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

2021-01-18 12:33李国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2期
关键词:抗结核监护药师

丁 锐,李国春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四川 泸州 64600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可累及人体多种脏器,常累及肺部引起肺结核,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结核病人临床症状复杂,病程较长,抗结核治疗周期长,用药依从性差,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医院药学工作职能逐渐由传统的保障药品供应向服务临床转变,深入临床,服务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是药师值得关注的问题。

1 针对肺结核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习和探索,我国的药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药学监护的重要意义在于:①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用药合理性、增加治疗疗效;②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③药师参与到临床,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合理使用;④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医疗经济负担;⑤能够促进药师队伍临床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提升药师在全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

2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现状及用药特点

2.1 肺结核患者治疗现状

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实施个体化治疗是目前的主流治疗方案,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就提出了结核病化疗的“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治疗原则,强调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管理,以确保患者在全疗程中规律、联合、足量以及不间断的实施规范化治疗,以期减少耐药,获得治愈[2,3]。标准的短程方案包括两部分:初始强化期,杀菌阶段,一般是2~3月;后续巩固期,灭菌阶段,一般是4月以上,对于耐多药肺结核,巩固期在18月左右;强化期,杀死大部分结核分枝杆菌,患者症状消失、不再有传染性;巩固期需要持续消除耐药菌,防止复发[4]。由于肺结核治疗周期较长,抗结核药物种类复杂,不良反应较多,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造成耐药情况出现,或者导致治疗失败。

2.2 抗结核药物的特点

目前,抗结核药物种类较多,常用的抗结核一线药物各自的特点如表1。

表1 常用抗结核药物

3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的重点

3.1 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目的、目标和内容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立足专业,服务临床;目标:加强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内容:①加强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健康用药宣教,使其对自身疾病和用药有充分的认识和依从性;②临床药师要主动参与到临床诊治活动中去,参与临床会诊及用药评估,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③由于抗结核药品种较多,患者用药时间较长,要及时关注病人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④考虑生活方式及饮食方面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戒烟、戒酒、清淡饮食。⑤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2 开展临床用药监护的切入点

①从医师方面看,专科医生对专科药物的机制,适应症,药动学特征等非常熟悉,但是患者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肝炎时,医生在做用药决策时常常会复杂很多,因此需要丰富的医学知识的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决策。②从护师方面看,一方面,与药物直接相关的就是药物的储存条件(温湿度,光线等)、输液的滴注速度,上述药物的理化性质可能直接关系着药物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理,营养指导等,对于患者的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5]。

3.3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

临床上抗结核治疗药物较多,特别是耐多药患者常常服用5种及5种以上的抗结核药进行化疗治疗,且病程复杂,用药时间长,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于一般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常见,可将药物置于饭后服用,若肝功能正常,视患者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要向患者交代在口服制酸剂前至少1小时服用异烟肼,以免影响异烟肼的吸收[2]。对肝胆系统损伤而言,一般发生在30天左右,个体差异明显,合理使用保肝药,要避免使用两种以上相同作用机制的保肝药。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一般在用药后3周内可恢复正常[6]。①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严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出现皮疹可不用停药,短程运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剂即可消失,若症状较重,则可口服抗过敏药物脱敏治疗;②视神经损伤;口服乙胺丁醇,视神经炎的发生率较高,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红视绿视或视力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停药;③血液系统异常,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等,出现此症状应适当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严密监测血象变化,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严重者应该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查明原因,恢复血象后再考虑用药方案。

4 讨 论

药学监护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肺结核患者,需要坚持全程督导化疗,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治疗原则;一方面,药师下临床,发挥药学专业的优势,为临床提供了有效,安全的治疗监测,积极配合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促进用药合理性;另一方面,加强药学监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提升用药安全性。节约医疗资源,促进合理用药,药学监护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猜你喜欢
抗结核监护药师
药师“归一”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