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

2021-01-18 12:3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手术室情况骨折

陈 钟

(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具有十分高的发病率,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手术的方式治疗,但由于此类手术多为高龄患者,卧床时间长,皮肤弹性差等因素,易增加其并发症的风险,其中,以压力性损伤最为常见[1]。而为了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重要,达到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的目的,术中压力性损伤是指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引起的皮肤损伤,是一种急性损伤,常常发生在患者手术后的几个小时~6天左右,其中以患者手术后1天~3天较为的常见,而在术前、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预防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2]。因此,本次研究选取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的手术患者,总例数(选取对象)5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60岁~80岁,25例患者平均年龄(70.21±1.26)岁。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范围60岁~80岁,25例患者平均年龄(70.16±1.06)岁。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危险因素

由于多为高龄患者、骨质疏松,骨骼的脆性增加,而且这些患者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骨折后活动受限,术前卧床时间长,手术摆放的是牵引体位,手术复杂时间长,患者保持同一个体位,易导致压力性损伤发生,同时,由于患者进行麻醉,导致知觉丧失程度高,从而使患者肌肉调节能力下降。

1.2.2 护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在手术的过程中,对每位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做好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方式。①术前一天手术护士携访视单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情况及临床资料,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全身皮肤、有无其他病症及有无过敏史等进行评估,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为患者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成功案例,使其能够树立康复自信,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其能够提高各项工作配合度[3]。手术护士在实施手术前,应将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准备完善,并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器械完善,手术患者需由巡回护士确定患者有无皮肤损伤,并做好相应记录,核对并填写患者术前交接单。②手术中: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和低温、潮湿、受压时间过长等因素密切相关,术中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摄氏度-25摄氏度之间,对患者非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包裹和保暖,对冲洗液体和输注液体进行适当的加温,尽量维持患者的最佳体温37摄氏度,能预防由于低温导致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从而引起压力性损伤,同时术中避免消毒液、术野处的血液、体液过多,引起患者皮肤刺激导致压力性损伤。在手术顺利实施情况下,应为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对患者肢体进行合理固定,预防意外情况发生,若患者取仰卧位,可以在患者头部放置软枕,保护患者后枕部,同时可以在患者骶尾位置放置减压垫,预防长时间取同一个体位;若手术时间大于60分钟,应在不影响手术操作情况下,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利于患者压迫部位血液循环,适当进行减压。③术后:手术后加强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压力性损伤情况、心理状态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对于患者研究中各项指标,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压力性损伤情况、心理状态评分)存在差异,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2组压力性损伤情况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压力性损伤情况的比较(%)

2.2 对比2组心理状态评分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分)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进而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增加家庭负担,而早期给予其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4]。

全程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干预,其主要根据科学性、可靠性以及真实性依据进行护理干预,其将患者作为主体,通过在实施各项护理工作时,充分评估患者各项资料,从而使护理工作更为针对性,从而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5]。通过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等多项护理措施,取得显著护理效果。全程护理与护理干预相比,具有多种优势,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护理方式[6],能抑制人体肢体痉挛情况,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术中压力性损伤为手术室护理核心指标,其预防也是手术室护理的难点与重点,通过采取术前、术后多项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7-9]。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手术室患者术中压力性损伤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后,再实施全程护理方式,取得显著效果。

猜你喜欢
手术室情况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