于该病症的患者数量高达800万,高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死亡患者总和。目前全世界脓毒症病例数量正以每年7%~8%的速度整张,即便是医疗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死亡率依然高达20%以上。目前已有研究报道指出,脓毒症患者感染原发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血液、尿路等,而死亡的常见原因则是多脏器功能衰竭。

本次研究发现,两组脓毒症患者治疗28d或死亡时外周血PD-1、PD-L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表明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存在的免疫抑制状态、抑制炎症反应。组间比较结果提示,存活组各指标数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表明外周血PD-1、PD-L1与脓毒症患者死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内在关联性。在利用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对此进行检验后证实,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呈正相关性(r=0.88、0.85,P<0.05),即:外周血PD-1、PD-L1数值越高,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风险越高。之所以得出该论断,原因如下:免疫功能抑制在脓毒症患者死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病原微生物侵入脓毒症患者体内后会引起局部或者是全身炎症反应,炎症风暴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波及全身细胞,机体在病原微生物侵袭时释放出具有杀伤和吞噬作用的免疫细胞,但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而随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耗竭,机体免疫功能迅速下降甚至丧失,中性粒细胞计数快速升高,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外周血PD-1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表达于活化的免疫细胞表面。外周血PD-L1为外周血PD-1的配体,广泛表达于机体的造血细胞以及非造血细胞。外周血PD-L1与外周血PD-1相结合之后就会对磷酸化接头蛋白形成强烈刺激而传递负性信号,抑制因炎性细胞因子而激活的T淋巴细胞,干扰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转,甚至发挥出诱导活化的T淋巴细胞非正常凋亡的作用。外周血PD-1、PD-L1表达水平越高则其所发挥出的负性免疫调节作用越强,故通过对二者数值进行测定有助于临床判断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综上所述,脓毒症患者全因死亡与外周血PD-1、PD-L1呈正相关性,对以上指标进行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脓毒症外周血机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邓俊峰作品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